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至唐代高原絲綢之路考古研究》是一本202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霍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史前至唐代高原絲綢之路考古研究
- 作者:霍巍
- 出版時間:2023年6月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030750914
- 裝幀:圓脊精裝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考古材料進行觀察與分析,同時結合文獻材料和其他方法加以比較研究,提出並以專題研究的方式對“高原絲綢之路”這個命題展開系統、深入的科學研究。書中各章節內容均以近年來青藏高原的考古新發現為基礎,廣泛結合漢藏文獻以及歷史學、民族學、地理學等多學科研究進行論述探討,論證了“高原絲綢之路”的概念、主幹線以及交通路網等內容,構建了史前至唐代高原絲綢之路的基本格局,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重要的佐證,具有學術創新意義和學術價值,也具有現實意義。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001
第二節 關於“高原絲綢之路”概念的界定 /003
第三節 高原絲綢之路的立論依據 /005
第一章 高原絲綢之路最初的開拓者
第一節 西藏史前時代的文化交流 /008
第二節 高原絲綢之路早期主要交通幹線的開拓 /028
一、青藏高原西部 /031
二、青藏高原西南部 /034
三、青藏高原東南部 /035
四、青藏高原東北部 /037
第三節 西藏西部考古提供的新證據 /038
第二章 西藏西部史前交通網路的形成
第一節 西藏西部早期墓葬及其與周邊文化的關係 /043
一、早期墓葬所反映出的基本文化面貌 /044
二、早期墓葬中的文化因素分析 /052
三、區域性中心的形成與跨區域文化的互動 /060
第二節 羊同“酋豪”與絲路開通 /066
一、西藏西部發現的“酋豪”墓及其喪葬習俗 /067
二、羊同“酋豪”的對外聯繫與交流 /071
三、西藏西部“高原絲路”的早期開拓 /076
第三節 西藏西部漢晉絲綢之路的深遠影響 /082
一、絲路交通與區域文明中心的形成 /082
二、漢晉“高原絲路”的深遠影響 /086
第三章 青藏高原東部的史前通道
第一節 爐霍石棺葬與史前文化通道 /092
一、爐霍石棺葬是我國最早的石棺葬文化之一 /092
二、石棺葬文化的擴散與史前南北通道 /095
三、爐霍石棺葬與“霍爾”文化 /098
第二節 川西高原石棺葬中的北方青銅文化因素 /099
一、“西南夷”考古資料中“北方青銅文化因素”的提出 /099
二、早期石棺葬中的北方青銅文化因素 /102
三、北方青銅文化因素的影響與擴散 /110
四、人群遷徙與文化交流 /119
第三節 考古學視野下的“藏羌彝走廊” /124
一、“藏彝走廊”是聯通西南、西北地區的主幹道 /125
二、“藏彝走廊”是通向雲南、東南亞的重要通道 /128
三、“藏彝走廊”是“高原絲路”的重要節點 /131
四、“藏彝走廊”與“一帶一路” /133
第四節 藏西與橫斷山脈:雙圓餅形劍首青銅短劍的啟示 /135
一、西藏西部出土的雙圓餅形首青銅短劍 /135
二、中國西南地區出土的雙圓餅形劍首青銅短劍 /137
三、與北方地區青銅劍群之間的關係 /141
四、北方草原文化的南下與西進 /145
第四章 吐蕃王朝時期“高原絲綢之路”的確立與拓展
第一節7—9世紀吐蕃王朝形成的對外交流路網 /150
一、“新道”——“蕃尼道”的開通 /151
二、吐蕃通往中亞的交通路線 /153
三、吐蕃東部從“蜀身毒道”“滇緬道”進入天竺的通道 /155
第二節 《大唐天竺使之銘》與唐初“新道”蕃尼道 /157
第三節 吉隆河谷中尼文化交流的考古新發現 /167
一、日松貢布摩崖石刻遺存的新發現及其研究 /167
二、日松貢布摩崖石刻與其他遺存之間的關係 /171
三、藏文史料中的相關記載 /176
四、彌勒、觀音、文殊的三尊像組合傳統 /180
五、梵式佛塔建築以及新發現的石碑趺 /181
第四節 藏西漢晉絲綢的發現與西北方向通道 /188
一、古代絲織物的發現經過與年代推測 /189
二、唐初的“羊同”(象雄) /195
三、唐初經吐蕃通印度、西域之西北道 /205
四、對絲綢來源地的推測 /210
第五節 茶葉和飲茶風俗傳入西藏 /211
第六節 考古學視野下唐代吐蕃與內亞文明 /220
一、吐蕃與內陸亞洲 /220
二、吐蕃王朝時代與中亞的聯繫 /222
三、棺板畫、吐蕃馬具、造型藝術等與周邊文化的聯繫 /247
第七節 吐蕃金銀器和絲綢所見中外文化交流 /253
第八節 黃金面具與絲綢之路 /282
一、青藏高原考古發現的黃金面具 /283
二、年代、類型與用法的考古學觀察 /289
三、黃金面具所隱含的文化意義 /297
第五章 高原絲綢之路青海道
第一節 文物考古所見古代青海與絲綢之路 /304
一、史前至漢代青海的對外交流 /306
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青海道” /309
三、唐代吐蕃對“青海道”的經營 /314
第二節 粟特人與青海道 /319
第三節 金銀器上的吐蕃寶馬與騎士形象 /329
第四節 近年來考古新發現與青海吐蕃時期的多元文化交流 /342
一、都蘭熱水血渭2018年一號大墓的考古發現 /343
二、胡漢交融的泉溝一號墓 /362
三、新的考古資料與新的研究啟示 /371
第六章 唐代青藏高原東麓的佛教傳播之路
第一節 藏東吐蕃佛教摩崖造像的歷史背景 /374
一、造像題記所見民族文化交融 /376
二、唐蕃會盟與吐蕃佛教 /384
三、反映漢藏友好關係的文化遺產 /388
第二節 藏東吐蕃摩崖造像與唐蕃交流視野下的劍南益州 /391
一、藏東吐蕃造像與“唐蕃古道” /392
二、唐代禪宗傳入吐蕃與益州的關係 /396
三、“初與唐蕃會盟時”的吐蕃與益州 /402
四、藏東摩崖造像的“文化底色” /406
第三節 藏東吐蕃摩崖造像中的文化互動 /407
一、藏東吐蕃佛教摩崖造像題記中記載的益西央 /408
二、敦煌古藏文文書中的益西央及其宗教活動 /413
三、漢藏和好的歷史紀念碑 /418
第四節 青海玉樹大日如來佛堂的考古新發現 /420
一、大日如來佛堂的調查簡史 /420
二、新的考古發現 /424
三、相關問題的初步探討 /428
第五節 青海玉樹勒巴溝等處摩崖造像的再考察 /431
一、勒巴溝古秀澤瑪造像 /431
二、勒巴溝吾娜桑嘎摩崖石刻 /439
三、勒巴溝恰岡摩崖造像 /452
第六節 西藏芒康嘎托鎮新發現的大日如來堂 /460
一、孜許大日如來佛堂造像 /461
二、大日如來與八大菩薩的布局特點與年代 /465
三、新發現的造像和芒康交通節點的關係 /467
第七章 結語
一、“高原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 /472
二、高原絲綢之路最主要的幹線與路網 /475
三、高原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偉大的“高原絲綢之路” /479
附錄一 漢、藏專有名詞對照表 /481
附錄二 吐蕃贊普世系表 /488
參考書目 /490
索引 /527
後記 /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