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灣貝類
- 外文名:Shellfish in Taiwan
- 種類:600多種
- 地點:台灣北岸
- 形成:火山岩形成
岩礁海岸的貝類,海岸河口的貝類,淡水貝棲息的家,陸棲可愛的蝸牛,
岩礁海岸的貝類
貝類動物住的地方可以說是無所不在,從高山到深海,從湖泊到海洋,到處都有其蹤跡。如果把海洋依深度不同可分為潮間帶、淺海區和深海區等環境,再依底質的特性,可分為岩岸、珊瑚礁等的硬底質和泥沙的軟底質的棲所。不同的棲所有不同的環境特性,居住這些不同地方的貝類,適應著不同的環境變化。
岩岸潮間帶的貝類,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因為潮間帶介於漲潮和退潮之間所海水淹沒的地帶。海水浸沒的程度每天改變,海水來的時候,魚兒會來吃它們,而水退時鳥類和一些陸上的動物也侍機大飽口福。此外波浪機械力的作用更是強烈,加上天氣的影響如日照、溫度形成複雜多變環境,要在這裡生存不是易事。
潮間帶可再區分為高潮帶、中潮帶和低潮帶。高潮帶由於潮位的關係而較為乾旱,這裡的貝類具有較好的保水及耐旱的能力,如玉黍螺科棘黍螺白天會躲在岩石的背面,在太陽下山後開始活動括食石頭上的藻類,而顆粒玉黍螺及台灣玉黍螺等更會在白天時聚集在岩石凹穴處藉以保持體內水份。再往海邊走下去就是中潮帶,會有一些在岩石表面爬行或躲在洞裡的蜑螺、鐘螺、笠螺、青螺、松螺、石鱉以外,笠螺、青螺及松螺的殼長的扁平伏貼於表面上主要可以力利用流線形的好處抵消波浪的作用。生存於岩礁區的二枚貝無法像沙泥地區的二枚貝可以挖沙潛行,所以可以看到許多的附著性貝類,如障泥蛤的殼菜蛤會以足絲腺分泌蛋白質成份的足絲附著於底質,穩穩的抓住石頭才不會被浪打走,而牡蠣及偏口蛤就乾脆以一邊的殼附著,而如黑石蜊及鷗蛤等,已發展出可在硬質底質上鑽孔棲息的特殊生活型態。而深一點的低潮帶區域常年都有海水浸潤,因此環境更穩定,也棲息著更多形形色色的貝類,如鐘螺、珠螺、蠑螺、寶螺、岩螺、結螺、筆螺、芋螺等等。
海岸河口的貝類
在沙泥底的海邊踩過福隆海水浴場或者到旗津海水浴場,大家都會發現這裡的生物除了在沙上跑來跑去的螃蟹外,淡水河口的潮間帶可以分為和岩礁海岸等地區,泥沙海岸的貝類,除了少數在泥沙灘上爬行的海蜷、蟹守螺、玉螺與織紋螺以外,大多數貝類都具有掘穴藏身鑽沙的能力,如各種簾蛤和文蛤,在紅樹林沼澤區,則有大量的玉黍螺、海蜷及蟹守螺。
談到淺海區,通常是指潮間帶以下至水深50公尺的區域而言,淺海珊瑚礁發達,藻類相豐富,因此貝類特別多。不過淺海和深海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線,50公尺深和100公尺深的貝類,有時區別不大,因此有些學者認為100公尺深的海域,也可視為淺海。若以大陸棚當作淺海的定義,則200公尺深以內的海域,有時都可當作淺海。一般而言,生活於淺海的貝類比潮間帶的種類體型較大而且種類較多。例如淺海的岩礁海域,棲息著各種寶螺、法螺、旋螺、芋螺、海菊蛤、真珠蛤和硨磲蛤等。而珊瑚礁附近的珊瑚沙底,也盛產各種榧螺、筆螺、楊桃螺、芋螺、筍螺和海扇。至於淺海的泥沙底、棲息的貝類更多包括各種玉螺、鬘螺、鶉螺、香螺、錐螺、骨螺、芭蕉螺、長旋螺、車輪螺、鳳螺、榧螺、枇琶螺、毛蚶、血蚶、文蛤及簾蛤海扇及日月蛤等。
