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司前金龍
- 批准時間:2009年3月30日
- 非遺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單位:新會區司前鎮文化站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道具,表演形式,傳承保護,傳承價值,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司前鎮的舞龍活動源於規避災難、渴望平安的願望。相傳司前石步河連線開平、鶴山,每年雨季,洪水泛濫,淹沒農田、村莊,給人們帶來較大苦難。人們都認為是“河神”作怪,於是集中全村力量,製作金龍來鎮壓“河神”。通過舞金龍,河神得到降伏,人們不再受洪水犯難,從此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亦有一說是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當時武舉人李維揚新科中進士回鄉,為增加喜慶氣氛,將有製作竹器技術、懂畫畫的人組織起來,開始製作金龍。金龍製作完成後,父老為表達對龍的敬意,於是禱告天地,並擇吉日舞動金龍,舞龍的風俗從此流傳下來。
舞蹈特色
表演道具
金龍舞中的龍,由龍頭、龍身和龍尾構成,龍身較長,是龍的主體,在製作時,用竹篾或者鐵絲為架,外面抹上紙或布,龍身的節與節之間用布縫成筒狀連線,然後彩繪其形。龍身、龍頭、龍尾製成後,在龍身的每節中部插置蠟梗,下部安置木柄,供表演者用手抓握。金龍舞開始表演時,表演者各人各舉一節木柄,左右揮舞,在龍珠的引領下,金龍在空中上下翻騰,“鑽、纏、跳、翻、繞、滾、騰”,環環相扣,舒捲自如,舞姿優美,花樣多端,較具技術性和欣賞性。
表演形式
參加舞金龍表演人員均從村民小組挑選的青壯年,舞龍隊伍首先是大旗導向,跟著是一對銅鑼開路,接著彩旗擁著一面大鼓,隨後是旗牌,接著是一對大燈籠和火把,眾多的村民都在龍身下穿過,祈求身體安康。舞金龍的動作多以跨步、轉手、穿手、翻動等技術為主,體現豪放、神威的風格特點。舞金龍時,龍頭、龍尾都隨有鑼鼓,行龍聽鼓聲,一般十步一轉手,動作一致。龍頭在龍身下穿插翻轉稱為串龍門,其中有“四柱三門”,“五柱四門”即梅花龍,另有龍打圈(俗稱“打龍兜”、又稱“打龍餅”)由舞龍珠者引龍從表到里,一層層地打圈,龍頭被捲入中央,被龍身裹成一團。龍舞的動作套路具有南方舞龍套路格局的特色。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龍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舞龍活動是中國民間活動中不缺少的民間藝術。司前舞金龍活動體現了新會人團結拼搏、奮發向上的精神,每逢節日、大型活動,都有舞金龍的活動,因此,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舞金龍除了在舞步上的傳承,還在取材製作上代代相傳,積極發揮民眾力量,激發新會人愛鄉愛土的精神,是較具人文價值的活動。
保護措施
2014年9月,司前鎮撥款對2條金龍進行修繕,經過一輪打扮後,2條金龍面貌煥然一新。
2016年,石步國小被設立為新會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前金龍”的傳承基地。石步國小發揮其作為金龍傳承基地的作用,專門成立了金龍舞蹈隊,在鎮、村的一些大型節慶活動上進行表演。
2016年5月23日,雲步李氏宗親聯誼會向石步國小贈送了兩條9人舞的小金龍給石步國小,由小學生延續舞龍傳統,定位為培養傳承人由娃娃開始,讓司前金龍可以代代相傳。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2018年,司前鎮文體服務中心在鎮迎春文藝晚會上,邀請了石步國小表演金龍舞蹈,讓更多人認識“司前金龍”的風采,讓更多人參與到“司前金龍”這一非物質文化的傳承工作中來。
重要活動
2021年3月21日,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前金龍”的傳承基地石步國小迎來了新會區機關幼稚園舉行的親子尋龍活動。
節目播出
2021年5月7日,司前金龍在《江門市新會區文化館·非遺直播間》第11期電視欄目中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