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里山摩崖造像

司里山摩崖造像

司里山摩崖造像位於東平縣戴廟鄉司里山上,造像主要集中在山頂呈“品”字形分布的三塊巨崖周圍,共有大小造像千餘尊,完整清晰者600餘尊。司里山又名棘梁山,位於東平湖西畔戴廟鄉,南臨古運河。地方志載是水滸英雄晁蓋、阮氏兄弟等最初聚義的地方,還載漢梁孝王狩獵曾駐於此山。山雖不高不大,但山體上遍列佛像,屬於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周圍的臘山、六工山唐代造像和東平湖構成了東平境內一大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司里山摩崖造像
  • 地理位置:東平縣戴廟鄉司里山
  • 類型:造像林
  • 造像:千餘尊
簡介,結構,特點,文化,研究,價值,

簡介

司里山又名棘梁山,位於東平湖西畔戴廟鄉,南臨古運河。地方志載是水滸英雄晁蓋、阮氏兄弟等最初聚義的地方,還載漢梁孝王狩獵曾駐於此山。山雖不高不大,但山體上遍列佛像,屬於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周圍的臘山、六工山唐代造像和東平湖構成了東平境內一大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司里山摩崖造像位於山東省東平縣戴廟鄉司里山上,造像主要集中在山頂呈“品”字形分布的三塊巨崖周圍,共有大小造像千餘尊,完整清晰者600餘尊。如按年代劃分,則東崖 多為北齊、唐宋造像,其中最高者為北齊一佛二弟子像,主佛像高9.8米,戴寶冠,面相渾厚,手施說法印,著褒衣博帶式袈裟,倚座於寬平座上。此尊造像高度堪稱“中原北齊第一佛”。其右下部有宋代嘉祐二年“三教通連”龕像,為我國摩崖造像中最早的“三教通連”龕像。西崖多為唐、宋摩崖造像,有一佛二弟子和一佛二菩薩、二弟子、二天王、二力士等組合像,其中唐代多為武后時期的造像,多通體磨光,面相豐圓飽滿。宋代造像則神情豐富,雕刻精細,其中的36尊羅漢像等更是神態各異,持物不同,栩栩如生。南崖造像風化較為嚴重,多為唐、宋時期的單體佛像或羅漢像。

結構

造像旁多有銘文題記,最長者達500餘字,其中還有武則天造字10餘個。對於考證我國佛像石刻的名稱、年代、演變規律等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司里山摩崖造像為山東省重點 文物保護單位。
司里山摩崖造像司里山摩崖造像
造像主要集中於山頂呈“品”字形分布的三塊巨石上,共有大小造像千餘尊,完整清晰者600餘尊。如按造像的年代來劃分,則東崖多為北齊、唐、宋造像。其中的北齊一佛二弟子造像,佛像高9.8米,戴高寶冠,兩側寶繒垂巾,寬圓肩,雙肩略聳,胸部較鼓,腹部略平坦。面相寬圓渾厚,五官寬大,眉間有突起白毫相。手施說法印,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衣顯厚重,衣紋流暢呈平直階梯式。倚坐於寬平座上。兩側弟子像均高9.5米(頭部殘),均手施蓮花合掌印,立於蓮花台座上。三像均表現出身體豐圓健壯的北齊時代的造像風格。此組造像是司里山造像中雕刻年代最早、最高的北齊造像。其右下方有一尊大齊皇建二年(公元560年)彌勒下生題銘站立像,高32厘米,著通肩式衣,衣紋輕薄貼體。北齊一佛二弟子像雖無紀年題銘,但應早於皇建二年小像。

