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一九五二年,先生師範畢業後分配到本市碼頭鄉北西郭村學校任教。初到學校,先修校舍,村中派來幾位村民為其盤炕。其中就有他未來的老師“劉爺”——清末民初譽滿京城的八卦掌高手“翠花劉”劉鳳春之子劉文華。劉爺見新來的老師很年輕,便主動問話:“新來的這位先生哪村的?”先生答:“向陽的。”劉爺說:“向陽少林會挺有名的。”先生說:“我舅舅就是少林會會統。”劉爺問:“跟著學過嗎?”先生答:“九歲就跟著學。”劉爺說:“現在沒事,練練讓我看看。”先生當即應允,認認真真的練了兩趟少林拳和器械。劉爺說:“不錯,真好看。不過,這是玩意,哪天我教你點真的,你願意學嗎?”先生說:“當然願意。”次日還沒開學,先生返回向陽,將昨天發生的事向舅舅說了一遍。舅舅聽了哈哈大笑,嘎然而止說:“那位劉爺就是翠花劉的兒子劉文華。他可是多年不言拳事了。他要是能教你,那真是你祖上有德,你小子的造化。”先生聞聽,如夢方醒。第二天返校,主動和劉爺攀談,聽劉爺談古論今,甚得劉爺喜歡。一日,先生跟劉爺說:“您說教我點真玩意,什麼時候教啊?”劉爺說:“找個引薦師,擇個日子。”先生見劉爺同意,心中歡喜,積極安排了引薦師。一九五三年,由教育委員鄭士昌介紹,拜劉爺為師。天公作美,先生在北西郭村教學一教就是十三載。除教學外,就是陪伴劉爺左右,同吃同住,感情深厚。但劉爺對先生練功卻要求甚嚴,一絲不苟。一個總式樁,加趟泥步、搬腿、揉腿、截腿功夫,一練就是三年零一節。為了練精趟泥步,劉爺常常帶著弟子們去村東芒牛河急流中逆水而行,在沙灘上練走轉行圓。先生所練揉腿,可於四條帶牙板凳下面往返自由;八仙桌下擺扣分明;搬腿功夫可從二人咫尺之間抬上放下,神出鬼沒,無人能及;抽身換式更是獨到。劉爺常夸之“真有你師爺的影子”。劉爺將畢生所承先父劉鳳春的八卦拳傾囊相授。
先生業成後,曾請劉爺授形意拳,劉爺語重心長的對其說:“我活著你就跟我好好學吧,社會面上沒有我這么教八卦拳的,等我死了你就是拉著一車金子,也沒地方學了。以後再學形意拳也不晚。”先生理解老師之意,從此更加珍惜寶貴時間,二十載不離左右,終得壺奧。
恩師謝世後,先生更加勤奮,並與茂州鏢局鎮場鏢師段蘭研習太祖拳,得其精要。適逢國家組織開展挖掘整理傳統武術工作,先生積極投入其中。交流、教學、表演、整理,短短兩年時間,已在燕趙大地名生鵲起;與人較技從未輸過手,但都是點到為止。對其武功武德,眾人有口皆碑。省武協主席南朴、河北大學武術教授武淑清等人及北京西城區體校等地方武校、武場,多邀其任教、著述。因當時先生卻有困難,只想在家靜心研拳,故一一婉言謝絕。
先生早年常聽老師說起武林前輩奇聞軼事,孫祿堂之名如雷貫耳。知孫祿堂有一女,乃女中魁元,得其父神髓。有心拜會,無人引薦,總難成行。河北大地武術盛行,孫門弟子積極參與,孫宇仁、康宣先生、八卦掌研究員康戈武教授、河大武淑清教授等常在孫劍雲老師面前說起涿州有位史建華,武功武德如何如何,雖未謀面,卻有了印象。一九七九年初,先生與武淑清互致新年快樂,武淑清對先生說:“我前幾天給孫老師拜年去了,談話中又說到了你,孫老師說,有時間讓你去一趟。”先生聞聽,心中大喜,問清地址,第二天帶著新碾的小米、玉米面,早四點趕往琉璃河火車站,乘早市郊車,到永定門下車,再乘14路公車到和平門下車,向北再向西來到孫劍雲老師家(西絨線胡同54號)。先生輕扣街門,從院中出來一位老人,問明情況引至西屋,對屋內說:“孫老師,涿州來人了。”房門打開,孫老師來至門外。先生趕緊上前抱拳致意,問新年好,並報家門。孫老師說:“河北來人常說起你,我也沒見你練過。活動活動,讓我看看。”先生做了一個站樁,又做了一個開掛,跟著又做了一個栽錘。當做到單換掌換式時,孫老師連忙叫停,“你就是史建華,屋裡喝茶。”師生之緣由此開始。經過一年的交往、觀察,於一九八零年三月二日,孫老師在其斗室備酒三杯,小菜四碟,讓先生向先父像鞠了三躬。完畢對先生說:“我會三趟拳、三趟劍,你要什麼給什麼。”可見老師對學生希望之大。
先生正當壯年,又遇名師,每日練功更加勤奮。老師教而有心,學生學而用心。孫老師常對人講:“建華功夫真大,悟性真高。”晚年孫老師社會活動之餘,經常來涿州小住,與建華先生授武論道,自稱涿州是第二故鄉。
先生六十年如一日,孜孜不輟,承前人奇術,精八卦、太極、長拳,師古不泥,博而能精,功夫獨到,崇尚武德,提攜後人,為繼承和發展劉氏八卦掌,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晚年精心研拳,著手準備將劉氏八卦掌出書,並融會八卦、孫氏拳、太祖拳各家,初步歸納整理了上百個精妙散手,有心傳世,但因天不假年,夙願未成,實為憾事。
目前劉氏八卦掌已由先生之子史學良繼承並發揚,在當地享有聲譽。
1男 1976年2月出生,漢族。畢業於平頂山武術學院,國家一級武術裁判、一級拳師、一級社會指導員,現任徐州市豐縣太極少林武校校長兼總教練,徐州市武術協委會員。
五歲起跟隨少林拳名師胡紹光先生習武,1983年到青海省體工隊接受系統培訓,1989年赴平頂山武術院學習深造。自1993年開始跟隨義父鄭國瑞學習陳氏太極拳,後拜中國當代“十大武術名師”、陳氏十九世、太極拳第十一代嫡宗傳人—--陳正雷大師深修學藝,擅長陳氏太極拳老架、新架、單刀、大刀及競賽套路以及推手、擒拿等技法,後分配到平頂山武術學院任教練。
所獲榮譽
1994年在全國館校比賽中獲兩個第一,一個第三
1995年在全國少數民族武術比賽中獲一個第一、一個第二
1996年代表溫縣參加焦作運動會獲太極、劍一等獎
2000年參加第六屆國際太極拳年獲太極拳、太極劍一等獎,競賽套路第一名
1998年回家鄉江蘇豐縣創辦太極少林武校為省、市武術隊培養另外一批武術人才,並在各項比賽中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積極支持地方全民健身活動,免費向民眾傳援
陳氏太極拳,並在縣國稅局、地稅局、公安局等機關單位培訓了一批武術骨幹,使陳氏太極拳在豐縣廣為推廣,受到的地方領導和民眾的好評,被評為徐州市武協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