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蘇鐵

台東蘇鐵

台東蘇鐵(Cycas taitungensis C. F. Shen & al.)是蘇鐵科、蘇鐵屬植物。莖幹圓柱狀,頂端密被厚絨毛;乾皮黑褐色,具宿存葉痕。葉約50片,一回羽裂;羽片直或近鐮刀狀,革質。小孢子葉球卵狀圓柱形;小孢子葉窄倒三角形,先端具驟尖頭。大孢子葉桔紅色,被淡褐色絨毛,後漸脫落,不育頂片菱狀圓形或近圓形;胚珠4-6,密被褐色絨毛。種子2-6,桔紅色,乾時帶紫紅色,窄倒卵狀或橢圓狀。

分布於中國台灣台東縣的紅葉溪上游及海岸山脈,生於海拔300-950米懸崖或林中。廣東的深圳市、中山市、廣州市等處有栽培。

台東蘇鐵植株優美,是優良的庭栽觀賞及行道樹,葉為插花材料。可藥用,雄花序為止血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9年 ver 3.1)——瀕危(EN)。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東蘇鐵
  • 拉丁學名:Cycas taitungensis C. F. Shen & al.
  • 別名:台灣蘇鐵、台灣鳳尾焦、海鐵鷗
  • 植物界
  • 裸子植物門
  • :松綱 
  • 蘇鐵目
  • 蘇鐵科
  • 蘇鐵屬
  • :台東蘇鐵
  • 命名者及年代:C. F. Shen & al.,1994
  • 保護級別:中國國家重點一級保護野生植物、瀕危(IUCN標準)、列入CITES附錄Ⅱ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產地生境,生長習性,主要價值,保護現狀,保護級別,保護措施,

植物學史

1994年,中國台灣的沈中稃博士、中央研究院植物學研究所的鄒稚華副研究員、澳洲新南威爾斯國家標本館的Kenneth D.Hill博士與中國科學院陳家瑞博士共同研究采自內本鹿道路清水段的蘇鐵,初步結果發現產於台東的蘇鐵與產於中國廣東的台灣蘇鐵在形態上其實有相當的差異。於是決定需重新檢視大英博物館所典藏的1893年William Carruthers發表台灣蘇鐵時所依據的那份模式標本。結果發現該份標本的特徵,與產於廣東的蘇鐵完全符合,而與產於台灣的蘇鐵不同。如此台灣產的蘇鐵就變成從未發表過的新種,於是就將產於台灣的蘇鐵以其原生地命名為“台東蘇鐵”。

形態特徵

莖幹圓柱狀,高達5米,徑達45厘米,頂端密被厚絨毛;乾皮黑褐色,具宿存葉痕。葉約50片,一回羽裂,長1.3-2米,寬20-40厘米;葉柄長15-30厘米,具刺7-14對;羽片直或近鐮刀狀,革質,長14-20厘米,寬5-8毫米,基部下延,先端漸窄,下面疏被柔毛,邊緣平或稍反曲,中脈上面綠色,近平坦,下面淡綠,顯著隆起,橫斷面呈寬V字形。小孢子葉球卵狀圓柱形,長45-55厘米;小孢子葉窄倒三角形,長3.5-4.5厘米,寬1.1-1.5厘米,先端具驟尖頭。大孢子葉桔紅色,長15-25厘米,被淡褐色絨毛,後漸脫落,不育頂片菱狀圓形或近圓形,長7-14厘米,寬6-11厘米,邊緣半裂,裂片每側14-19,鑽狀,長2-4.5厘米;胚珠4-6,密被促戀朵褐色絨毛。敬只種子2-6,桔紅色,乾時帶紫紅色,窄倒卵狀或橢圓狀,長4-5厘米,常疏被殘存的絨毛,中種皮兩側常具不規則的2或3溝。

近種區別

台東蘇鐵與蘇鐵Cycas revoluta Thunb.)外形相似,但台東蘇鐵的葉短,不或偶爾略扭曲,小葉的邊緣明顯反捲,可以區別。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台灣台東縣的紅葉溪上游及海岸山脈,生於海拔300-950米懸崖或林中。廣東的深圳市、中山市、廣州市等處有栽培。

