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閩引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 cv.Guiminyin)是廣西畜牧研究所近年來引進的牧草品種。
經過多年的引種觀察試驗,台灣甜象草適應性廣,再生性強,產量高,蛋白質含量高達到10.5%,胺基酸總量達7.89%,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在南方大部分地區種植良好,有望成為我國南方新的青飼料牧草,具有極大的推廣套用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桂閩引象草
- 拉丁學名: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 cv.Guiminyin
- 別稱:台灣甜象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亞目:禾本目
- 科:禾本科
- 屬:狼尾草屬
- 分布區域:台灣
簡介,植物學特徵,生物學特性,飼用價值,營養價值,牧草產量,栽培技術,選地,整地,播種時期和海拔高度,播種量,種莖處理技術,基肥,種植方法,田間管理,補苗,中耕施肥,培土、促分株,排漬、抗旱與合理灌溉,搞好冬培,防風、防霜,割青利用,割青時間,青飼,調製青乾草,加工成青貯飼料,
簡介
台灣甜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 cv.Guiminyin)是廣西畜牧研究所近年來引進的牧草品種。
經過多年的引種觀察試驗,台灣甜象草適應性廣,再生性強,產量高,蛋白質含量高達到10.5%,胺基酸總量達7.89%,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在南方大部分地區種植良好,有望成為我國南方新的青飼料牧草,具有極大的推廣套用意義。
台灣甜象草具有很強的生長優勢,產草量高,抗寒性強,一年可刈割5次~6次,且利用年限長。台灣甜象草柔軟多汁,具有甜味,無毛刺,家畜喜食,利用率高,是一種飼用價值極高的優良牧草,飼餵草食動物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是熱帶、亞熱帶地區優良青飼料牧草品種。此外,台灣甜象草還是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的良好植物。本文介紹了其特徵特性及高產栽培管理技術,以期為生產上栽培利用提供理論依據。
植物學特徵
台灣甜象草是多年生叢生高稈禾本科草本植物,鬚根發達,株高450cm(不刈割),株形較緊湊。莖粗1. 0cm~3.0cm,莖稈直立,叢生,莖幼嫩時被白色蠟粉,老時被一層黑色覆蓋物,基部各節有氣根發生。分櫱多,一般分櫱20個~50個。每株莖稈有25節~30節,每節有芽和一張葉片。葉長條形,葉片長50cm~100cm,寬2.0cm~4.0cm。葉鞘長於節間,包莖,長10.5cm~18.5cm,葉面與葉鞘光滑無毛,葉色濃綠。從莖稈頂端抽穗,圓錐花序密生成穗狀,穗長20cm~30cm,嫩時淺綠色,成熟時為褐色。小穗披針形,3枚~4枚簇生成束,每簇下圍以剛毛組成總苞。每個小穗具小花2朵,雄蕊3枚,花葯淺綠色,柱頭外露,淺黃色。穎片退化成芒狀,尖端略為紫紅色,11月中旬抽穗開花,穎果紡錘形,淺黃色,具光澤。由於不能形成花粉,或者雌蕊發育不良,因而一般不結實,採用無性繁殖。
生物學特性
台灣甜象草喜溫暖濕潤氣候,日均溫達14℃以上時開始生長,最適宜生長的季節是夏季,溫度25℃~30℃時生長最快;早春和深秋氣溫低,生長速度減弱,低於8℃生長明顯受到抑制,如低於-2℃時間稍長,則會被凍死。在我國北緯280以南的地區,可自然越冬,作多年生利用。
台灣甜象草適應性廣,在各種土壤上均可生長。有強大的根系,抗倒伏,既抗旱又耐濕,在乾旱少雨的季節,仍可獲得較高的產量。耐酸,不耐澇,抗病蟲性強。對速效肥料反應十分敏感,尤其是氮肥,在高水肥條件下生長快,產草量高。在南寧,鮮草年產量可達225t/hm2以上,供草期可達300天以上。7、8月份是生長旺季,6、7、8月的鮮草日增加量均在750 kg/hm2以上。
