司馬光《寧州帖》頁,中國宋代司馬光的墨書真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司馬光《寧州帖》頁
- 規格:縱32.7厘米,橫57.6厘米
司馬光《寧州帖》頁,中國宋代司馬光的墨書真跡。
司馬光《寧州帖》頁,中國宋代司馬光的墨書真跡。書法內容此帖紙本,楷書。縱32.7厘米,橫57.6厘米,是司馬光答示其在寧州(今甘肅寧縣)任職之侄司馬富(司馬旦之子)的手札。大意是囑其辭官歸里,以侍養尊親。作書時間當在元豐...
《寧州帖》是北宋司馬光創作的一幅書法作品。司馬光《寧州帖》頁 中國宋代司馬光的墨書真跡。司馬光(1019~1086),北宋史學家,字君實,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人。此帖是司馬光答示其在寧州(今甘肅寧縣)任職之侄司馬富(司馬旦之子)的手札。大意是囑其辭官歸里,以侍養尊親。作書時間當在元豐八年(1085),時...
《宋司馬光寧州帖》是北宋政治家司馬光於元豐八年(1085)十一月寫給侄兒司馬富的手札書法作品。作品為司馬光六十七歲時所作。作品簡介 此帖為司馬光去世前一年元豐八年(1085)冬十一月,寫給侄兒司馬富的手札。帖上鈐有元滕用衡、蘇大年,明沈周、項元汴,清江德量、伍元蕙、羅天池、潘延齡等鑑藏印記。藝術賞析 ...
《真書寧州帖》是中國北宋書法家司馬光的書法作品。該作品紙本,縱32.7厘米,橫57.6厘米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齊物子。陝州夏縣(今屬山西)人。官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北宋大臣、史學家。著有《通志》(即宋神宗賜名《資治通鑑》)等。此帖為司馬光...
司馬光真書寧州帖 此帖為司馬光答覆其侄子司馬富的手札。司馬光真書寧州帖 縱32.7厘米,橫57.6厘米 司馬光,北宋政治家,曾編撰有名的《資治通鑑》。叮囑其辭官歸里,侍養尊親,為司馬光六十七歲時所作。其書法結體方正,用筆的起落明晰利落,古雅淳厚,並寓隸書筆意。
北宋司馬光真書寧州帖是一件北宋時期的文物,現藏於上海博物館。作品簡介 《寧州帖》為司馬光去世前一年即元豐八年(1085)冬十一月,寫給侄兒的手札,作者時年六十七歲。信中內容為叮囑其辭官,歸里侍養尊親,曉以孝義,並顧及朝廷的制度規定,語言真切。該帖書法結體方正,用筆古雅淳厚,並寓隸書筆意。司馬光雖...
27、北宋司馬光寧州帖 28、北宋王安石楞儼經旨要 29、北宋郭熙幽谷圖軸 30、北宋王詵漁村小雪圖 31、北宋王詵煙江疊嶂圖 32、北宋蔡襄持書帖 33、北宋蘇軾答謝民師論文帖 34、北宋黃庭堅小子相帖 35、北宋米芾多景樓詩冊 36、北宋李公麟韋偃牧放圖 37、北宋崔白寒雀圖 38、北宋趙佶柳鴉蘆雁圖 39、北宋趙佶...
李秀有才能智慧,精明通達,擅長騎射深諳兵法,很有其父李毅的風範,所以在軍中頗有威望。在寧州危難之時,李秀挺身而出,力挽狂瀾,為國家建立功勳,成為千古巾幗英雄。歷代評價 常璩《華陽國志》:“有才智。”司馬光《資治通鑑》:“毅女秀,明達有父風。”蔡東藩《兩晉演義》:“弘父子以保境成名,尚有李氏...
