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官遺址

史官遺址

史官遺址,即倉頡陵遺址,位於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城梁村鄉吳村(舊稱史官村)境內,面積為56250平方米,是一處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商周時期的遺存,以龍山文化最豐富。

史官遺址以倉頡陵墓為中心,東西225米,南北250米。遺址上有倉頡廟,建築有朝天門、仰聖門、㶓甲樓,有宋代寇準的對聯“盤古斯文地”“開天聖人家”和明代碑刻等。史官遺址保存完整、內涵豐富,對探討華夏文明與東夷文化的結合及先商文化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2019年10月,史官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史官遺址
  • 地理位置: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城梁村鄉吳村境內
  • 所處時代:新石器時代、商周
  • 占地面積:56250 m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8-0081-1-081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歷史文化,研究價值,所獲榮譽,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1969年,史官遺址(倉頡陵遺址)經發掘鑽探出土大量磚瓦殘礫、陶器殘片。地下文化被翻出。
1999年9月,考古隊對史官遺址進行正式勘察,證實在3萬平方米範圍的地下都存在有規模龐大的仰韶和龍山文化遺址。倉頡生活的年代在5000年上下,正好倉頡陵下面的遺址涵蓋了這個時間。
1994~2001年,仿照明代樣式重建倉頡陵,建成為倉頡文化博物館,博物館占地面積3600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朝天門、仰聖門、萬古一人殿、六書殿、字聖坊,陵墓、碑林、碑亭、藏甲樓等,陵廟內收藏有大量彌足珍貴的歷代石碑石刻。同時出土了大量倉頡時期的器物。
2017年3月~4月份,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派鑽探技術人員對史官遺址進行了全面勘探。此次勘探以倉頡陵墓冢為中心,向東西南北方向,呈“十”字形布孔,孔距2米。通過此次勘探可知,遺址範圍以倉頡陵墓為中心,東西225米,南北250米,總面積56250平方米。

