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中生代構造帶極低級變質作用與構造演化

《右江中生代構造帶極低級變質作用與構造演化》是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索書田、畢先梅、陸琦、張明發、周漢文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右江中生代構造帶極低級變質作用與構造演化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主要完成人:索書田、畢先梅、陸琦、張明發、周漢文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80059[08687]
成果名稱
右江中生代構造帶極低級變質作用與構造演化
第一完成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主要完成人
索書田、畢先梅、陸琦、張明發、周漢文
研究起始日期
1995-10-01
研究終止日期
1997-12-01
主題詞
構造帶;低級變質作用;構造演化;中生代;變形;變質
任務來源
D

成果摘要

"右江中生代構造帶極低級變質作用與構造演化"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的項9472147。 主要研究結果是: 1、提出和論證了右江構造帶三疊岩系遭受了極低級變質作用,以伊利石結晶度為標誌並結合地質研究,質亞帶,即低級成岩帶(<150℃)、高級成岩帶(150-200℃)、低變質帶(200-250℃)、高級淺層(近)變質帶(250-350℃)和淺變0℃。這些帶的劃分也由標誌性層狀矽酸鹽礦物組合、綠泥石-雲母堆(/M)、牙形石色變指數和鏡質體反射率等參數加以證實。編制了右江盆面圖。 2、通過區域變形和變質關係研究,論證了右江盆地內極低要屬於變形前低壓埋藏型,變質帶分界線大體與地層柱中相應位置及地表明三疊紀沉積盆地發育過程中熱流較高,古地溫梯度為40-43℃有伸展盆地熱結構特徵。 3、右江構造帶區域變形複雜,主期構造表現近南北向線狀構造的疊加、交叉干擾格局,物質運動具有雙向遷移及板剖面上,變形強度由下而上增大,主期變形時代始於印支期,但奠定和,因而,應當稱為印支-燕山構造帶。 4、右江中生代構造的演化陸邊緣裂谷-弧後伸展盆地沉積,埋藏形極低級變質作用,主期構造變期後等構造演化階段。微細浸染型金礦與主期變形階段相關,雖然微細成礦控制因素很多,但構造是第一因素。右江構造帶的構造演化過程中特提斯構造域與瀕太平洋構造域的聯合、複合作用是其主要的動力學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