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校司馬,官名,春秋時吳國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右校司馬
- 性質:古代官名
- 朝代:春秋
- 職責:掌軍政
右校司馬,官名,春秋時吳國置。
右校司馬,官名,春秋時吳國置。沿革吳王夫差時吳國軍隊分中軍、左校、右校。左、右兩校各設司馬。右校司馬為右校長官。職責掌軍政。出處《越絕書 ·外傳·吳王占夢》:“王孫駱為左校司馬,太宰噽為右校司馬。王從騎三千,旌旗羽蓋,自...
左校司馬 左校司馬,官名。春秋時吳國置。沿革 官名。春秋時吳國置。吳王夫差時吳國軍隊分中軍、左校、右校。左、右兩校各設司馬。左校司馬為左校軍隊的長官,掌其軍政。出處 《越絕書 ·外傳吳王占夢》: “王孫駱為左校司馬,太宰嚭為右校司馬。”
”司馬倫聽從了他的意見。孫秀便稍稍泄漏廢賈后復太子之位的計策,讓賈謐的同黨大都知道。司馬倫、孫秀於是勸賈謐等人及早殺死太子,以杜絕眾人之望。廢賈掌權 皇太子遇害之後,司馬倫、孫秀的謀劃更厲害,而司馬雅和許超怕以後致禍,對以前的計謀反悔,便託辭有病。孫秀又告訴右衛佽飛督閭和,閭和依從,約定...
左大司馬,官名。新莽地皇元年(後20 )分大司馬為前後左右中五員,分掌軍政。更始政權亦分設左、右大司馬。東漢初合為一員,旋罷。沿革 左大司馬,官名。新莽地皇元年(後20 )分大司馬為前後左右中五員,更始政權亦分設左、右大司馬。東漢初合為一員,旋罷。三國吳孫權赤烏九年(246) 復分置左、右,孫亮...
牧府右司馬 牧府右司馬,官名。十六國西涼置。沿革 官名。十六國西涼置。出處 《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 (李暠以)索承明為牧府右司馬。” 為州牧府主要僚屬,掌軍務。位在郡太守之上。參見“牧府”。
司馬遐(273年―300年),字深度,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晉武帝司馬炎第十三子,晉惠帝司馬衷、晉懷帝司馬熾異母兄弟,母陳美人,西晉宗室、諸侯王。鹹寧三年(277年),受封清河王,出繼叔父城陽哀王司馬兆。後歷任右將軍、散騎常侍、前將軍。晉惠帝繼位後,進位撫軍將軍,加任侍中。楚隱王司馬瑋興兵時...
戰時則申戰守之法,專主器械、糧草、軍籍、獎勵。沿革 唐武則天大足元年(701)東都、北都、雍、荊、揚、益州置為僚佐,中宗神龍二年(706)省,睿宗太極元年(712)雍、洛四大都督府復置,各一員。職責 與右司馬同掌輔弼軍政,平時則練習蒐集狩獵; 戰時則申戰守之法,專主器械、糧草、軍籍、獎勵。
一般設有:天下兵馬元帥、副元帥,都統、副都統,行軍長史,行軍司馬、行軍左司馬、行軍右司馬,判官,掌書記,行軍參謀,前軍兵馬使、中軍兵馬使、後軍兵馬使,中軍都虞侯,各一人。元帥、都統、招討使,掌征伐,兵罷則省。都統總諸道兵馬,不賜旌節。高祖起兵,置左右領軍大都督,各總三軍。及定京師,置左右...
程嘉策,17k小說網《北胤前傳》番外南虞後紀中的虛擬人物,荊州襄陽都尉賈徹麾下,曾在南陽西北江域參與伏滅北胤征南軍先鋒大將齊冥遠,在軍中歷任右軍司馬令史、後軍司馬。南虞寰貞六年(北胤玄興十八年) 出伏,程嘉策被朝廷封為折衝都尉、賜爵下庵伯(亭伯),食邑二百戶;爾後,襄左王領西中郎將閔潤又...
