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湖山,坐落於龍泉慶元兩市縣交界,分別隸屬慶元縣黃田鎮葛田村,距離慶元縣城約50公里和龍泉市小梅、黃南、高坑、葉鄉等村。主峰海拔1114.9米,被譽為慶元縣最具道教淵源的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台湖山
- 地理位置:浙江省龍泉市
- 著名景點:仙橋
- 主峰海拔:1114.9米
景點簡介,地理位置,旅遊資源,仙橋,八仙頂,石棋盤,覺林寺,商貿重鎮小梅,
景點簡介
“台湖山,山連山……”這一優美動聽的越劇旋律曾久久迴蕩在梅嶺地區的大地上。台湖山有著十分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山中奇峰疊嶂、怪石嶙峋、風光秀麗、景色怡人,令人嘆為觀止。
光緒《慶元縣誌》載:“台湖山,十一都,山勢峻大,群峰環拱,地界黃南”。
《慶元地名志》稱:“台湖山,在縣西北50公里的黃真東部,主峰海拔1114.9米,黃真鄉最高點。柏渡溪(竹口溪支流之一)發源於北麓”。
清代《龍泉縣誌》古蹟篇中稱:台湖山“皆神仙遊弈之跡”。
地理位置
台湖山位於浙江省龍泉市南部,地理位置處於東經118°55′-118°57′,北緯27°47′-27°50′之間,保護區處於武夷山系洞宮山脈中段。區內地形複雜,群峰崢嶸,峽谷峻峭,溝谷交錯,懸崖峭壁見多。這裡地處東南沿海地帶,受海洋性氣候和季風的影響大,屬亞熱帶型氣候,山頂氣溫基本不會超過30攝氏度,,在炎熱的夏季,是避暑的好去處。
旅遊資源
台湖山是華夏古陸的一部分,境內山勢險峻,峽谷幽深,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台湖山上的奇石怪洞星羅棋布,有“仙床仙枕仙交椅,仙桌仙桃仙棋子,仙店仙街通仙洞,仙人鋸板仙橋墩”等等眾多冠以“仙”名的景點,如入仙境,充滿著神靈的佛光仙氣,給台湖山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還有“一線天,千丈崖,夫妻岩,老鷹岩,石貓望月,蝸牛覓食,青蛙背甲魚”等諸多勝跡,美不勝收。 當你躺在兩張2米多長1米多寬的“仙床”之上,仰望藍天或閉目養神,筋骨頓感舒暢。當你站在懸突倚空的“老鷹岩”背上,俯瞰幽谷,深不可測,令人毛骨悚然。當你走近路邊的一塊數十丈削如峭壁的巨石,類似“仙人鋸板”時,無不驚嘆大自然留下的鬼斧神工。當你跨入最大的一個20多米深的“仙人洞”里,猶如天然空調,這裡的空氣有點甜,涼快清閒,頂部呈現狹長的“一線天”。
仙橋
當你看到10米多高由數十塊巨石似砌非砌相疊而成,形如“橋墩”時,就會聯想到民間傳說的仙人在此處架橋到對峙相望的龍頭山,正當仙人化石成鴨,驅趕上山造橋時,被一樵夫道破天機,仙人憤之,佛袖而去,橋未架成,留此橋墩仙跡的情景。
八仙頂
當你登上頂峰時,一座3米上下方型的石香爐呈現眼前,其上有好似雙龍盤繞的圖案,四周有8塊大石,取名“八仙頂”。其下還有一處“石棋盤”,下方則有“石棋子”,傳說此處就是八仙常游弈棋之處。
石棋盤
清《龍泉縣誌》載述著古時小梅鎮駱莊村一位名叫邱鼓的農民遇仙的故事,稱:“姓邱者入山采樵,見二叟弈,叟與邱桃食畢而歸,已逾年矣,復往,惟棋局棋子在焉,邱怒推枰(棋盤桌),而自刎焉,後桃核棋子皆化為石,鄉人憐之,稱為割公。”“割公府志作邱鼓”。石棋盤“今傾側,棋子皆石而剝落,如蟲鼠耗殘之狀”。
覺林寺
離頂峰不遠處有一座古剎,海拔1073米。自始朝朝代代,興衰建毀。據《慶元縣誌》載:“覺林寺,台湖山,宋興國元年(976)里人李尚初建,並舍糧田山場入寺以作香燈之需。成化二年(1466)李永福同僧廣愛重修。康熙年間毀,雍正五年(1727)李昌發、李應星等復建”。寺內供奉著五嶽聖帝的第三子火神炳靈公黃天化神像,及人們為紀念邱鼓的坐像。1947年游擊隊駐足台湖寺,寺廟被本地土豪劣神燒毀。1968年9月,台湖、葉鄉、高坑民眾鼎新建造,改名為“台湖宮”,大門對聯寫著:“靈山多秀氣,洞府盡香雲”。寺下有一湖,清泉噴薄而出。據傳,清帝乾隆聽說此地有仙台,台上有湖,湖上有寺,風光秀麗,慕名而來,到此一游,欣然贊道:“台上有湖,湖上有寺,名不虛傳,乃仙境也”。感覺到這裡林茂糧豐,賜名為“覺林寺”。 這裡人文景觀頗多凡是較大景點的背後都有一個撲朔離迷的故事。如“邱鼓遇仙”、“仙人造橋”。相傳,唐朝時龍泉大梅那邊發生鼠疫死了好多人,後來請台湖山的神仙去作法,才平息了。大梅人為感謝就修建了此廟。原先大門朝向八寶山,後改為向大梅方向,意給大梅帶來好運。古文人吳炳昌曾作《覺林寺》一詩:“吸泉撥火此山中,一縷茶煙繞竹風。忽見斜陽開晚色,相將待月出林東”。 譚政先生曾在網上發布:一位叫胡炳坤的工程師在勘察龍慶高速公路時,於臨時居住地無意間拍攝到台湖山的一張數碼照片,竟有50多個太極圖光點。意為神靈齊聚。 台湖山區域內分布著珍稀的紅豆杉和大片連續鬱鬱蔥蔥的毛竹林,進入林海,萬頃竹波,遊人穿梭於茫茫竹海之中,恍若置身於綠色夢幻之旅。
商貿重鎮小梅
山腳下的小梅自古即是通閩要道,也是甌江距源頭最近的一個碼頭,從閩浙邊區的貨物由此往南可進入福建通過松溪抵福州,往北通過甌江可直達溫州,在通過海路或陸路北上。碼頭邊有一座建於民國時期的廊橋溝通了龍慶人民的友誼,也是麗水市唯一一座由狀元題字的廊橋。橋於1949年被南逃的國軍燒毀,2011年的5月一座嶄新的甌江源頭第一廊橋呈現在我們眼前!鎮的南面還有一座建於宋代的南區名剎—大王廟,香火不斷,有求必應,是善男信女敬拜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