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紅起

司紅起,男,1972年生,山東省菏澤市定陶縣人,副教授。1997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生物系,獲理學學士學位,同時輔修了生物技術專業並獲證書。1997年考入安徽農業大學,在作物遺傳育種專業攻讀碩士學位,師從於國內外知名的小麥育種專家馬傳喜教授,進行小麥品質改良方面的研究。2000年7月獲農學碩士學位,同時畢業留校任教,現工作於農學院育種教研室。2002年2—8月赴CIMMYT(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進行小麥育種培訓。2003年9月開始在本校作物學一級學科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師從馬傳喜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司紅起
  • 出生日期:1972年
  • 畢業院校:山東師範大學
  • 職稱:副教授
人物介紹,主講課程,論著作品,研究領域,科研情況,獲獎情況,論文論著,

人物介紹

1993.9-1997.7 山東師範大學生物教育專業學習,同時輔修了生物技術專業相關課程,獲理學學士學位;
1997.9-2000.7 安徽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學習,研究方向是作物品質改良,論文題目是《中國小麥栽培品種中1B/1R易位系的研究》,獲農學碩士學位;
2002.2-2002.8 赴CIMMYT(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參加小麥育種和生物技術培訓,小麥遺傳育種的理論和技術得到進一步提升;
2003.9-2008.7 安徽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學習,師從馬傳喜教授,研究方向為作物品質改良,論文題目是《小麥籽粒多酚氧化酶生化特性及其控制基因的研究》,獲農學博士學位;
2009.9-2009.10 赴瑞典參加“農業生產與種子培育”培訓工作;
2000.7- 安徽農業大學從事作物遺傳育種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小麥品質改良及分子育種。
先後主講3門農學類本科專業課程。主持和完成省教育廳研究項目共2項,參與跨越計畫、863項目、948項目等國家級、部省級科研項目多項,培育小麥育種新材料3份。近年來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的論文6篇。

主講課程

  1. 講授過作物育種學總論、作物育種學各論、作物育種生物技術、作物分子育種學、生物信息學Ⅱ、植物組織培養、生物技術概論等本科生課程,高級作物育種學、分子遺傳學、數量遺傳學、作物學研究新進展等研究生課程。

論著作品

  1. 《作物育種學各論》多媒體課件, 第一完成人,安徽農業大學教學成果優秀獎,2007.12
    《作物育種學實驗技術》參編,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0.8
《種子生產學實驗技術》,副主編,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研究領域

小麥品質改良和分子育種,主要採用分子育種手段進行優質多抗材料創製,和常規育種手段相結合進行新品種選育,研究範圍包括產量、抗性、品質等性狀的基因克隆,分子標記開發和套用,基因聚合和性狀聚合等,具體研究內容包括:
LMW-GS等位基因變異及功能標記開發
   低分子量麥谷蛋白亞基(LMW-GS)在小麥麵筋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對其強度,不同的亞基有不同的影響。篩選LMW-GS基因新的等位變異,研究其編碼的等位亞基對麵筋強度的貢獻,進一步開發功能標記,對小麥加工品質的改良具有重要意義。
採用等位基因分型技術特異擴增發現的新等位基因,克隆完整編碼區並進行表達,分析表達產物在麵筋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分析該基因的分子進化,探索人類對此類基因的選擇進程。
小麥抗寒性狀的分子生物學
  一般來說,大部分冬性小麥品種比春性小麥品種更抗寒,因為冬性品種需要一個春化過程。冬春性是由分別位於5A、5B、5D染色體上Vrn-A1、Vrn-B1、Vrn-D1位點的等位基因類型所決定的,偏春性品種至少有一個位點上的基因是顯性的並且組成性表達。過去許多研究認為,控制春化的Vrn1位點與抗霜凍位點Fr1緊密連鎖甚至是同一位點,最近研究發現Vrn1Fr1是兩個獨立的但具有一定連鎖關係的位點,且這兩個位點上的基因存在互作。在春性品種里,由於顯性VRN基因的表達抑制了COR基因(冷誘導基因)的表達,造成春性品種抗寒性降低;在冬性品種里,只有當COR基因表達產物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才會激活隱性vrn基因的表達,同時春化作用完成。某些春性小麥品種抗寒說明其它抗寒位點以及不受顯性VRN基因抑制的COR基因存在的可能性,研究表明確實存在也位於第5部分同源群上的第二個抗寒位點Fr2,許多CBF基因被定位在該位點;某些冬性小麥品種不抗寒說明隱性vrn基因以及激活隱性vrn基因的COR基因二者之間互作motif存在突變的可能性。
致力於探索:抗寒基因(包括抗倒春寒基因)的深度挖掘,探尋新抗寒途徑存在的可能性?新抗寒途徑的信號傳導機制是什麼?新抗寒途徑是如何表達調控的?新抗寒途徑對抗寒性的貢獻有多大?
小麥防禦基因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防禦基因在自然條件下對抗、耐病性起著重要作用,若植物的第一道防線未被病原體攻破,則植物將不會發病。
我們擬在如下方面進行探索:參與小麥防禦反應的基因有哪些?這些基因的表達產物是否同屬於一個大家族?最初的信號受體是什麼,它是如何進行信號放大並傳導的?表達調控途徑有哪些,其分子機制如何?組成型表達還是誘導表達?質量性狀還是數量性狀?能否開發標記?如何套用於育種?

