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史達祖,字邦卿,號
梅溪,漢族,汴(今河南開封)人。自
韓侂胄柄權,事皆不逮之都司,初議於蘇師旦,後議之史邦卿,而都司失職。韓侂胄為平章,事無決,專倚堂吏史邦卿,奉行文字,擬帖撰旨,俱出其手,權炙縉紳。侍從簡札,至用申呈。開禧三年,韓侂胄被殺,
雷孝友上言乞將史達祖、耿檉、董如璧送
大理寺根究,遂貶死。有《
梅溪詞》一卷。
張鎡《題梅溪詞》,署
嘉泰元年(1201)。張鎡時已近五旬,他稱史達祖為“生”,又說:“余老矣,生鬚髮未白。”顯然其行輩要比張鎡為晚。嘉泰元年正當南宋主戰派韓侂胄、
京鏜執政五年,史達祖在韓的府中任“
省吏”,頗得韓的倚重。宋人筆記說韓的“奉行文字,擬帖撰旨,俱出其手”,可見他的文章也寫得很好。過去的歷史家,根據元人所編的《宋史》的觀點,多把主張抗敵而失敗的韓侂胄定為“
奸臣”,因此也貶損了史達祖及其作品。他的文字可能因此在敵對政治勢力執政(1202)以後就沒有收集起來,或雖有集子而失傳了。
史達祖的詞,過去常常與周(邦彥)、姜(夔)相提並論。
姜夔稱其詞“奇秀清逸,有
李長吉(
李賀)之韻”。
張鎡的《題梅溪詞》則說“
辭情俱到。織綃泉底,去塵眼中。妥帖
輕圓,特其餘事,至於奪苕艷於春景,起悲音於
商素,有瓌奇警邁清新閒婉之長,而無(佚)盪污淫之失。端可以分鑣清真(
周邦彥)、平睨方回(
賀鑄)。而紛紛三變(
柳永)行輩,幾不足比數”。張鎡也是南宋的填詞名家,有《
南湖集》,與
辛棄疾、
項安世、
洪邁等名流時相唱和。他對於史達祖的評贊,可以代表南宋詞壇的標準。
北宋晚期詞壇大家有的並未盡脫《
花間》的舊傳統。儘管他們致力於長調的創製和提倡,但都未放棄小令,而一觸及小令,《花間》的作風自然而然會復活起來。柳永致力於寫景,但比較籠統,
周邦彥就比較具體,而史達祖則更
深入細緻地摹寫物象,出神入化。如他創作的
詠春雨詞〔
綺羅香〕“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驚粉重蝶宿西園,喜泥潤燕歸南浦”,全不及春雨一字,完全從物象來寫詩人意中的春雨,其中也無一字涉及個人的感情,而物象中自有此感情。他又把人也作物象來描寫:“恰是怨深腮赤,愁重聲遲。悵東風巷陌,草迷春恨,軟塵庭戶,花誤幽期。”(〔
風流子〕)“遣人怨,亂雲天一角,弱水路三千”。“還因
秀句,意流江外;便隨輕夢,身墮愁邊。”(〔風流子〕)他用小令來寫平常今昔對比的主題,也與別人不同:“倦客如今老矣,舊時不奈春何。幾曾湖上不經過?……向來蕭鼓地,猶見柳婆娑。”(〔
臨江仙〕)至於他那首著名的〔
雙雙燕〕,還不是第一流的作品。
詠物詩雖然在周邦彥集中已有,但精雕細琢,刻意研煉,分析入微的,要算姜夔與史達祖。史達祖因為善於用修辭學中的“擬人格”,仿佛把作者的感情注入所詠之物,善於用工筆寫金碧山水,所以比起《花間》的寫意的或象徵性的寫法,更易吸引人的注意。有《梅溪詞》 1卷,收入汲古閣《
宋六十名家詞》、《
四印齋所刻詞》中。
人物故事
史達祖屢次科舉不中,後得
韓侂胄賞識,負責機要文書。韓侂胄死後,對其牽連影響很深。終究其因是源於其不知進退、驕傲蠻橫的個性所致。當時人彈劾他得到韓侂胄的重用後,在言聽計從、權炙縉紳的同時,也“公受賄賂,共為奸利”。當時韓侂胄手下向他進程書禮,都要畢恭畢敬地用上“申”、“呈”的字樣,可見史達祖借著相國的威風,也曾橫行一時。他有個李姓朋友,看見這種情況想要告誡他,於是在他的几案上寫下幾行大字:“危哉邦卿!侍從申呈。”當時其並沒有吸取好友之建,任意妄為,使得落得一敗塗地之地步。
