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彩券史

台灣彩券史,講述的是台灣彩券史,是統治當局給予特定機構特許權準予其在台灣地區舉行過的博彩行為,包括現行的彩券。

清朝時期,日治前期,日治中期,日治末期,愛國獎券,

清朝時期

台灣人便已熱衷於彩票,而當時清朝政府將彩票視為賭博的一種,且一再公告禁賭,但成效不彰。當時福建沿海地區與台灣流行的彩票為呂宋票(“呂宋洋票”)(日本稱為“マニラ富簽”),光緒九年(1883年)四月督撫會同奏請核准洋票禁令,同年九月分巡台灣兵備道劉璈亦嚴禁招買“呂宋洋票”,而除了“呂宋洋票”外,中國租界也有人加以模仿任意發行彩票{。

日治前期

據台灣總督府的調查,當時台灣賭風盛行,而在彩票方面則有一種名為“天財票”的彩票相當盛行,由於不少台人花大錢去買,導致每年台灣都有大量的民間資金外流,台灣總督府雖然嚴禁,但私下買賣仍相當盛行。

日治中期

佐久間左馬太擔任台灣總督後,於明治卅九年(1906年)再次提出此律令案“台灣富規則”(簡稱富簽),最後以彩票收益不得作為一般行政費,只能用於慈善、衛生、廟社保存等事業經費的條件下同意讓總督府販售彩票。1906年6月13日總督府便發布律令第七號〈有關台灣彩票之件(台灣彩票ニ關スル件)〉,作為發行台灣彩票的法源,同時禁止其他彩票的販售,之後在9月6日發布子法〈台灣彩票施行規則〉(府令第54號)、〈台灣總督府彩票委員會規則〉(府令第55號)、〈台灣總督府彩票局規程〉(訓令第167號),9月18日發布〈台灣總督府彩票局會計規程〉(訓令第173號)。依據這些法條,主管台灣彩票的台灣總督府彩票局也在9月時成立。 相關行政部門成立後,彩票局於9月8日開始第一期彩票的選號登記,10月11日公布了台灣境內25名經銷商名單(8名日人,17名台人),另有二名外地經銷商,10月18日時經銷商開始販售,而後共發行了五期,發行量有27萬張(第三期有兩張因印刷瑕疵而作廢),發行金額(扣除作廢者)159萬9990圓,彩金總額120萬970圓。發行之後,台灣彩票在台灣社會上引發搶購熱潮,甚至有零售商(小賣捌人)或轉賣者哄抬價格,以及經銷商不願照一定折扣賣給批發商,寧願自行直接販售或哄抬價格。而日本本土亦有相當人數對台灣彩票抱有濃厚興趣,而寫信向彩票局與台灣銀行(負責保管彩票、彩票代金收納與彩金支付等事宜)詢問如何購買,甚至直接寄五圓的小額匯票來購買,但是因為日本法律明文禁止,上述單位只能退還匯款與寄給刑罰規定一紙。但是日本本土民眾仍可透過住在台灣的親友來“間接持有”,規避法律責任,但因此種過程過於緩慢,於是後來便出現走私彩票的情況。走私者大多從旺文館(在台北城內北門街)、阿多利商會(在基隆義重橋)等處採買大宗彩票回東京,批售給掮客,再轉賣給一般民眾,此時價格已從原本的一張五圓漲到七圓五十錢或八圓。至於賣到清國與香港等地的情況亦不錯,當局亦計畫擴大銷路到南洋,甚至進一步銷售到英領印度、埃及與土耳其。而由於銷售情況大好,彩票的價格與彩金也跟著上升,原本第一期一張五圓,頭彩五萬圓,到第五期時官方價格已漲到十圓,頭彩也調高到十萬圓。而當時台灣總督的年俸含加俸為7800圓,第一期頭彩便已是總督年俸的6.4倍左右,且頭彩中獎率為四萬分之一,故吸引力自然十分龐大。
然而台灣彩票的熱賣引起了日本中央的注意,日本大藏省理財局長水町袈裟六於明治卅九年(1906年)10月27日便去函台灣總督府殖產局長祝辰巳,只出有傳聞說有不少在台日人動用銀行存款購買彩票,要求調查真相併儘速回報,而總督府方面調查後則認為彩票發行對銀行存款與郵政儲金應該無特別影響,並認為購買者如當初規畫時是利用零碎節約所得購買,且彩票局發行都會考量經濟與金融狀況適量發行,所以會助長投機之風、擾亂金融秩序的想法只是杞人憂天。
除了政府外,日本本土民間也開始探討彩票的問題,《東京日日新聞》在明治四十年(1907年)1月上旬即批評台灣彩票引出台灣中下階級民眾的積蓄,對經濟有不良影響,《台灣日日新報》則撰文反駁,認為彩票對經濟會造成不良影響只是臆測之詞,並指出彩票發行以來存款反而增加,且賭博與犯罪現象減少,故彩票制度對社會與經濟並無不良影響。而在此同時,日本本土也開始有修法解禁的動作。

日治末期

然而在明治四十年(1907年)2月9日下午,以大阪府廳第四部豐田警部指揮刑警、巡查在大阪市北區堂島米谷交易所查獲第一起私賣台灣彩票案件為開端,爆發了“台灣彩票事件”。最後這件警方大幅檢舉的事件演變到引起帝國議會眾議員山本悌二郎等人的注意,向內務大臣與司法大臣書面質詢,眾議員高梨哲四郎甚至提出廢除台灣總督府彩票局的建議案。而在此同時日本發生的“第三期頭彩問題事件”與台灣的彩票變造等司法事件,更使得台灣彩票在日本本土已被賦予負面形象,且不少社會名流亦被捲入彩票查緝事件中。最後在司法當局經協調後表示若台灣彩票停止發行,便對“嫌犯”不起訴處分,以及日本中央當局的壓力,台灣總督府在原本公告要開始進行第六期彩票選號登記的3月20日以《台灣總督府府報》號外宣布中止台灣彩票的發行。
而雖然彩票停止發行,但總督府原本是打算日後伺機恢復台灣彩票的發行,所以彩票局並未隨之裁撤,直到安東貞美總督時期的大正五年(1916年)2月9日才在認為未來已無發行彩票之必要的情況下,廢除了〈關於台灣彩票之件〉與相關子法,彩票局也隨之裁撤,財產由總督府財務局接收,而抽籤機兩座、中獎彩球展示面板兩個則出借給台灣總督府博物館。另外日治末期由於財政困難,總督府曾有再次發行彩票之議,但未及實現日治時期便宣告結束。

愛國獎券

愛國獎券是1950年代至1980年代在台灣,由台灣省政府為緩解財政困難而發行的獎券,其發行單位為台灣銀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