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氏小姬蛙

史氏小姬蛙

史氏小姬蛙(學名:Micryletta steinegeri)是姬蛙科、小姬蛙屬的兩棲動物。體小而窄長,頭小,吻端鈍圓,吻棱不明顯,鼻孔近吻端,鼓膜不甚明顯。前臂細長,指細長,關節下瘤明顯,指間無蹼。後肢細短,趾細長,趾端與指端同;趾間無蹼,或僅基部略具蹊跡;關節下瘤發達。體背面有許多小疣粒;顳褶細弱;四肢背面光滑;腹麵皮膚光滑。體背面顏色有變異,多為灰褐色或暗灰色;吻至體側有一條黑帶紋;鼻孔與眼下方至肩部、上臂背面或多或少具深色斑點;四肢具深色斑點;體側及後肢略帶藍色。腹面黃色,有深褐色斑。

史氏小姬蛙生活在海拔300-1000米的山區闊葉林中,多棲息在森林底部落葉層或洞穴內。陣雨之後雄蛙常成群地會聚在臨時性的池塘、水坑、水槽或不流動的積水溝中鳴叫,鳴聲高而連續,類似蟲叫;不下雨時則很難見到。分布於中國台灣中部和南部(台南、屏東、嘉義、關子嶺附近等地)。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 成體
體小而窄長,雄蛙體長22毫米,雌蛙體長25毫米左右,大者可達30毫米。頭小,頭長與頭寬幾乎相等;吻端鈍圓,突出於下唇;吻棱不明顯,頰部幾乎垂直;鼻孔近吻端,側位;鼻間距小於眼間距;眼徑與吻長几乎相等;上眼瞼寬度比眼間距小;鼓膜不甚明顯,其直徑小於眼徑的1/2;無犁骨齒;舌窄長,後端鈍圓而無缺刻。
前臂細長;指細長,指長順序為3、4、2、1,第一指略短於第二指;指端鈍圓而略扁,不具吸盤,其背面無溝;關節下瘤明顯,第二、第三和第四指的指基下瘤大而圓;指基下瘤和掌突之間有數枚小疣;掌突3個,外掌突大於內掌突,中者最小,三者略呈“品”形;指間無蹼。後肢細短,向前伸貼體脛附關節達鼓膜和眼部;脛長不到體長之半(雄性),雄性超過體長之半,足與脛約等長;趾細長,第三趾長於第五趾,第一指最短;趾端與指端同;趾間無蹼,或僅基部略具蹼跡;關節下瘤發達,第三、第四趾關節下瘤之間具膚突或膚棱;趾基下瘤小或略顯;內蹠突大,呈橢圓形,無外蹠突或不明顯。
體背面有許多小疣粒,背脊中央有1條由細小疣粒組成的疣棱,部分標本僅隱約可見;顳褶細弱;四肢背面光滑;後肢股後及肛孔周圍大疣密集。腹麵皮膚光滑,但雄蛙腹面有分散的細痣粒。
體背面顏色有變異,多為灰褐色或暗灰色,或多或少具有條形斑或點狀深色斑;吻至體側有一條黑帶紋;鼻孔與眼下方至肩部、上臂背面或多或少具深色斑點;四肢具深色斑點;體側及後肢略帶藍色。腹面黃色,有深褐色斑。
  • 第二性徵
雄蛙具單咽下內聲囊,聲囊孔長裂形;咽喉部色深;指上無婚墊;無雄性線。
卵粒小,卵徑約1.1毫米;卵群呈片狀,漂浮在水面或黏附在水草間或石頭上。
  • 蝌蚪
全身暗褐色。尾前半段的尾肌、上下尾鰭各有1條黃白色寬縱紋,有的個體尾後半段透明無色。上尾鰭略凸始於尾基部前方,下尾鰭明顯凸起,高於上尾鰭,尾末端成細絲狀;出水孔位於肛前方腹中線上;肛孔位尾基部下尾鰭中部;口位於吻端部,無唇齒和角質頜,眼位於頭兩極側。

棲息環境

史氏小姬蛙生活在海拔300-1000米的山區闊葉林中,多棲息在森林底部落葉層或洞穴內。

生活習性

陣雨之後雄蛙常成群地會聚在臨時性的池塘、水坑、水槽或不流動的積水溝中鳴叫,鳴聲高而連續,類似蟲叫;不下雨時則很難見到,偶爾在落葉堆中可見到1-2隻。蝌蚪生活在靜水域中,常浮游於水的中層,覓食藻類。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台灣中部和南部(台南、屏東、嘉義、關子嶺附近等地)。

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在夏季,卵產於池塘、水坑、水槽或積水溝的靜水域內,每次產卵200-350粒。

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9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瀕危(EN)。
  • 種群現狀
中國特有種。史氏小姬蛙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質量下降,種群數量很少。在中國台灣曾被列為保育類,但2008年因族群量穩定,降為一般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