被徵召入朝任尚書,不久補任右衛將軍,加職散騎常侍。太寧三年(325年),晉明帝司馬紹逝世,晉成帝司馬衍即位,朝廷任命虞潭為吳興太守,加秩為中二千石,並加職輔國將軍。以討伐沈充之功而進封零陵縣侯。屢戰蘇峻 鹹和二年(327年),蘇峻之亂爆發,朝廷加虞潭督三吳、晉陵、宣城、義興五郡軍事。但次年...
辛牢(?~356年),北地郡(今陝西省高陵縣)人,前秦開國功臣,歷任從事中郎、右司馬、守尚書令、吏部尚書,受景明帝苻健遺詔成為輔政大臣。壽光二年(356年),苻生在太極殿宴請文武百官,辛牢受命擔任酒令官。宴會舉行到一半,苻生藉口有人清醒未醉,遂舉箭將其射殺。人物生平 壽光二年(356年),皇帝苻生...
任命馮翊人魚遵為後將軍,併兼任右長史。任命京兆人段陵為左將軍,併兼任左司馬,王墮為右將軍,兼任右司馬。天水人趙俱、隴西人牛夷、北地人辛牢被任命為從事中郎,氐族酋長毛貴則被任命為單于輔相。苻洪對博士胡文說:“孤率眾十萬人,占據地形優越之處,冉閔、慕容儁可以指日消滅,戰勝姚襄父子也在孤的...
又任豫州別駕、太宰戶曹部屬、丹陽郡丞、尚書左丞、少府、尋陽王劉子房冠軍司馬,代管南豫州事務,隨同本府轉任右軍司馬,又轉任巴陵王劉休若的左軍司馬。受制反叛 永光元年(465年),殷琰任黃門侍郎,又出任山陽王劉休祐的右軍長史、南梁郡太守。劉休祐到朝廷後,殷琰仍然代理州府事務。泰始元年(465年),朝廷任命...
封弈(?~365年5月15日),字子專,勃海郡蓨縣(今河北省景縣)人。前燕開國重臣、名將,西晉護東夷校尉封釋之孫,前秦巨鹿太守封勸之父。封弈出身渤海封氏。早年投靠慕容廆,擔任小都督,聯合皇甫真等人參議軍政,任軍諮祭酒。文明帝慕容皝即位,授其右司馬,率軍擊破宇文逸豆歸及段遼,升遷左長史。後勸說...
方相氏是舊時民間普遍信仰的神祇,為驅疫避邪的神。是周禮規定的司馬的下屬,最高官階為下大夫。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為國家驅疫。葬禮時,方相氏則驅方良。宮廷里,方相氏驅疫的儀式叫大儺,唐朝成為為軍禮之一,隸屬太卜屬。詞語解釋 官名。《周禮》謂夏官司馬所屬有方相氏,設狂夫四人,...
身為右大司馬,掌控著帝都半數軍馬。丞相李松及其他議拒赤眉的奏章、 軍報壘在案上,竟舉目不見,整日在肉山、酒海、女人堆里胡混。卻說赤眉兩路大軍幾乎同時叩開關隘,匯集於弘農。王匡接到軍報,氣的吹鬍子瞪眼睛。王鳳、張卬等人直把趙萌十八代祖宗罵了 個遍。可罵歸罵,罵也不能解決問題。王匡無奈,親自調...
以此為背景來看,大司馬替代太尉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的。漢武帝時改革了中央官制,把中央官員分為外朝官、內朝官。外朝官有丞相及丞相之下的各六百石官。而內朝官,或稱中朝官,包括大司馬和左、右、前、後將軍,尚書,以及侍中、散騎、諸吏、諸郎、博士等。所謂內朝官或中朝官就是由皇帝直接差遣,而不專任行政...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東漢官吏、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班彪之子,字孟堅,漢族,扶風安陵人(今陝西鹹陽東北)。除蘭台令史,遷為郎,典校秘書,潛心二十餘年,修成《漢書》,當世重之,遷玄武司馬,撰《白虎通德論》,征匈奴為中護軍,兵敗受牽連,死獄中,善辭賦,有《兩都賦》等。
西周軍政不分,統治者既管行政,也管軍事,作戰時軍隊分左中右三軍。春秋時分上中下三軍,三軍將領稱將上軍、將中軍(又稱元帥)、將下軍,此是武職設定之始。 秦漢以後,武官的設定可分為三個方面: ①警衛皇宮和京師的將領; ②掌管軍事行政的武職; ③領兵作戰的將帥。 太尉(漢武帝時稱大司馬)掌全國軍事行政。高級...
