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閩苣苔(Titanotrichum oldhamii (Hemsl.) Soler.)是苦苣苔科、台閩苣苔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可達45厘米,葉對生,有時互生,具柄;葉片草質或紙質,狹橢圓形、橢圓形或狹卵形,頂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有牙齒和小牙齒,兩面疏被短柔毛,葉柄被短柔毛。能育花的花序總狀,頂生,軸和花梗均被褐色開展短柔毛;苞片披針形,小苞片生花梗基部,線形或狹披針形,被短柔毛;不育花的花序似穗狀花序,花萼宿存,裂片披針形,兩面均被短柔毛,花冠黃色,裂片有紫斑,無毛;筒部筒狀漏斗形,雄蕊無毛,花絲著生於花冠基部,花葯扁圓形,子房卵球形,密被貼伏短柔毛,花柱無毛,蒴果褐色,卵球形,種子褐色,8月開花。
分布於中國福建和台灣。在日本琉球群島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700米的山谷陰處。
台閩苣苔的全草可藥用,性味:苦,寒;有清熱解毒,平肝止血之功效,主治淋病、咳血、癤。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
產地生境
繁殖方法
- 不定芽的誘導:取台閩苣苔幼嫩葉片,先用自來水沖洗,再放入燒杯內,加幾滴洗潔精,加水浸泡並震盪15分種,在此期間用毛筆刷洗葉表面,除去氣泡(葉表面密被絨毛),最後用流水沖洗20分種。在超淨台上,先用75%乙醇滅菌約20秒,再用0.1%氯化汞,溶液浸泡3-5分種,之後用無菌水沖洗5次。用解剖刀將葉片切成0.5-1厘米的小塊,接種到誘導芽分化培養基⑴上。15天后,外植體的切口處開始膨脹腫脹,並出現較為緻密的愈傷組織,呈翠綠色。約30天后,部分切口處出現不定芽。新增殖的不定芽匍匐在培養基上,和培養基接觸的部位又生出不定芽。將不定芽叢切下,轉移至新配製的培養基⑴上,不定芽叢繼續分化增殖。平均每塊外植體上可生出不定芽30個。
- 生根培養:選擇分化出的高約3厘米、不定芽生長健壯的苗接種到培養基⑵上。1周后可見葉片明顯增大,且有根發生;1月內又可長出2-3對葉片,8-10條根,且較粗壯。之後,從根部還可生出新的小植株,將其切下後轉接入分化培養基⑴內,可繼續分化增殖。經過約2個月的生根培養,株高約5厘米,生根率可達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