飼用價值
營養價值
一般栽培條件下,台灣甜象草在株高130cm~150cm的拔節期,其粗蛋白質的含量占乾物質重13.36%,比桂牧1號象草的13.09%高2.02%,粗脂肪、粗纖維、無氮浸出物和灰分分別占3.78%、30.85%、41.45%和10.57%,含量中等。
牧草產量
台灣甜象草在廣西地區,餵牛、羊等大家畜,一般年刈割4次~5次;餵飼鵝、兔和食草魚等小畜禽和魚,年刈割8次~9次。通常3月~4月種植,5月中旬開始割草,6月~8月氣溫高,生長最快,產草最多占全年產量的73.9%。9月、10月份以後,逐漸降溫,生長減緩,11月以後,生長緩慢。在一般栽培條件下,全年產鮮草達225t/hm2以上,在高水肥條件下可達250t/hm2。
栽培技術
選地
台灣甜象草對土壤要求不嚴,各種土壤均能種植,以地勢平坦、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中性砂壤土中生長最為適宜。在瘠薄的土壤上,只要加強水肥管理,也可以獲得高產。
整地
地一犁一耙,耕翻深度20cm~30cm,犁翻後的地塊耙碎、平整、起畦、開溝,作好墒,墒溝深20cm~30cm,寬30cm~40cm。在有坡的地塊,橫向作畦,減少土壤流失。
播種時期和海拔高度
華南地區除寒冷季節外,其他時間均可種植,熱帶地區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春播時,當土溫上升到15℃時,就可以播種莖,最佳播種季節為3月上旬至4月份。在我國南方海拔800米以下的紅、黃、砂壤中種植均能生長良好,只要栽培管理得當,可獲得滿意的效果。2月底至10月底可種植,以3月~6月份種植最佳。在平均氣溫15℃即可種植,在廣西桂南,2月下旬種植最好,也可全年種植。
播種量
播種量直接影響其產量和品質,因此播種必須適量,播種量的多少主要由種莖的大小和品質好壞來決定,種莖小的品質好的播種量少,反之則多。種莖分級:種莖分一級種莖,粗壯、均勻,側芽萌發率為90%;二級種莖較粗壯、均勻,側芽萌發率為80%;三級種莖一般,側芽萌發率為70%。
根據試驗表明,每千克台灣甜象草種莖有45~60個節,每穴置種莖2個~3個莖節則每千克種莖栽15蔸~25蔸。種莖用量:一級種莖1 500kg/hm2~1 800kg/hm2,二級1 800 kg/hm2~2 250 kg/hm2,三級2 250kg/hm2~3 750kg/hm2。
種莖處理技術
1. 精選種苗凡當年發生毀滅性天災或來年有病蟲害嚴重的種株,均不能作種用。
2. 種莖處理種莖處理應按此要點進行:①斬種。用鋒利的刀具(不能生鏽,以防感染病菌)斬種,斬種時腋芽向兩側,防止傷芽,力求做到1個~2個節為一段。②浸種。浸種能增加種苗含水量,提高酶的活性,促進有機質的分解,加速種苗的萌發。目前多採用清水或石灰水浸種。在常溫下用清潔流動水浸種1天~2天或用2%石灰水浸種12小時~24小時,石灰水一方面能增加種莖含水量,另一方面能中和對萌芽有毒害作用的有機酸以及殺死粉價殼蟲、毒菌的作用。③藥劑消毒。一般浸種後進行,用5%多菌靈或基托布津可用濕粉劑1:1000倍浸各3分鐘~5分鐘。
基肥
試驗表明,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上,為了改善土壤環境充分發揮台灣甜象草的生產潛力,最好用有機肥(廄肥)作基肥,15 000 kg/hm2—22 500 kg/hm2,也可用複合肥作基肥,112.5 kg/hm2—225kg/hm2。
種植方法
1. 種莖種植栽培時開行,株行距40cm~50cm。選成熟種莖砍成2節一段,把種莖與地面呈45度斜放於行壁上,履薄土,種莖頂端外露2cm~4cm。乾旱時種莖宜平放。種後保持土壤濕潤。
2. 分蔸繁殖除了用莖稈繁殖外,還可利用分蔸繁殖,用分蔸繁殖成活率高。在雨季或有灌溉條件可利用分櫱植株分蔸種植。
田間管理
大田管理是實現優質高產的重要環節。總的目標是做到“五勻”、“三一致”,即施肥勻、種植勻、中耕勻、澆水勻、平頂勻。種苗大小一致、苗株高低一致、長勢基本一致。
補苗
及時查苗補蔸。種苗成活後,應及時進行查苗,發現缺苗應儘快用壯苗補蔸。如果補蔸太遲,可能會出現弱蔸缺蔸,嚴重影響產量。
中耕施肥
