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地球衛星1號(史潑尼克一號)

人造地球衛星1號

史潑尼克一號一般指本詞條

簡介

蘇聯在1957年10月4日發射的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Спутник-1,也譯作伴侶號)。衛星的主要探測項目包括測量200~500千米高度的大氣密度壓力、磁場、紫外線和X射線等數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造地球衛星1號
  • 外文名:Спутник-1,Sputnik
  • 發射時間:1957-10-4
  • 發射中心拜科努爾航天中心
概述,背景,構造,運行,意義,

概述

人造地球衛星1號主要由殼體、衛星設備和天線組成 。衛星呈球形,外徑0.58米,重83.6千克。殼體由兩個鋁合金半球殼對接而成,藉助橡膠件保持氣密,內部充有0.12兆帕(1.3大氣壓)的乾燥氮氣。下半殼表面是熱控制系統的輻射表面;上半殼外面加有隔熱層。殼體內安裝電池組、無線電發射機、熱控制系統組件、轉接元件、溫度和壓力感測器等。電池組由3個銀鋅電池構成。在電池組中央的矩形槽內安置兩台交替工作的無線電發射機,工作頻率分別為20.005和40.002兆赫。4根鞭狀天線重8.4千克,長2.4~2.9米。
衛星還攜帶試驗動物,用以考察動物對空間環境的適應能力。

背景

史潑尼克一號或稱史普尼克一號(俄文:Спутник-1,“衛星一號”或英文:Sputnik,“旅行者”或音譯“史潑尼克”)是第一顆進入地球軌道的人造衛星。在蘇聯於1957年10月4日於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由於這時正值冷戰,史潑尼克一號的發射震撼了整個西方,在美國國內引發了一連串事件,如史普尼克危機華爾街發生小股災。同時亦開始了美、蘇兩國之間的太空競賽。
人造地球衛星1號

構造

人造地球衛星1號主要由殼體、衛星設備和天線組成 。衛星呈球形,外徑0.58米,重83.6千克。殼體由兩個鋁合金半球殼對接而成,藉助橡膠件保持氣密,內部充有0.12兆帕(1.3大氣壓)的乾燥氮氣。下半殼表面是熱控制系統的輻射表面;上半殼外面加有隔熱層。
人造地球衛星1號

運行

衛星的初始軌道參數是:近地點215千米,遠地點 947千米;軌道傾角65;運行周期96.2分。衛星共運行92天,繞地球飛行約1400圈。人造地球衛星1號於1958年1月4日再入大氣層燒毀。

意義

史潑尼克一號升空的意義,在於通過量度其軌道變化,有助研究高空地球大氣層的密度,並為於電離層作無線電波傳遞提供原始的資料。由於衛星填充了壓縮氮,史潑尼克一號亦因此做了第一次人造物體作隕石探測的嘗試,由於高溫的隕石穿透了史潑尼克一號的表面,導致其內壓泄漏,此亦為隕石之極端高溫提供證據。史潑尼克一號毫無先兆而成功的發射,導致美國的極大恐慌,並造成史潑尼克危機,因此亦激起美蘇兩國之後持續20多年的太空競賽,成為冷戰的一個兩強主要競爭點。
人造地球衛星1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