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環尾春蜓

台灣環尾春蜓

台灣環尾春蜓(學名:Lamelligomphus formosanus)是春蜓科、環尾春蜓屬昆蟲。身長64-68毫米,合胸前有3條縱紋,側邊有4塊黃斑,腹部長45-49毫米。雄蟲胸部淡黃綠色,側視在前方與中央各有1對緊鄰的黑色條紋;腹部末端的肛附器呈上下相對的彎鉤狀。雌蟲胸部底色黃色,其餘部分和雄蟲相似。

分布於中國台灣。台灣環尾春蜓棲息於低海拔山區溪流或沼澤環境,雄蟲習慣獨自停棲石頭上或飛行巡視領地。雌蟲以點水方式產卵。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雄蟲腹長45毫米,肛附器5毫米,後翅39毫米。雌蟲腹長49毫米,後翅42毫米。
雄蟲下唇頦褐色;側葉基片末端內方具一甚大褐色斑點,末端外方具一較小褐色斑點;中葉黃色,其周緣黑褐色。下顎軸節基片褐色;軸節端片黃色,其末端具一褐色斑點;莖節褐色,外緣具黃色條紋。頰下前片黃褐色。上顎外方黃色,內緣及末端褐色。上唇近基部處具一對甚大橫形斑點,兩點之間的距離與該點本身的闊度相同。前唇基黃色。後唇基及頰黑色。上額具一對半月狀黃色斑點。頭頂及後頭黑色。後頭具一個甚大黃色斑點。前胸中區中央具一對黃色小斑點。領條紋中央間斷。背條紋較細,下端尖,幾與領條紋相連。合胸脊中央具一黃色斑點。肩前上點通常與肩前下條紋相連,有時間斷,後者甚細。第2條紋與第3條紋在氣門下縫處相連。在上述兩條紋之間,後胸上前側片黃色部分變異甚多:或呈長方形,或呈“Ⅰ”字形紋,或者間斷形成倒置的“廣狀紋。後胸下前側片具半月狀黃色斑點。足大部分黑色,基節外方黃色,前足及後足轉節腹方具黃色斑點。前足腿節腹方具黃色條紋。翅透明,基方微帶金黃色或褐色,腹部大部分黑色,具黃色斑點。第1節背面具一個甚大三角形斑點,兩側各具一個甚大斑點;第2節具背中條紋,兩側各具一個“U”字形紋,該紋前臂遮蓋整個耳狀突,耳狀突的脊褐色;第3-6節基部具一橫紋,橫紋中央後方凹陷;第7節基部具一甚大黃色斑紋,該斑紋幾乎占據該節全長基方的一半;第8節側面基方具一小斑點;第9節黑色,甚少側方具一個不甚清晰的小斑點,額具一群微小黑色突起。頭頂具一對甚大橢圓形突起,位於側單眼上方,末端圓鈍,鑲以黑色細毛。後頭扁平,中央稍微隆起。後頭緣稍凸出,鑲以黑色長毛,耳狀突後方的脊呈鋸齒狀,不甚清晰,大約具7個小齒。前鉤片末端分2枝,前枝鉤曲,後枝拇指狀,較短。
雌蟲色彩基本上與雄蟲者相同,具少許差異。後頭角一對,微圓形,末端尖。前胸全黑,或者中央具一對甚小圓形斑點。肩前條紋不間斷。後胸上前側片黃色部分呈“7”字形。腹部第2節兩側各具—個類似“H”字形斑紋。

棲息環境

台灣環尾春蜓棲息於低海拔山區溪流或沼澤環境,雄蟲習慣獨自停棲石頭上或飛行巡視領地。稚蟲棲息在水中砂粒、泥水或水草間,少數稚蟲生活在林地碎屑或積水的樹洞中或爬出水面附著在岩石的水膜內。台灣環尾春蜓一般在白晝活動於稚蟲生活的環境附近。常在河塘、溪流處飛翔。雌性台灣環尾春蜓喜歡待在遠離水源的地方,例如森林附近,它在那裡更容易獲取食物。

生活習性

台灣環尾春蜓一般以卵或稚蟲在水中越冬,少數種類成蟲也可冬眠。台灣環尾春蜓屬不完全變態。生活史只經卵、稚蟲和成蟲3個階段。各階段歷期長短不同種類間差異很大。卵經過5-230天孵化出包被在薄幾丁質膜鞘中的“預稚蟲”,經幾秒至數十分鐘後,脫去膜鞘進入第二齡期,成為能自由活動於水中的稚蟲俗稱水蠆。
台灣環尾春蜓的食物主要是蜉蝣稚蟲、蚊類幼蟲或同類的其他個體,甚至蝌蚪及小魚。稚蟲期要經9-15齡才能發育成熟。老熟稚蟲爬出水面,結束了水中生活,附著在石頭、植物或其他物體上,脫去外殼進入成蟲期。剛出來的成蟲身體柔軟,要經過數小時或幾晝夜時間硬化體殼,隨著體液循環,翅芽伸張挺直,體色與斑紋也逐漸鮮明,這時台灣環尾春蜓才有能力飛離蛻皮處,到廣闊天空中翱翔。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台灣。

繁殖方式

交尾:性成熟的雄蟲在交尾前,先使腹部向前彎曲,將第9腹節生殖孔移到第2、3腹節下面與交合器的次生陽莖對接,把精包(由帶狀黏膜把精子包纏卷裹形成)通過陽莖貯存於陰囊內。在完成精子轉移之後,雄蟲即在空中追逐雌蟲,並用腹部末端的肛附器握住雌蟲的相關部位,雌蟲用六足抱住雄蟲的腹部,自動彎曲腹部,把腹端生殖孔伸達雄蟲第2節與次生陽莖對接起來,形成個環狀串連。
產卵:交尾結束後,雌蟲很快產卵。雌蟲以點水方式產卵。卵產在植物體內或水中及其附近物體上。

主要價值

台灣環尾春蜓是有益於人類的一類重要的天敵昆蟲和水質環境的指示昆蟲。輕污染種類。稚蟲常用於監測水質。耐污值3.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