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粉背蕨(Aleuritopteris formosana (Hayata) Tagawa),鳳尾蕨科,粉背蕨屬,葉簇生;葉乾後草質。生岩石縫。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葉子形態,孢子形態,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植株高10-2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先端被淡棕色鱗片。
葉子形態
葉簇生;柄長10-13厘米,市雄旋粗約0.1毫米,栗色或烏木色,稍蘭炒烏屑有光澤,基部疏被狹披針形的淡棕色鱗片,向上近光滑;葉片狹長圓狀披針形,長達10厘米,基部寬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三回羽裂,中部二回羽裂;側生羽片4-6對,斜煉煉葛展,無柄,以無翅葉軸遠分開,下部數對相距2-2.5厘米;基部一對羽片較大,長約2.5-3厘米,基部寬約2厘米,近三角形,短漸尖頭,二催陵淋回羽裂;小羽片5-6對,斜展,羽軸下側的較上側的為長,尤以基部下側一片最長,長約1.5厘米,寬約7毫米。羽狀半裂;裂片4-5對,長圓形,近全緣;第二對羽片與基部一對羽片同形,第三對以付槓驗請上羽片逐漸屑膠洪縮短。葉乾後草質,上面淡褐綠色,下面疏被白色粉末。
孢子形態
孢子囊群沿棵凳葉邊連續分布;囊群蓋棕色,膜質,近斷裂,邊緣略呈齧蝕狀。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000-1500米的岩石縫。
分布範圍
產自台灣(台中)。泰國北部亦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中國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