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高派代表劇目。史可法扶福王(弘光帝),任兵部尚書督師揚州。清兵入關,多爾袞致書勸降,史回書嚴詞拒之。清兵進攻,史糾集軍民,拚力守城,城破不屈而死,揚州士民葬其袍笏於梅花嶺,四時祭祀。
京劇高派代表劇目。史可法扶福王(弘光帝),任兵部尚書督師揚州。清兵入關,多爾袞致書勸降,史回書嚴詞拒之。清兵進攻,史糾集軍民,拚力守城,城破不屈而死,揚州士民葬其袍笏於梅花嶺,四時祭祀。
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字憲之,號道鄰,漢族,明末抗清名將、民族英雄,祖籍河南鄭州市中牟縣後史莊,生於開封府祥符縣(今開封市祥符區雙龍巷...
京劇高派代表劇目。史可法扶福王(弘光帝),任兵部尚書督師揚州。清兵入關,多爾袞致書勸降,史回書嚴詞拒之。清兵進攻,史糾集軍民,拚力守城,城破不屈而死,揚州...
致史可法書編輯 鎖定 討論999 予向在瀋陽,即知燕京物望,鹹推司馬。後入關破賊,得與都人士相接,識介弟於清班;曾托其手勒平安,拳致衷緒,未審以何時得達?...
騎鶴樓頭,難忘十日;梅花嶺畔,共仰千秋。史可法祠墓,均位於揚州廣儲門外梅花嶺西麓。...
1. 史可法句 .國家圖書館.2014-06-11[引用日期2014-06-11]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2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創建者:mbnpktxe猜...
《史可法揚州保衛戰》是1983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史可法揚州保衛戰》是1983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定價 0.16元 出版社 長江文藝出版社...
《史可法巡撫安廬》是清代文學家計六奇創作的一篇散文。...... 《史可法巡撫安廬》是清代文學家計六奇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史可法巡撫安廬 創作年代 清代 ...
《史可法的女兒》是新浪讀書連載的小說,作者是lweilio0527。...... 《史可法的女兒》是新浪讀書連載的小說,作者是lweilio0527。中文名 史可法的女兒 作者 l...
《史可法絕命書蒙難記》是明末愛國名臣史可法的絕命書,據說是史可法遺存於世的唯一手跡,1939年為武進厚余鎮一位瞿姓中學教員在該鎮一家小字畫店發現。...
史可法北路位於揚州瘦西湖旅遊景區,史可法北路(唐子城十字街至北城路)建設工程總投資815萬元,全長395.5米1,路幅寬22米,道路類型為城市支路。1 ...
位於六安縣棗樹鄉史詞村鼓路塘。明崇禎十年七月至十二年夏(1637一1639),史可法任右僉都御史,巡撫安慶、廬州、太平、池州四府及河南、湖廣、江西鄰近諸州、縣...
史公祠位於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廣儲門外街24號,揚州梅花嶺畔、史可法路南端,內建明代史可法的衣冠墓。墓分地面和地下建築兩部分,墓周圍繞以短牆,墓前立“史...
後來聽說左光斗受了炮烙,眼看活不成了,史可法很著急,買通了守牢的人混了進去。他看到左光斗的時候,一下子愣住了。只見左光斗靠牆坐著,臉焦爛得簡直認不...
揚州十日又稱揚州屠城。是指史可法率領揚州人民阻擋清軍南侵守衛戰失敗之後,清軍對揚州城內人民展開的屠殺。當時倖存者王秀楚的《揚州十日記》中和明末史學家計六奇的...
《梅花嶺記》是清代文學家、史學家全祖望所寫的一篇散文,文章追敘史可法在揚州抗清犧牲的經過以及他的犧牲所產生的巨大影響,熱烈地歌頌了史可法慷慨死難的精神。....
揚州之戰是1645年(清順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在清滅南明弘光政權之戰中,南明弘光朝兵部尚書史可法督率揚州軍民抗禦清軍圍攻的城池守衛戰。1645年(清順治二年,...
《復多爾袞書》是明代末年抗清將領史可法回復敵軍勸降書的一封書信。1644年,清軍進攻南明政權。1645年四月,史可法鎮守揚州。五月,清豫王多鐸兵圍揚州,清攝政王...
史家胡同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起朝內南小街,西至東四南大街,南與東、西羅圈胡同相通,北鄰內務部街,屬朝陽門街道辦事處管轄。該胡同屬於北京市,著名景點有著史可...
梅香正濃是白樺筆下的一篇文章。借物喻人,表達了作者不畏嚴寒的梅花的讚美,更表達了作者對英勇不屈、大義凜然的史可法的讚頌。...
左光斗退出門外,把門掩上,他打發隨從到寺里和尚那裡去一打聽,才知道那書生名叫史可法,是新到京城來應考的。左光斗把這個名字暗暗記住。...
明朝滅亡後,高傑擁立朱由崧為帝,邢夫人曾勸高傑歸心史可法。高傑這個人雖然桀驁不馴,對邢夫人卻是言聽計從,於是開始禮敬史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