史達祖是個念舊情的人。這一點從他對亡妻的恩情上可以看出來。他的個人愛情與婚姻無考,但從詞中知道他曾喪偶,其《
壽樓春》是史達祖為亡妻所做。《
宋詞選》稱:“此詞因尋春服悼逝而作,情與文一氣旋轉,忘其為聲調所拘,轉覺助妻韻,自是名手。”當時他還是韓侂胄重用時期,依然無法磨滅他的悲傷之情,可見其對於妻子的情意非同一般,惹人哀嘆。
歷代評論
主要作品
醉公子
神仙無皋澤。
瓊裾珠佩,卷下塵陌。
秀骨依依,誤向山中,得與相識。
溪岸側。
倚高情、自鎖煙翠,時點空碧。
念香襟沾恨,酥手翦愁,今後夢魂隔。
相思暗驚清吟客。
想玉照堂前、樹三百。
雁翅霜輕,鳳羽寒深,誰護春色。
詩鬢白。
總多因、水村攜酒,煙墅留屐。
更時帶、明月同來,與花為表德。
綺羅香·詠春雨
做冷欺花,將煙困柳,千里偷催春暮。
盡日
冥迷,愁里欲飛還住。
驚粉重、蝶宿西園,喜泥潤、燕歸南浦。
最妨它,佳約風流,鈿車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極,還被春潮晚急,難尋官渡。
隱約遙峰,和淚
謝娘眉嫵。
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
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
評析:這是首詠物詞,以多種藝術手法摹寫春雨纏綿的景象。上片寫近處春雨。蝶驚粉重,燕喜泥潤。佳期被阻,鈿車不行。下片寫遠處春雨。春潮晚急,群山迷濛,新綠落紅,帶愁流去。通篇不著“雨”字,卻處處貼切題意。用語工麗,意境清幽。
雙雙燕·詠燕
過春社了,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
差池欲住,試入舊巢相併。
還相雕梁藻井。
又軟語、商量不定。
飄然快拂花梢,
翠尾分開紅影。
芳徑。
芹泥雨潤。
愛貼地爭飛,競夸
輕俊。
紅樓歸晚,看足
柳昏花暝。
應自棲香正穩。
便忘了、天涯
芳信。
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闌獨憑。
評析:這是史達祖的代表詞作。這是一首很精美的詠物詞。此詞上片寫燕子飛來,重回舊巢的愉快場景;下片寫燕子在春光中嬉戲,夜幕降臨時回巢棲息的情景。既刻畫了燕子的生動形象,又抒發了閨怨之情,隱含著對人生的感慨。全詞在修辭上採用擬人手法,用語上採用白描,結構安排上也匠心獨運,用春燕雙宿雙飛襯出思婦盼歸之情,完整而自然。
東風第一枝·詠春雪
巧沁蘭心,偷黏草甲,東風慾障新暖。
謾凝碧瓦難留,信知暮寒輕淺。
行天入鏡,做弄出、輕鬆纖軟。
料故園、不捲重簾,誤了乍來雙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
紅欲斷、杏開素麵。
舊遊憶著山陰,後盟遂妨上苑。
寒爐重暖,便放慢春衫針線。
恐鳳靴、
挑菜歸來,萬一
灞橋相見。
評析:這首詞以細膩的筆觸,繪形繪神,寫出春雪的特點,以及雪中草木萬物的千姿百態。詞精工刻劃,鍛句鍊字,顯得情致婉約,清空脫俗。
喜遷鶯
月波疑滴。
望玉壺天近,了無塵隔。
翠眼圈花,冰絲織練,黃道寶光相直。
自憐詩酒瘦,難應接、許多春色。
最無賴,是隨香趁燭,曾伴狂客。
蹤跡。
漫記憶。
老了杜郎,忍聽東風笛。
柳院燈疏,梅廳雪在,誰與細傾春碧。
舊情拘未定,猶自學、當年遊歷。
怕萬一,誤玉人、夜寒簾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