遺址特點

綜述
史官遺址是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商周時期先民村落遺址。遺址範圍以倉頡陵墓為中心,東西225米,南北250米,總面積56250平方米。遺址上有倉頡廟,紀念造字史官倉頡,建築有朝天門、仰聖門、萬古一人殿、六書殿、道啟尼山坊、㶓甲樓、鐘鼓樓、廂房、配殿等,有宋代寇準的對聯“盤古斯文地”“開天聖人家”和明代碑刻等。
史官遺址
史官遺址倉頡陵墓
文化層
史官遺址文化層距地表深度為3米,文化層堆積厚度為3.7米,根據地層堆積和出土遺物分析,最下層為仰韶文化層,其次為龍山文化層,上層為商周時期的堆積。
第一層,耕土擾土層,厚度0.3~0.4米,土質較堅硬,為膠泥圡,有現代磚瓦塊及灰陶片等遺物。
第二層,淤積層,厚度為2.2~2.4米,土質以沙土和淤泥土為主,上部不含遺物,下部有唐宋元明清時期磚瓦片等遺物。
第三層,清灰黑土層(龍山文化層),厚度0.62~3.9米,上部土質較硬,膠性大,內含夾砂灰褐陶、泥質陶及石器、骨器,主要有鬲、缸、盆、罐、鹿角、石鏟、石斧、骨錐、骨鏃、骨飾件等遺物。
下部土質較松,內含大量的灰燼,燒土塊及碳化粟粒,夾砂灰陶及泥質黑衣陶,器型有鬲、缸、盆、紅陶環骨錐、蚌刀、高領罐等遺物。底部出土紅燒土塊、彩繪紅陶片,龍山文化層下仰韶文化層。
環壕
史官遺址四周邊緣地帶發現有環壕存在。其中北側、東側、南側壕溝保存相對較好,西側壕溝破壞較為嚴重。壕溝南北長約162米,北側壕溝殘長約115米,南側壕溝殘長約145米。壕溝開口距地表7~9米,溝內填土上層為灰褐色土,下層為淤積土。溝壁斜壁內收。壕溝口寬15~30米,自深2.50~4.00米。壕溝被遺址下部的早期文化層疊壓。壕溝內勘探出有仰韶、龍山時期的陶片及殘石器等遺物。遺址外圍為厚達十數米深的淤沙、膠泥及淤泥層。根據發掘和勘探可知,該遺址以龍山文化為主,在仰韶文化晚期已形成一定的規模,並有大型防禦工事環壕。
遺址上建築
倉頡陵為土築,高為3米、直徑13米的圓形大土冢,前有石翁仲、石獅各一對,二者之間有一座四柱三楹一樓式石坊。石坊正面橫額上鐫刻“倉頡”二字,背面橫坊上陰刻花草、人物。南樂舊志記載,石刻系明穆宗隆慶五年(1571年)所置,為當時的南樂知縣劉弼寬建立。
史官遺址
史官遺址倉頡陵
倉頡廟依偎倉頡陵而建,位於陵西側。據倉頡廟元朝延佑年間殘碑及史籍記載,倉頡廟原稱倉頡祠,始建於東漢永興二年(154年),祠依陵而建,置昌意城中,但隨著日月輪迴,年代更替,兵災水患,時毀時修,廢置不常。倉頡祠時遭厄難,以至於不斷廢毀,又不斷修葺至北魏時期,倉頡陵毀於兵燹。黃帝之子昌意所築城池也成殘垣斷壁,幾乎夷為平野,但時人尚能錐指其處,故《魏書·地形志》有昌樂縣有昌意城的記載。昌樂即今南樂。
大方碑,是倉頡廟內未動其本來位置的石刻,保存基本完整,立於原倉頡廟頭門內,東西相峙。方碑為青石質,明天啟七年(1627年)刻石,有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組成。碑帽為仿木建築四角攢尖形式,頂部有寶瓶,四面斜坡,瓦壟為石雕,四條脊中各有垂獸1隻,兩碑形制相同,唯碑身文字各異。
明浮雕石柱一對,系倉頡廟正殿前拜殿的建築構件,通高3米,刻於明毅宗貞四年(1631年)。東柱寬30厘米、厚34厘米。正面陽刻楷書“百王景仰治代結繩扶宇廟”11字。石柱背面浮雕盆栽葵菊圖案,外側雕刻蓮花水草,內側飾“魚龍變化”二龍戲珠。圖案皆高浮雕,花朵突出,葉枝脈絡清楚,刀法嫻熟,浮雕層疊,立體感強。西柱正面寬29厘米、厚32厘米,陽書“萬聖崇尊文成書契整乾坤”,與東柱相對成聯,為“巡按直隸監察御史汝南傅振商題”。石柱背面和外側畫面與東柱大體相似,內側雕以二龍戲蓮,與東柱二龍戲珠異。兩柱四角均以竹節裝飾,把四面圖案隔開。西柱上方有一題記,鐫刻立柱時間和石匠姓名,原文為“崇禎四年八月初三日,石匠姚應民、宋大治、鄭自先同立”22字。正面左下角陰刻“廣晉後學王啟聰鐫刻”字樣。二浮雕石柱是倉頡廟石刻群中的倖存者,倉頡廟毀後,被移至村中,現又被移到倉頡廟二門(仰聖門),石柱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

文物遺存

史官遺址以龍山文化為主,主要器型有鼎、鬲、罐、甗盆,另外有骨針、骨鑿、蚌刀等。
史官遺址
史官遺址出土遺物殘片

歷史文化

倉頡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又稱史皇氏,又曰蒼王、倉聖。《說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蒐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史官遺址
倉頡
史官村名字由來
南樂吳村,史書記載原來叫史官村,因倉頡為黃帝史官而得名。吳村中有史、查、劉三個大姓。傳說倉頡為黃帝史官,其後代以官為姓,而吳村的史姓稱自己就是倉頡的後代,尊倉頡為始祖。倉頡的妻子姓查,傳說在當地很廣,所以吳村的查姓也以倉頡為先祖。

研究價值

史官遺址屬遠古先民居住的村落,保存完整、內涵豐富,是存在於冀魯豫三省交界處重要的古文化遺址,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科研價值;對研究豫北新石器時代先民生產、生活及社會性質、探討華夏文明與東夷文化的結合及先商文化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所獲榮譽

2015年,倉頡陵被河南省委宣傳部命名為特色文化基地。
2016年10月,倉頡陵被評為國家3A級景區。
2021年,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發布10條黃河主題國家級旅遊線路,倉頡陵入選線路之二黃河尋根問祖之旅。

保護措施

2000年,史官遺址以名稱“倉頡陵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10月,史官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史官遺址
遺址碑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史官遺址位於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城梁村鄉吳村境內。
倉頡陵

交通信息

自駕:自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人民政府前往史官遺址,路程約21.2千米,用時約40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