深海是指淺海以下的海域或是大陸棚以下的海底而言。該海域深度較深,光線無法穿透而無法提供海藻行光合作用,因此貝類變少,貝殼的色彩較不鮮艷。在深海區產有翁戎螺、鐘螺、綴殼螺、星螺、長鼻螺、渦螺、卷管螺及芋螺,以及二枚貝的銀錦蛤及蚶蜊。深海的貝類,有些有些是稀有而珍貴的種類如是活化石如翁戎螺。
台灣東岸為礫石和岩礁地型,西岸多為泥沙地或泥灘地如東石及台西的泥灘地,南部的恆春半島為珊瑚礁海域,北岸岩石海岸地形,此外,台灣附近的離島如由火山岩形成的蘭嶼,玄武岩形成的澎湖群島,壟起珊瑚礁地形的小琉球,更提供了多樣的棲地供各種海貝棲息。台灣海峽多為泥沙底,盛產泥沙淺海的貝類。而東港外海的東港溝及東北部的蘇澳外海,則是台灣深海貝類的主要產地。
淡水貝棲息於淡水水域如河川、溪流、池塘、湖泊、沼澤、水田、溝渠、瀑布、溫泉等。這些淡水貝中有些棲息於流水,有些喜歡靜水,有些需要溶氧量多的水體,有些可適應於棲息受污染的水體。在台灣的河川湖泊中,常見的淡水貝包括有各種田螺、川蜷、椎實螺、扁蜷以及蚌和蜆等。在河口的海河交接處,半鹹水區域可以發現特殊的璧蜑螺及黃口蜑螺;由南美洲引進的福壽螺已經在台灣的水田及灌溉溝渠大量繁殖,對農作物造成起嚴重損害。
陸棲的貝類統稱為蝸牛,蝸牛與其他的水生貝類的差別在於它的鰓已經退化,由充滿微血管的外套膜所形成肺取代。大部分的蝸牛喜歡有石灰質的地區,而低海拔山區而及未開發的地方的在原始林、落葉林、雜草原、瀑布附近和陰暗潮濕的地方都有蝸牛的棲息。不過,在都市的角落裡,如庭園、牆角、水溝旁,常可以發現到它們的蹤跡。台灣產的蝸牛,在台灣北部常見有史因福大蝸牛、台灣大山蝸牛和台灣盾蝸牛等;在台灣中南部常見有粟蝸牛和各種煙管蝸牛:在恆春半島常見有青山蝸牛、球蝸牛等。而最常見的非洲大蝸牛原產於東非,由新加坡引進後,以遍布全省各地,曾經引起相當嚴重的農害,蘭嶼地區有許多的特有種及稀有種的蝸牛如蘭嶼光澤蝸牛。
淡水貝棲息的家
在大自然中,還有許多生活在淡水裡的貝類,海水和淡水環境的差別主要在於鹽度不同,一公升的海水有35 公克的鹽類及其它離子,而鈣是形成貝殼的主要成分,因此住在淡水裡的貝類必須要適應低鹽度及離子少的環境。依不同的環境條件可將淡水棲地分為許多不同的類型,台灣地形複雜多樣,因此有許多不同的湖泊、沼澤、水田、池塘,這些就是靜水。而大小不同的河川、溪流、溝渠、瀑布等水會流動的環境就是流水、而河川最後會流入大海,因此注入海洋的河口也住著一群特別的貝類。
棲息在靜水的淡水貝相當多,台灣產的淡水貝中體型最大的種類就是石田螺和圓田螺,田螺喜歡住在乾淨的水田、水池或湖泊中,母田螺懷孕後會將胚胎留在體內,而直接生出小田螺,小田螺出生後立刻可以和成螺一樣自由爬行,刮食泥巴上的食物吃。此外,在一些池塘或水潭中,可以看到椎實螺和囊螺,它們以外套膜特化成的肺來呼吸,和田螺的鰓呼吸並不一樣,所以它們會將空氣記憶體在外套腔內而潛入水中,甚至藉著腔內的泡泡而在水錶漂浮,扁蜷在水錶漂浮時會利用縱扁的殼上下扇動藉作為動力,推進身體。此外椎實螺是一種分布極廣、適應力強的螺,有右旋的外殼沒有口蓋,體型不大約1公分,觸角為三角形。囊螺和椎實螺外型相似但卻是左旋的,可以在污染嚴重的域發現其行蹤,細條形的觸角,淡褐色的外殼約1公分余。這些螺都不喜歡水流太強的地方。