《世譜增定》·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呂顓編。顓字夢賓,陝西寧州人。嘉靖癸未進士,官至應天府尹。是編因陳璘所刊《世譜》一書,益以司馬光《歷年圖》、梁氏《總論》,而以黃繼善《提要》割屬歷代之下。以上古至東晉為前卷,劉宋至元為後卷,蓋鄉塾課蒙之本也。《世譜增定》·二卷〔...
慕容鳳身披鎧甲,一往直前,丁零的兵眾緊隨其後,大敗前秦軍隊,毛當戰死沙場,諡號為武。人物評價 司馬光《資治通鑑》:“越與毛當,皆秦之驍將也。”史書記載 《晉書·卷一百十三·載記第十三》《晉書·卷一百十四·載記第十四》《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三》《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四》《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五》
西漢 司馬遷《史記·田單列傳》:“燕引兵東圍即墨,即墨大夫出與戰,敗死。”西晉 陳壽 《三國志》卷十:“貢見彧無懼意,謂鄄城未易攻,遂引兵去。又與程昱計,使說范、東阿,卒全三城,以待太祖。”北宋 司馬光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五十三:“天穆善之而不能用,遂引兵渡河。”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
劉昫等:華雖出自戎行,而動必由禮。尤重士大夫,未嘗以富貴驕人;下迨仆隸走使之徒,必待之以誠信,人以為難。(《舊唐書》)宋祁等:華雖出戎伍,而動必由禮,愛重士大夫,不以貴倨人,至廝豎必待以誠信,人以為難。(《新唐書》)司馬光:且作亂者五人耳,乃使曹華設詐,屠千餘人,不亦濫乎!(...
英宗時進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施行變法,朝廷內外有許多人反對,司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變法以後,司馬光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鑑》、《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蕭紀還向南開拓了寧州(今雲南省東南部)、越巂(今四川攀西地區)兩郡,使這些地區在脫離中央政府近二百年後納入了南梁的疆域。蕭紀向西又與吐谷渾通商,使遠在新疆、中亞一帶的西域各國與益州間的陸路交通暢通。此後西域各國的使節均經過益州中轉到達梁國首都建鄴(今江蘇省南京市)。同時期,民間商業往來也十分活躍...
第46代北宋孔宗翰,字周翰,孔道輔次子。登進士第,知仙源縣(今曲阜縣)。司馬光上章推薦,遷為太常博士,後為司農少卿,後遷鴻臚。編有《孔氏宗譜》、《闕里世系》等。第47代北宋孔平仲,字義甫。姓剛直,而仕途坎坷,一生多次貶官。長於史學,工文詞,著有《續世說》等書。與兄文仲、武仲俱有文名,...
153.大唐故宣議郎行邵州司法參軍薛府君夫人周氏(嚴順)墓志銘並序(151)154.香山寺上座慧澄檢校佛龕功德記(151)155.大唐故范陽盧夫人墓志銘並序(152)156.大唐故寧州司馬隴西李府君(承先)墓志銘並序(153)157.唐少府監丞郭府君故夫人獨孤氏權殯墓志銘並序(154)158.盧正容墓石線刻造型(155)159....
(一說毛炅在城破後寧死不屈被殺,見“相關爭議”)晉帝司馬炎聞知毛炅身死之事,感到憐憫,於是下詔令其子襲爵,並封其三個兒子為關內侯。相關爭議 《三國志》裴注《漢晉春秋》及《晉書》均稱楊稷、毛炅困守交趾後因糧盡乞降,陶璜資助軍糧,在百日期限到達後方才接受投降。《晉書》又稱交趾歸降後,毛炅圖謀...
大詩人白居易《三游洞序》、歐陽修《初至虎牙灘見江山類龍門》《離峽州後回寄元珍表臣》,司馬光《送峽州陳廉秘丞》,蘇軾《詠荊門》等均在猇亭留下歷史一筆。9、清軍平叛吳三桂 清代(公元1644年-1840年)先後稱為興善鋪、鼓樓背、虎腦背、古老背等,受轄宜都。此時,戰火再一次燃燒,在“康熙平定吳三桂之戰...
