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之華

史之華

史之華(1914~1941),原名史致華,浙江省長興縣夾浦鎮環沉村田畈人。1929年畢業於省立湖州第三師範,先後在長興鼎甲橋、李家巷等國小任教。兩年後,去吳興縣立民眾教育館任通俗講演員,撰寫不少反映社會矛盾和人民生活苦難的文章以及鼓勵民眾愛國熱情的詩篇,發表在杭州及湖州的報紙上。“九一八”事變後,撰寫標語,街頭演講,進行抗日愛國宣傳。國民黨當局以"煽惑民眾"罪施加壓力,被迫於1932年7月離開湖州回長興,任國小教師兩年。1934-1937年間,國民黨當局先後六次對他進行搜捕,他先後轉移到上海、鎮江、杭州、紹興、平湖等地。1938年,任雲和縣戰時政治工作隊隊長。同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政工隊建立黨支部後,任支部書記。次年,任浙江省戰時合作工作隊游擊區直屬分隊隊長,並任黨小組長。1939年冬,奉命到長興一帶調查浙西敵後經濟,創辦油印刊物《戰地合工》,撰寫《在天目山上》、《長興的經濟問題》等5篇文章。由他執筆整理的《浙西敵區的長興經濟調查總報告》發表在著名經濟學家薛暮橋主編的《中國農村》(第6卷第8期)上。1940年,國民黨浙西行署主任賀揚靈逼合作工作隊回浙東改組,並指名史之華等必須離開。合作工作隊事先得到通知,先行疏散,後轉入長興秘密活動。同年6月任中共長興縣委宣傳部長,10月任中共長興縣委書記。1941年,他多次深入日軍占領的湖州城了解敵情。同年秋天,在湖州西門被偽軍逮捕,身受酷刑,堅貞不屈,壯烈犧牲。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史之華
  • 別名:史致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籍貫:浙江省長興縣
  • 出生日期:1914年
  • 逝世日期:1941年 
人物簡介,抗日經歷,

人物簡介

史之華,原名史致華,浙江省長興縣夾浦鎮環沉村田畈人。1929年畢業於省立湖州第三師範,先後在長興鼎甲橋、李家巷等國小任教。1941年,他多次深入日軍占領的湖州城了解敵情。同年秋天,在湖州西門被偽軍逮捕,身受酷刑,堅貞不屈,壯烈犧牲。

抗日經歷

1937年7月7日,日軍製造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同年,上海“八·一三”戰事爆發,史之華在嘉興與陳向平一起配合戰地服務團開展抗日救亡宣傳工作。12月24日,杭州淪陷。緊接著,杭嘉湖地區大片國土被日軍占領。民國浙江省政府機關和大批工廠、學校紛紛南遷,浙江臨時省會設在金華永康縣。麗水是國民黨浙江省政府確定的第二臨時省會。省建設廳、省教育廳等部分機關、工廠、學校陸續遷到麗水,大批愛國進步青年雲集麗水。在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國進步青年中,有許多人是受上級黨組織派遣來浙江發展黨組織和開展抗日救亡的中共黨員和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隊員,史之華就是這些進步青年中的一員。
史之華
史之華
1937年12月下旬,根據上級黨組織的指示,汪海粟、施平、陳平(原名林輝)三人組成中共浙南特別工作委員會1,汪海粟任書記,施平、陳平為委員。12月23日,聚集在金華、永康的抗日救亡青年近百人,在共產黨員張錫昌、汪海粟、施平、陳平等人帶領下,隨省建設廳一起南下麗水。
全面抗戰開始後,民國浙江省政府主席黃紹竑採納共產黨人的意見,決定以雲和、龍泉、遂昌三個縣作為“經濟實驗縣”。中共浙南特工委決定利用這一機會,以雲和、龍泉、遂昌三個縣為重點開展黨的工作,於是通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關係,將到麗水的外地進步青年大部分都分配到這三個縣工作。1938年1月15日,中共浙南特工委在麗水縣城建立中共雲和縣特別支部,施平任書記,陳平任組織委員,杜永康任宣傳委員2。1月18日,史之華等30多名進步青年隨特別支部到達雲和縣城。
根據黃紹竑關於建立“經濟實驗縣”的要求,施平率領的30多名進步青年全面改組雲和縣政府的辦事機構,施平、陳平、杜永康等一批中共黨員和陳向平、史之華等一批進步青年分別擔任縣政府主要科室的領導工作,其餘大部分人到各鄉鎮任鄉村建設指導員。1938年4月,史之華、唐文粹、貴誦芬等進步青年被特別支部秘密發展為中共黨員。
同年9月,中共雲和特支改建為中共雲和縣委,陳平任書記,周佐年任組織部長,陳向平任宣傳部長,陳明(蔣柏銘)任統戰部長。縣委下轄縣委機關支部、縣政工隊支部、梅灣支部、栗溪支部,黨員約40人。同月,在縣委領導下,建立黨的外圍組織“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簡稱‘民先隊’) 雲和縣隊部”,史之華兼任隊長。下屬組織有獅山簡易師範分隊、縣政工隊分隊、梅源分隊,各分隊在原有隊員的基礎上,分別發展了一批新隊員。其中,政工隊分隊先後發展鄭九如(鄭求是)、華堅(華熙)、蔣廷箴、唐婉榕、華豪之等人為隊員。縣委和民先隊的建立,標誌著雲和黨組織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