特點

西崖多唐宋造像,有一佛二菩薩、一佛二菩薩二弟子二天王二力士等組合像,其中唐代造像多為武周時期的造像,均展示出唐代成熟時期的造像特點。造像多通體磨光,面相方圓豐滿,有的頸飾蠶節紋且眉間有突起的白毫相,髮髻有螺髻、渦髻、高內髻等,著通肩式衣或雙領下垂式衣。座多圓形束腰仰蓮座。宋代造像幾乎囊括了整個兩宋時代每個年號時期的造像,造像神情豐富、雕刻精細,五官比例適度,幾乎近於真人形象,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特點,更體現出了佛教造像的演變規律。其中的36羅漢造像更是神態各異,持物不同,栩栩如生。東南最上端尖拱形龕內有一佛一弟子像,佛像體稍前傾,目光俯視,雙手合十,似在注視著世間的滄桑。
南崖風蝕比較嚴重,多為唐宋時期的單體佛像和羅漢像。
司里山摩崖造像時間延續久,內容豐富,不僅有佛教造像,還有一定數量的道教、儒教造像,但不占主流。其中東崖南面下端有宋代“三教通連”造像,“釋迦牟尼”最東,“文宣王”最西,“老子”居中,每尊主像左右又各立一弟子像,較為特殊。
司里山造像中銘文眾多,幾乎每像(龕)旁邊都有刻字、紀年題記,銘文字數最長者達500餘字,這些造像題記對於考證我國佛像石刻的名稱、年代、三教的融合以及佛教石刻的分布區域和演變規律等許多方面無疑具有重要的價值。根據題記可以看出,。在此處造像的除較多的地方官吏和平民百姓外,還有京城的高官顯貴和官僧以及山西商人,足見當時司里山影響之廣。

文化

司里山摩崖造像不但在數量上稱冠魯西,而且在我國石刻造像研究方面更是具有特殊的價值。造像中北齊“一佛二弟子”像,其高度在中原一帶是最高的,堪稱“中原北齊第一佛”,而洛陽龍門石窟中的最高北齊佛像僅3.2米。皇建二年彌勒下生像,不著佛裝。而司里山的彌勒下生像,是彌勒佛形象的最早表現形式。彌勒像一般為倚坐像,此處表現為站立勢,較為特殊。而在司里山北六工山唐代長安三年(公元704年)彌勒像,表現為雙腿下伸斜向內收的半跏跌坐式,這對於研究考證彌勒佛演變規律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而造像中的“無量壽佛(高1.8米)”像,則又體現出了淨土宗信仰在當地民間的影響。宋嘉二年(公元507年)“三教通連”造像,更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宋代封建統治階級力主三教調合,依附儒家理論的基本觀念,從此處造像排列位置看,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佛、道二教依附儒家理論的思想。在三教合一造像中,道、釋合一像出現較早,約在南北朝之際。儒家造像表現在石刻方面,幾乎全部是在“三教通連”造像中出現,此通連造像出現的時間大約是在宋代,這與北宋以來的三教歸一論者強調的三教皆歸同一至有關。中原地區有河南鶴壁張陸溝三教合一造像,但年代為明代中晚期,且雕刻內容較少。所以說司里山“三教通連”造像在中原地區是雕刻年代最早的一處,它對於研究歷史上三教的融合、發展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
在西崖唐代造像中,還發現了武周時期的造字10餘個。傳說武則天造字19個,這對於研究武則天造字和在中國書法史上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研究

司里山摩崖造像的存在還向人們展示出幾個有待於進一步研究的課題。首先,在宋代造像中,根據題記看,囊括整個兩宋歷朝造像。在宋代,我國大規模的摩崖石窟中也較為罕見,而東平卻出現了眾多的佛教造像(其它還有青峰山宋代摩崖造像等);其次,山體不大,卻遍布寺觀廟宇。根據碑刻看,有娘娘殿、玉皇殿、大雄寶殿、七神堂、鎮武廟、呂祖閣、奎星樓等,原建築之多令人嘆服,司里山周圍皆有大綿延的群山,而三教卻爭相在這小小的山體上建置傳經,這或許與司里山緊挨古運河有關;山東面有一處刻經,南北長12米,高2米,所刻為《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字徑16厘米。其南原還有一處,被開山者鑿走,據說面積更大。在造像東崖東面上部有一行經文,右上角有幾字,呈“┐”形分布,內為宋代佛像,表面看,此壁原為經文,被磨掉而雕成像,出現這種情況,與佛教在社會上的發展強衷有關。
山東省石刻博物館專家焦德森館長說:“東平是北朝時期山東境內的佛教中心。”如果我們把東平境風的南北朝遺蹟總起來看的話,此話是完全有道理的。東平境內現存北朝時期的石刻造像4處,摩崖刻經6處,其中有堪與泰山經石峪相媲美的“洪頂山北朝刻經”,面積1700平方米,其中一“佛”字高3.6米,堪稱北朝刻經之最。

價值

司里山摩崖造像歷時1500餘年,好像中國摩崖石刻中的一部教科書,又可稱為“魯西石刻博物館”。它對於我國的宗教史研究和美術書法史研究,以及對於我國摩崖石窟的造像印證斷代分期和演變規律以及佛教的區域劃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