蘇轍有和作《次元明黃大臨秀才見寄》(3)9977。詩以秀才稱元明,知大臨未中進士。元豐七年(1084),元明任龍泉縣令(宋屬江西吉州),蘇軾來訪。據《蘇軾年譜》,本年五月蘇軾自筠州“往龍泉,訪縣令黃大臨”(5)622,有《宿資福院》詩(6)2788。而《嘉靖寧州志》卷十六載,“黃大臨……大觀中,以儒林郎...
事實上,為咨政而究史,對歷史賦予深切的現實關懷,歷來是中國史學的優良傳統,以司馬遷、司馬光為代表的古代史學家,為人們做出了值得仿效的榜樣。中國實現和平崛起,需要總結政治制度史、邊疆治理史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從過去尋找寶貴的借鑑與啟示。劉延東副總理在第二十二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開幕式的致辭中稱:“歷史...
第46代孫 北宋孔宗翰,字周翰,孔道輔次子。登進士第,知仙源縣(今曲阜縣)。司馬光上章推薦,遷為太常博士,後為司農少卿,後遷鴻臚。編有《孔氏宗譜》、《闕里世系》等。第47代孫 北宋孔平仲,字義甫。性剛直,仕途坎坷,一生多次貶官。長於史學,工文詞,著有《續世說》等書。與兄文仲、武仲俱有文...
(《武康郡王贈司空李公墓志銘》)劉昫:①元諒退兵章敬,力戰讓功,雅有器度。及不忍小忿,專殺庭光,請罪軍門,壯哉烈士!(《舊唐書》)②建中失國,嘯聚氛慝。景命載延,群雄畢力。歌鐘甲第,珪組繁錫。凡百人臣,忠為令德。(《舊唐書》)司馬光:昌(劉昌)、元諒,皆帥卒力田,數年,軍食充羨...
在古代,“軒”與“罕”二字通假,如在《左傳·昭公元年》中記載的罕虎,在《春秋公羊傳》中則記載為軒虎。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之字為姓氏者,稱軒氏,世代相傳。得姓始祖 黃帝。從文獻資料可知,軒轅一姓起源於五千年以前,其始祖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黃帝。據考證:司馬光《稽古錄》上記載黃帝有熊氏,...
北宋學者呂大防在《華陽國志·序》中也說:“蜀記之可觀,未有過於此者。”徐廣的《晉記》,范曄的《後漢書》,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劉昭的《續漢志注》,李膺的《益州記》,酈道元的《水經注》,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唐初修的《晉書》以及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等,都大量取材於《華陽國志》。當代人...
王濬看到信後非常高興,將杜預的書信上表給司馬炎。二月十八,司馬炎頒布詔令,將王濬升為都督益、梁二州諸軍事以示嘉獎,命令王濬、唐彬繼續東進攻下巴丘(今湖南省岳陽市)後,配合胡奮、王戎攻克夏口(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之後順流而下,直搗吳都建業(今江蘇省南京市),並要求杜預...
於是神宗任殿前都虞候、邕州觀察使、秦鳳路副總管竇舜卿知秦州。七月,呂公弼將罷相,神宗商議代任者,曾公亮、韓絳極力推薦司馬光,神宗遲疑未決,開始欲用右諫議大夫樞密副使馮京,又欲用蔡挺,然後想一併用馮京、司馬光,最後只任命了馮京。同月,王安石進呈蔡挺請求以義勇為五番教閱之事。神宗擔心樞密院不肯...
《舊唐書》史臣曰:“一人元良,萬國以貞。若明異重離,道非出震,雖居嫡長,寧固錤鎡!況當開創之初,未見太平之兆。建成殘忍,豈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跡。若非太宗逆取順守,積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堅持小節,必虧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煬帝,亦不及矣。”司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