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榕(桑科榕屬植物)

台灣榕(桑科榕屬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台灣榕(Ficus formosana Maxim.)是桑科榕屬灌木植物。枝柔弱,淡黃褐色後脫落;葉互生,倒卵狀披針形或倒卵狀長圓形,先端漸尖;花單生,多數隱藏在梨形或球形的花托內成隱頭花序;葉腋單生有短柄,近似種琴葉榕,葉為琴形或倒卵形;此外還有一種異葉榕,葉形變化很大,先端長漸尖,基部圓形到心形全緣偶3裂,果無柄,幼枝被粘質銹色硬毛,可以相區別;台灣榕花果期4-7月。

台灣榕分布於中國華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貴州、雲南等地;生於低海拔至高海拔的山地疏林中或曠野、路旁、溪邊。

台灣榕的性味甘、微澀,平主治活血補血,催乳,止咳,祛風利濕,清熱解毒。主治月經不調,產後或病後虛弱,乳汁不下,咳嗽,跌打損傷,背痛,乳痛,毒蛇咬傷,濕熱黃痘,急性腎炎,尿路感染。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產地生境,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病蟲防治,主要價值,藥用,生態,觀賞,

形態特徵

台灣榕是桑科榕屬灌木植物。高1.5-3米;小枝,葉柄,葉脈幼時疏被短柔毛;枝纖細,節短,淡黃褐色後脫落;葉膜質,葉互生,倒卵狀披針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4-11 厘米,寬1.5-3.5厘米,全緣或在中部以上有疏鈍齒裂,頂部漸尖,中部以下漸窄,至基部成狹楔形,乾後表面墨綠色,背面淡綠色,中脈不明顯。榕果葉腋單生有短柄,近似種琴葉榕,葉為琴形或倒卵形;直徑6-9毫米,成熟時綠帶紅色,頂部臍狀突起,基部收縮為纖細短柄,基生苞片3,邊緣齒狀,總梗長2-3毫米,纖細;花單生,多數隱藏在梨形或球形的花托內成隱頭花序;雄花散生榕果內壁,有或無柄,花被片3-4,卵形,雄蕊2,稀為3,花葯長過花絲;癭花,花被片4-5,舟狀,子房球形,有柄,花柱短,側生;雌花,有柄或無柄,花被片4,花柱長,柱頭漏斗形。瘦果球形,光滑。花果期4-7月。

近種區別

細葉台灣榕Ficus formosana Maxim. f. shimadai Hayata):葉膜質,線狀披針形,側脈多對,平行展出,小脈不明顯。分布於中國和越南北部;在中國分布於台灣、浙江、江西、廣東、廣西、貴州、雲南。
此外還有一種異葉榕,葉形變化很大,先端長漸尖,基部圓形到心形全緣偶3裂,果無柄,幼枝被粘質銹色硬毛,可以相區別;

產地生境

生長環境

生於低海拔至高海拔的山地疏林中或曠野、路旁、溪邊。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和越南北部(同登);在中國分布於台灣、浙江(景寧、平陽)、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包括沿海島嶼)、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繁殖方法

  • 苗床
苗床四周用紅磚圍起,寬1-1.2米,苗床之間留30厘米的通道,育苗前必須整地,平整、清除雜草、石塊。沙床高20-25厘米,並用0.1%的錳酸鉀溶液消毒。
  • 插穗選擇
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全木質化樹枝作為扦插枝條。
  • 插穗處理
剪去全部葉片,枝條長度15-20厘米,留2-3個側芽,枝條切口成45°角,在運輸過程中要保持濕潤;可用100ppm生根劑溶液浸泡插口2-4小時。
  • 扦插時間
年四季可以扦插,可充分利用秋、冬季採收所剩的枝條。
  • 扦插方法
在扦插前一天,用0.1%的錳酸鉀溶液消毒,扦插前淋水,插條與苗床平面成45-60°角,切口朝下,插條間的距離3-5厘米,深度8-10厘米,行距15-20厘米。
  • 插後管理
遮蔭:採用90%遮蔭網遮蔭。
保濕:扦插後,苗床淋透水,並保持棚內的空氣和基質適宜的濕度和溫度。溫度控制在25-35°為宜;插後一星期左右,用1.0-1.25克/升的70%甲基托布津溶液進行消毒殺菌,每隔15-20天重複。
除草:每30-40天進行一次人工除草。生根後,每隔20天施一次複合肥,施肥應按先稀後濃、勤施薄施的原則,用噴霧器噴施1%的複合肥溶液,以促進根芽的生長。
  • 煉苗
在苗木出圃前20-30天停止施肥,控制淋水,除去遮光。
  • 苗木出圃
選擇根系完整、無病蟲害、高40-60厘米的苗木,每30-50株為根部蘸黃泥漿,即可種植。

栽培技術

  • 選地
連片種植,選擇海拔高度200-1000米,土層厚度30厘米以上,黃壤或黃紅壤的土壤為宜;同時根據經營情況,選擇採收時運輸方便的地方。
  • 整地
種植地清理:在種植一個月前整好地,清理種植地的雜草、灌木等植被。
整地方式:水平帶狀整地,帶距1.5-2.0米,穴規格40厘米×40厘米×30厘米,每穴施150-250克複合肥作基肥,施後覆土。
  • 栽植
栽植時間:宜在3-4月份雨後栽植。
栽植密度:行距1.5-2.0米,株距0.5-1.0米,種植株數在5000-10000株/公頃;亦可林下套種,密度為2000-4000株/公頃。
定植:放正苗木,覆土踏實,避免根系與基肥接觸,復土高度3.0-10.0厘米。
補植:栽植後1個月內進行一次查苗補缺,補植用同齡苗。
  • 撫育管理
鬆土除草:第一年於植後的3個月除草一次,10月份再進行一次撫育;以後每年的5月和10月各進行一次清理植株周圍的雜草,並進行鬆土,將雜草覆蓋帶面。
追肥:結合鬆土除草進行追肥,離樹幹20-25厘米處挖一深度為5-10厘米的小溝,每株施150-250克複合肥,然後覆土。

病蟲防治

主要病蟲害有:灰白蠶蛾Ocinara Varians Walker)、朱紅毛斑蛾Pharuda Flammans Walker)。
防治原則:注意病蟲害監測,及早發現、及早防治,以防蔓延。
防治措施:以生物防治為主,用生物殺蟲劑防治,結合藥物防治。農藥使用按《農藥安全使用標準》(GB 4285)、《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T 8321)執行。
灰白蠶蛾:小面積發生時,及時收集產於葉背面、枝條、樹皮裂縫處的卵或繭,集中銷毀大面積發生時,用含100億/克菌量的殺螟桿菌1000倍液噴射。
朱紅毛斑蛾:結合撫育管理,鬆土除繭滅蛹;保護天敵,用寄生蜂抑制朱紅毛斑蛾的發生。

主要價值

藥用

台灣榕的性味甘、微澀,平主治活血補血,催乳,止咳,祛風利濕,清熱解毒。主治月經不調,產後或病後虛弱,乳汁不下,咳嗽,跌打損傷,背痛,乳痛,毒蛇咬傷,濕熱黃痘,急性腎炎,尿路感染。
台灣榕的根、樹皮、葉片和果實是製藥的原材料,具有行氣活血和舒筋通絡的功效,可考慮作為一種林下藥用植物來大力發展。

生態

此外,台灣榕的根系發達,對土壤要求不高,還可發展成為中國南方山地防治水土流失的植被樹種,因此推廣種植台灣榕具有較高的生態和經濟價值。

觀賞

因其氣根、板根、莖花、莖果等特徵,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在園林綠化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