在流速快而且乾淨的小溪河川,流水中最常見的就是川蜷和錐蜷,這一類貝類為了抵抗水流的衝擊而有修長而尖細的流線型外殼,2公分的個子雖小,卻可以腹足緊緊附著在石頭上,刮食石頭上的藻類為生。在附近乾淨的小溪、河邊的石頭或水草,會發現這些小動物。
當河水流入大海的河口地區,隨漲退潮交替影響的汽水性區域除了有錐蜷的近親,住在河口緩流沙地的瘤蜷外,還有一群特殊的貝類住在這裡,如壁蜑螺和石蜑螺這類有耐鹽能力的種類,這些小動物雖然喜歡在河口,不過少數的壁蜑螺仍會溯河旅行到離海很遠的溪流中,這些淡水蜑螺需要非常乾淨的水質,所以台灣除了一些小溪河口仍可找到小量的族群,大部分的河川都因污染而絕跡了。
最後是福壽螺,原本從南美洲引進是想用它來養殖食用,但是其肉並不好吃所以後來被丟棄在野外,但是這些”棄嬰”卻大量繁殖而入侵了台灣的水田及灌溉溝渠,造成農作物嚴重損害。
陸棲可愛的蝸牛
除了海里和淡水裡的許多貝類,還有一些生活在陸地上的貝類,也就是人們熟悉的蝸牛,蝸牛與其他的住在水裡的貝類的不同的地方在於它的鰓已經消失,同時由外套膜上形成了密布微血管而形成肺,所以蝸牛可以在陸地上缺水的環境中生活。
台灣位於亞熱帶,氣候溫暖而植被茂密提供許多適合蝸牛棲息的環境,根據調查台灣的蝸牛,共有二百二十種,大部分的蝸牛喜歡住在潮濕陰暗的地方,因為他們形成殼時需要碳酸鈣,所以有石灰岩的地區它們也十分喜歡如珊瑚礁海岸林下的豹耳螺,低海拔山區而未受人為開發影響地方的樹林、草叢、水邊、瀑布附近住著許多蝸牛,如台灣北部常見有史因福大蝸牛、台灣大山蝸牛和盾蝸牛等。其實,在都市的學校、花園角落裡,如庭園、牆角、水溝旁發現到可愛的扁蝸牛及錐蝸牛。此外,台灣還有許多美麗的蝸牛如山區裡的艷美蝸牛、恆春半島常見的青山蝸牛、班卡拉蝸牛以及台灣東南的離島蘭嶼特有的蘭嶼光澤蝸牛等等。不過有些蝸牛並不是台灣原來就有的,如原產於東非的非洲大蝸牛,引進後遍布全省各地,因為它會侵害農作物因此曾經造成農業相當嚴重損失。
大部分般的蝸牛通常具有螺旋型的卷殼,而有一群的貝殼逐漸退化成小片殼板,甚至完全消失,如黏液蛞蝓的一員——雙線蛞蝓,而有的蝸牛殼變小了,身體無法縮進貝殼裡,就成了“半蛞蝓”,如馬丁氏鱉甲蝸牛,僅剩下一片相當薄甲狀的殼。
蝸牛大多是以植物或有機腐質等為素食性的食物為食,不過有少數的蝸牛會吃蚯蚓、蛞蝓或其他蝸牛。蝸牛喜歡在雨後或夜晚活動,大多數的蝸牛在溫度不適或環境乾燥時會躲在殼內,代謝作用變低,心跳及呼吸變慢,藉以度過惡劣環境。休眠時,沒有口蓋的蝸牛,會分泌一層白色的薄膜,封住殼口,有些口蓋的蝸牛如大山蝸牛及青山蝸牛,有口蓋封閉殼口,防止水分蒸散失而脫水。蝸牛的腹足上有足腺能分泌粘液潤滑地面,以利腹足來爬行,而且他它們能夠在任何的地形任何角度爬行,爬行時下顎的觸角會偵測地上有沒有食物,頭上的觸角上有兩個黑點那就是蝸牛的眼睛,蝸牛的觸角內兩條深色的構造就是視覺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