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月刊

《台灣經濟月刊》創刊於1948年,由台灣經濟月刊社編輯部編輯、發行,第一捲髮行人為連震東,1962年2月停刊,月刊,屬於經濟刊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灣經濟月刊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48年
  • 出版周期:月刊
人員編制,主要欄目,刊登內容,文化傳統,

人員編制

該刊主要撰稿人有葉常青、李文范、暮雲、韓麗珍、王金海、柏廬、耀卿、朱萬里、朱樹聲、姜錦璋、張權本、彭翰、潘志奇、徐學文等人。

主要欄目

設有短評、書報介紹、資料、研究、企業服務、讀者服務、專論、通訊、工業調查等欄目。

刊登內容

該刊論述台灣經濟,探討改進台灣民營企業,分析公營企業弊害。內容多為介紹抗戰勝利光復後台灣經濟、貿易、金融和民營企業等方面的狀況,並辟專欄指導民營企業的經營管理,發表台灣工業企業的調查資料。刊有《平發行大鈔》、《本票析論》、《論原料配給》、《民營企業的組織與管理》、《如何利用省外資金》等專業的經濟理論文章。
該刊的關注重點是台灣本地的經濟,《台灣的水利建設》、《台灣的交通及旅行》、《資金南流與台灣經濟》、《工廠之浪費研究》、《台灣的紅糖業》等都具有重要的資料價值,尤其是《台灣的地下資源》、《台灣橡膠工業現狀》、《台灣的民營造紙工業》、《民營製革業一瞥》、《台灣機械工業概況》等文章的發表,不僅總體上概括了台灣的資源狀況,還配有圖表,用數據展現了台灣當時的經濟狀況。

文化傳統

發刊詞(翼雲)
台灣光復後,日本帝國主義在台灣建立的經濟體制隨之破滅,今後的問題是如何在這原有的基礎上建立起新的經濟制度和新的生產系統,這不是單純的技術和物資問題,也不是單純的本省政府所面臨的問題而實在是整個政策問題和全國性問題。過去兩年半,我們曾經受過嚴重的考驗,各部門的復興建設雖有相當成績,但是離我們的理想還很遙遠。工廠算是大部分復了工,但若拿實際生產數字和經營的效率來說,的確還有許多值得檢討的地方,而財政收支不能平衡,物價繼續上漲,平民生活日益艱苦,直至目前為止,這種趨勢還沒有止息的徵像。這證明光復以後,我們官民對於復興工作還沒有盡到最善之努力。而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力物力還沒有充分的發生效能,明白的說,中央與地方,省內各部門間,政府與人民間,都還沒有取得完全一致的步調,以致有很多人力物力閒置未用,有一部分人力物力且被浪費,更有許多事實可以看出各部門的作用正在互相牽制,互相抵消。這是一個最主要的癥結,我們若不先行解決這一癥結,一切經建計畫都將成為紙上談兵的具文。要使一切的人力物力能夠集中運用,發揮效能,必須先有一定的理想和目標。理想不能離開現實,黨我們要確定建設目標的時候,又必須根據正確的調查統計和精密的估計,然後提綱挈領,擬定方案,縱橫配合,前後一貫,才能收到實際的效果。現在橫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一)迅速恢複本省生產能力,期達原有水準;(二)迅速建立新的經濟體制,並設法覓致新的因素來填補日本撤退後的空隙;(三)充分利用省內資源和人力去開創新的事業,並提高技術標準,以達產業獨立自存的地步;(四)平衡政府預算,確立財政基礎,以期穩定物價,促進生產;(五)調節本省與祖國大陸經濟的關係,實施保護性的對外貿易,儘可能使本省在復興期間能避免內地戰事和物價波動的嚴重影響,待本省根基牢固,力量充實後,再去全力支持國內的經濟建設。這些問題至為複雜而艱辛,我們不能僅憑的庸淺常識去決定全盤的計畫,更不能將一些陳舊空洞的論調,依樣葫蘆的用之於台灣,我們要勇敢的正視現實,虛心檢討,忠實的去了解一切問題的本質再根據我們對台灣經濟之正確的認識,去訂定切合實際的經濟計畫。要達成這一任務,除了政府當局負了直接的責任外,我們文化界和實業界的人士也是責無旁貸的。我們始終認定:國家的經濟建設必須靠人民的力量,政府的責任不在於直接舉辦或經營許多事業,而在於確定原則,指示方針,誘導人民的力量從事生產建設。我們認為在現實環境中,大部分的企業由人民經營要比政府經營有利的多,我們不僅有此信念,並且要以發展民營事業作為一種運動來看待,用一切的努力去換取各界人士對民營事業的重視,並號召台省內外熱心有志人士,共同研討台灣經濟問題,提供合理意見,以為建設新台灣的有力參考,進一步,希望做到產業界與文化界的切實合作,以事實充實理論,以理論指導行動。尤其對於實業界,特別對於民營企業方面我們當一本熱誠,盡力服務。我們雖有“但問耕耘,不問收穫”的信念,但也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們樂於接受各界人士之善意的督促,珍貴一切的同情與援助,我們希望這小小的刊物能夠在廣大的人群鼓勵之下,結成良好的果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