相國倫欲收入望,選用海內名德之士,以前平陽太守李重、滎陽太守荀組為左、右長史,東平王堪、沛國劉謨為左、右司馬,尚書郎陽平束皙為記室,淮南王文學荀嵩、殿中郎陸機為參軍。組,勖之子;嵩,彧之玄孫也。李重知倫有異志,辭疾不就,倫逼之不已,憂憤成疾,扶曳受拜,數日而卒。丁酉,以梁王肜為太宰,...
趕到五十餘里,一聲喊起,兩邊伏兵齊出:左邊司馬懿,右邊司馬昭,卻抄在魏延背後,把延困在垓心。張郃復來,三路兵合在一處。魏延左衝右突,不得脫身,折兵大半。正危急間,忽一彪軍殺入,乃王平也。延大喜曰:“吾得生矣!”二將合兵一處,大殺一陣,魏兵方退。二將慌忙奔回寨時,營中皆是魏兵...
齊午 齊午(生卒年不詳),九嵕人,氐族。前秦時期大臣,官至征東(苻丕)右司馬,為長樂國世卿。人物生平 齊午,九嵕人,前秦時期大臣,官至長樂國(苻丕)右司馬,為長樂世卿。家庭成員 女婿:楊膺,前秦時期大臣,官至征東左司馬。史料記載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四》
”李先說:“為臣祖父李重任晉國平陽太守、大將軍右司馬。父親李樊任後趙樂安太守、左中郎將。臣擔任過前秦尚書右主客郎,西燕秘書監、高密侯。”道武帝說:“卿既是宿士,屢歷名官,經學所通,哪門經你最擅長?”李先說:“為臣才識愚陋,少習經史,雖荒廢遺忘,十仍通六。”道武帝又問:“兵法陣法,...
李松,南陽宛縣豪強,東漢固始侯李通從弟,更始政權官員、將領,初任丞相司直。後為丞相,與右大司馬趙萌共秉內任。建武元年(公元25年),李松被赤眉軍擒獲。人物生平 李松,更始政權官員、將領,初任丞相司直。更始元年(公元23年)八月,更始帝劉玄派李松與西屏大將軍申屠建進攻武關,三輔地區為之震動。恰逢析縣人...
廷尉監是官名。秦置。漢沿置,分左右監,與廷尉正均秩千石,東漢減為六百石。東漢省右監,只置左監一人,魏、晉以下不分左右,即稱廷尉監。北齊為大理監。隋開皇三年(583)省。官名簡介 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己有此詞,西漢今文經學家據《尚書大傳》、《禮記》等書以為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古文經學家...
因功遷右大司馬、左軍師。建衡三年(271年),去世。概述內圖片來源:葉雄《三國演義人物譜》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丁奉是廬江郡安豐縣人,年少時以驍勇善戰為小將,先後從屬甘寧、陸遜、潘璋等大將帳下,參加過多次大戰,經常勇冠全軍。每到作戰時,常能斬將奪旗,也因為奮勇當先而時常負傷。後逐漸升遷至偏將軍。雪...
長樂公苻丕領氐戶三千,任命射聲校尉楊膺為征東左司馬,長水校尉齊午為征東右司馬,二人麾下各領一千五百氐戶,加封長樂國世卿。又加封長樂國郎中令垣敞為錄事參軍,長樂國侍講韋乾為征東參軍事,關東名士申紹為冀州別駕。臨行時刻,宣昭帝苻堅親自將苻丕等人送至灞上,苻堅痛哭流涕與苻丕告別。眾氐族人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