科研情況

1. 沿淮低洼地作物適應性新品種篩選與選育,國家科技支撐計畫(2009BADA6B01)
2. 小麥2B染色體上多酚氧化酶基因等位變異分析及功能標記開發,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學研究重點項目(KJ2011A113)。
3. 小麥新品種培育與擴繁,科技支撐計畫(2011BAD35B03),2011-2015。
4. 小麥肉桂醇脫氫酶基因等位變異分析及功能標記開發,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1308085MC35),2013-2015。
5. 小麥分子設計育種,國家重點研發計畫(2016YFD0101802),2016-2020。
6. 抗病抗逆基因聚合及育種材料創製,國家重點研發計畫(2017YFD0100804),2017-2020。

獲獎情況

1省級審定品種安農0711(皖麥2014002),排名2,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2014.09.28
2授權發明專利(ZL201410149119.5),排名1,國家知識產權局,2015.10.28
3省級審定品種安農1124(皖麥2016018),排名2,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2016.12.21

論文論著

1. Liaqat Shah, Hongqi Si, Shengxing Wang, Yulei Zhu, Hao Jiang, Jiajia Cao, Asif Ali, Chuanxi Ma.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associated to Fusarium head blight resistance in wheat populations containing Annong-1124 and Zhoumai-27. 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 2017, 100:67-74.
2. Liaqat Shah, Asif Ali, Yulei Zhu, Shengxing Wang, Hongqi Si, Chuanxi Ma. Wheat defense response to Fusarium head blight and possibilities of its improvement. 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 2017, 98:9-17.
3. Liaqat Shah, Asif Ali, Yulei Zhu, Shengxing Wang, Hongqi Si, Chuanxi Ma. Wheat resistance to Fusarium head blight and possibilities of its improvement using 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Czech J. Genet. Plant Breed., 2017, 53: 47–54.
4. Fangfang Liu, Hongqi Si, Chengcheng Wang, Genlou Sun, Erting Zhou, Can Chen, Chuanxi Ma. Molecular evolution of Wcor15 gene enhanc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 of A, B and D genomes in Triticum aestivum.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31706.
5. Zhixia Li, Hongqi Si, Yunxiang Xia, Chuanxi Ma. Influence of Low-molecular-weight glutenin subunit genes at Glu-A3 locus on wheat sodium dodecyl sulfate sedimentation volume and solvent retention capacity value.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15, 95: 2047-2052.
6. Hongqi Si, Manli Zhao, Xin Zhang, Guoliang Yao, Genlou Sun, Chuanxi Ma.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ow-Molecular-Weight Glutenin Subunit Alleles from Chinese Wheat Landraces (Triticum aestivum L.).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2014, Article ID:371045.
7. Hongqi Si, Manli Zhao, Fuxia He, Chuanxi Ma. Effect of Glu-B3 allelic variation on sodium dodecyl sulfate sedimentation volume in commo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2013, Article ID:848549.
8. Hongqi Si,Zhiliang Zhou,Xiaobo Wang,Chuanxi Ma. A novel molecular marker for the polyphenol oxidase gene located on chromosome 2B in common wheat. Molecular Breeding, 2012,30(3):1371-1378.
9. Hongqi Si, Chuanxi Ma, Xiaobo Wang, Xianfang He. Variability of polyphenol oxidase (PPO) alleles located on chromosomes 2A and 2D can change the wheat kernel PPO activity. Australian Journal of Crop Science, 2012,6(3):444-449.
10. Hongqi Si, Ya Gao, Fangfang Liu, Zhixia Li, Chuanxi Ma. Distribution of low-molecular-weight glutenin subunit Glu-B3 alleles in mini core collections of Chinese wheat germplasms. Australian Journal of Crop Science, 2012,6(9):1390-139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