新建飼草園一般應中耕除雜草1次-2次,並結合施肥。苗期和每次刈割後應中耕除雜草,以防地間有害雜草如牛筋、狗牙根、千金子、魚花草等生長而影響台灣甜象草幼苗生長。同時,中耕利於保水、保肥,促進根系發育和植株再生。新建飼草園應多施有機肥、少施或不施化肥。苗期需肥量較少,拔節後的相當長的生長期間迅速生長,需肥量最多,為了滿足需要,每次刈割後及時追施氮肥150 kg/hm2~225 kg/hm2,或追施腐熟的有機肥15 000 kg/hm2~22 500 kg/hm2。注意將肥料埋人土中,或趁小雨天氣追施,避免裸露揮發。一般出齊苗後每hm2追施尿素150kg或糞水22 500kg一30000kg,提小苗趕大苗,達到苗齊苗壯,以壯蔸促苗,加快台灣甜象草生長發育。
培土、促分株
待植株長至40cm~50cm時覆土培蔸將分枝基部埋人土中,可使分枝變成較粗壯的分株。
排漬、抗旱與合理灌溉
新建園清溝時,要把主溝、圍溝、腰溝和廂溝都清理通暢,使得排灌以降低地下水位,促進根系和地下莖的生長。一般秋冬季易遇乾旱,通常若土壤含水量低於18%時,就應及時灌溉。但是台灣甜象草需水又怕水淹,如果飼草地漬水就會造成爛蔸,不僅導致減產,還會導致飼草園衰敗。因此,在雨季特別注意清溝排水、防止土壤漬水或地下水位過高。乾旱必須採取措施灌水抗旱保苗。有條件的可採用噴灌的方法進行。目前生產上仍用溝灌,為了防止爛蔸,灌透水後及時排乾,但若灌水時間太長,或排水不及時,則會爛蔸。灌水宜在早晚進行,切忌在炎熱的中午進行。
搞好冬培
在冬季深中耕,結合施肥和培土既能保溫越冬,又可為全年的生長提供豐富的養分。可見,冬培是保證台灣甜象草高產穩產的關鍵措施。第一是深中耕,一般是在飼草或種莖收穫後,霜後雪前進行,中耕深度10cm~20cm,中耕時做到蔸邊淺,行間深,雜草盡土細、地平、土松、溝暢。第二是厚培土,培土要求肥、細、平、勻、乾,做到砂性土培塘泥或田泥,粘性土培砂泥,培土厚度3cm~5cm。第三是重施肥,冬肥以人畜糞肥、餅肥、土雜肥等有機肥為主,也可配合一定數量的氮、磷化肥,用量占全年用量的一半以上。均勻撒施於根蔸四周后再培土,做到先施肥後培土,以土壓肥。
防風、防霜
台灣甜象草莖稈高大,容易遭受風暴威脅(特別是留種用的植株)。防風有效的措施是在飼草園周圍種植防風林帶或建防風籬笆。此外,冬季厚培土,也可增強莖稈抗倒伏能力,增籬施鉀肥和四點靠攏法均能起一定的防風效果。
割青利用
割青時間
掌握適時的合理的割青時間極為重要,割青過早則影響草的產量,不能獲得高產;割青過晚不僅影響草的產量,還影響草的質量,使飼草粗蛋白質含量下降、粗纖維升高,對畜、禽、魚的適口性及利用率都降低。割青次數過多,則影響草的壽命及抗旱耐寒的性能。
青飼
利用台灣甜象草最為方便的方法是刈割鮮草,直接投餵。分期刈割,隨割隨餵。種植50天后開始刈割利用,夏季每隔20天~30天刈割一次,一年刈割5次-6次,首次刈割留茬5cm,此後齊地刈割。用做兔、鵝等小畜禽或草食魚類的飼料,株高在70cm~100cm時刈割。用做草食大家畜牛、羊、鹿、大象等的飼料,株高在130cm~150cm刈割利用。利用時宜切成3cm~5cm長度方便動物採食,減少浪費。
拔節初期的第1次刈割是台灣甜象草營養品質最好、生物產量最高的時期。葉量大,莖葉比適中,草質嫩,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高。到拔節後期,隨著刈次增加逐漸降低,粗纖維含量逐漸提高,草質逐漸變劣,應及時刈割利用,可減少草品質降低。
調製青乾草
在台灣甜象草生長的高峰季節,利用多餘的鮮嫩草,抓住晴天,加工成一批青乾草,將青草曬至含水量14%~17%,再入庫貯存。可以調節淡旺季節的矛盾,減輕飼草的積壓造成不必要的浪費。若生產的青乾草較多則可以製作草粉或草餅。
加工成青貯飼料
台灣甜象草也可做青貯利用。常常在旺長季節,將鮮餵用不完部分,切成3cm~5cm小段裝成袋或入窖青貯。青貯後的物料味酸、色黃綠,質地柔軟、濕潤,莖、葉脈紋清晰,品質為中上,在缺少優質青飼料冬季利用。做法是:將刈後青草涼或曬至含水量65%~75%,用鍘刀或鍘草機切短,長度為3cm~5cm,然後置於青貯塔或青貯窖、青貯壕、青貯袋,踩實壓緊,密封。經40天~50天青貯後,即可取出飼喂,取時自頂層垂直往下逐層削出,取畢立即蓋好。用量(kg/頭、只)為乳牛13~20,種牛10~15,肉牛10 -17,羊1-2.5,犢牛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