生長習性

雄花器發育至成熟需時三個月。二月初,小孢子葉原體出現。至三月初,小孢子囊始源細胞出現於小孢子葉背軸面。四月初小孢子囊內造孢細胞行多次細胞分裂後產生數百個小孢子母細胞,之後小孢子母細胞即行減數分裂產生小孢子四分體。至四月中旬,小孢子四分體已各自分離形成單核小孢子,之後形成二核花粉粒。
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形成具三細胞之成熟花粉粒,分別為管細胞,生殖細胞,及原葉體細胞。至五月中旬之後成熟小孢子囊開裂花粉散出。
六月中位於珠心之花粉粒萌發。至七月底,珠心頂端之花粉管內具有一個體細胞,一個柄細胞,一個原葉細胞及一個管核。八月中授精,花粉管先端破裂釋出內含精細胞之物質於藏卵器腔。遊動精子於藏卵器內與卵結合產生合子。
雌花器起源於二月中,雌珠頂端產生雌毬花原體。三月初胚珠始原細胞出現於大孢子葉側面基部表皮層下方。至三月底胚珠原體開始隆起,產生珠被付坑霸定原體與珠心原體。隆起之珠被間自然形成珠孔道。四月上旬珠心中央產生造孢細胞。至四月中旬一枚造孢細胞發育成一大孢子母細胞。四月中旬大孢子母細胞行減數分裂形成大孢子四分體,其中三枚退化僅餘最靠合點端之功能性大孢子。其後功能性大孢子開始行核分裂後產生自由核。四月中珠心內形成花粉腔。五月底,雌配子體內之自由核數量估計達數千個,而雌配子體珠孔端產生藏道端槓卵器始原細胞。藏卵器始原細格凶辨胞經分裂形成兩個初生頸細胞與一個中央細胞,六月國中央細胞再分裂付嚷贈充形成一個卵及一個腹溝核。八月中卵授精。至八月底原胚開始發育。種子至隔年二月成熟。

主要價值

觀賞:植株優美,是優良的庭栽觀賞及行道樹,葉為插花材料。
藥用:雄花序為止血藥。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9年 ver 3.1)——瀕危(EN)。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1999年)——Ⅰ級。
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2004年)——極危(CR)。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極危(CR)。

保護措施

中國台灣林務局於1980年將鹿野溪下游地區設定為“台灣蘇鐵保護區”,再於1986年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台東紅葉村台灣蘇鐵自然保留區”,隸屬於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延平事業區第19、23及40林班。該地位處鹿野溪沿岸陡峭的山壁上,海拔高度300-900米,東西狹長7千米,面積共290.46公頃船茅跨。
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形成具三細胞之成熟花粉粒,分別為管細胞,生殖細胞,及原葉體細胞。至五月中旬之後成熟小孢子囊開裂花粉散出。
六月中位於珠心之花粉粒萌發。至七月底,珠心頂端之花粉管內具有一個體細胞,一個柄細胞,一個原葉細胞及一個管核。八月中授精,花粉管先端破裂釋出內含精細胞之物質於藏卵器腔。遊動精子於藏卵器內與卵結合產生合子。
雌花器起源於二月中,雌珠頂端產生雌毬花原體。三月初胚珠始原細胞出現於大孢子葉側面基部表皮層下方。至三月底胚珠原體開始隆起,產生珠被原體與珠心原體。隆起之珠被間自然形成珠孔道。四月上旬珠心中央產生造孢細胞。至四月中旬一枚造孢細胞發育成一大孢子母細胞。四月中旬大孢子母細胞行減數分裂形成大孢子四分體,其中三枚退化僅餘最靠合點端之功能性大孢子。其後功能性大孢子開始行核分裂後產生自由核。四月中珠心內形成花粉腔。五月底,雌配子體內之自由核數量估計達數千個,而雌配子體珠孔端產生藏卵器始原細胞。藏卵器始原細胞經分裂形成兩個初生頸細胞與一個中央細胞,六月國中央細胞再分裂形成一個卵及一個腹溝核。八月中卵授精。至八月底原胚開始發育。種子至隔年二月成熟。

主要價值

觀賞:植株優美,是優良的庭栽觀賞及行道樹,葉為插花材料。
藥用:雄花序為止血藥。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9年 ver 3.1)——瀕危(EN)。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1999年)——Ⅰ級。
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2004年)——極危(CR)。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極危(CR)。

保護措施

中國台灣林務局於1980年將鹿野溪下游地區設定為“台灣蘇鐵保護區”,再於1986年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台東紅葉村台灣蘇鐵自然保留區”,隸屬於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延平事業區第19、23及40林班。該地位處鹿野溪沿岸陡峭的山壁上,海拔高度300-900米,東西狹長7千米,面積共290.46公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