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府城牆,又稱江南長城、江南八達嶺,全長6000餘米,現存5000餘米,東起攬勝門,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煙霞閣,于山岩陡峭間直抵靈江東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勢,俯視大江,尤以北部最峻。
台州府城牆始建於東晉,歷史上曾多次拆毀、重建及修繕,元朝時期台州府城牆以其防禦水患的重要功能免於拆除,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建瓮城,是一座具有軍事防禦與防洪雙重功能的府城城牆。
2001年6月,台州府城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1月,由台州府城牆等組成的“中國明清城牆”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曾被中國古建築學家羅哲文先生讚譽為北京八達嶺等處長城的“師範”和“藍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州府城牆
- 外文名:City Wall of the Ancient City of Taizhou
- 別名:江南長城、江南八達嶺
- 屬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所在地區:浙江省台州市臨海市
- 時代:宋至清(始建於東晉)
- 批准文號:國發〔2001〕25號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景點級別: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歷史沿革,建築特點,文物遺存,牆體,城門,城樓,馬面,敵台,瓮城,護城河,銘文磚,文物價值,研究價值,文化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門票,交通,
歷史沿革
東晉元興元年(402年),郡守辛景在臨海大固山築子城抵禦孫恩,台州府城牆的初始形態得以形成。
唐朝初期,臨海升為州治,行政等級得到提升,城郭規模得以擴建。
唐朝末期,台州降宋時,拆除雉堞以示誠意。
北宋宋真宗時期,完全按原樣修復了城牆,重建後,逐漸形成“九門”規制,包括外城的鎮寧、興善、豐泰、括蒼、崇和、靖越、朝天七門及子城的順正、延慶二門。
北宋慶曆年間,暴雨引發洪水沖毀了台州府城牆,知州彭思雨修復城牆,“城築高於前,而堅亦如之”。此次修復工程在原有夯土牆外包青磚,增強穩固性和剛度,西南臨水面用條石砌築,後來台州太守錢暄“增治城堞,壘石為台,作大堤捍之”,較大地強化了防靈江洪水的能力。另外,由於臨海城內地勢東低西高,北固山溪流匯聚在城東窪地,常因降雨而澤國一片(即東湖擴大前的水域),幾乎無法居住與通行。因此,熙寧四年(1071年),時任太守錢暄根據歷年的山洪的水流量和流向等情況,利用原有自然地理特點,將東城牆西移至東湖之西,並擴大原東湖水域,修整岸線,疏通東湖與靈江的水道,不僅解除了內澇威脅,而且為臨海城東面增加了一條大跨度的天然護城河。由此,臨海城牆的格局基本定型。
元朝建政初期,因統治需要損毀了許多城牆,台州府城牆也因完善的防洪體系而倖存。
明朝,中國的東南沿海常受到倭寇偷襲與搶掠。臨海城牆雖能擋住洪水,但無法抵禦倭寇的襲擾,往往損失慘重。嘉靖三十二年,在受到倭寇多次掠奪而付出慘重代價後,遂於當年花巨資對臨海城牆的城防系統進行強化建設。嘉靖三十六年,戚繼光駐守台州抗倭,根據軍事防禦特點進一步改善臨海城牆的防禦能力。
清代順治十五年(1658年),再次進行城牆建設,在原有基礎上增高了城牆高度,減少了垛口數量,形成了較完善的防禦體系和較強的防洪能力。
1956年至1958年,城牆東面崇和門及相連的約1800米的城牆被逐步拆除,故址開闢為東湖路和大橋路,部分城磚作修小高爐煉鋼之用,而西、南兩面的城牆防洪作用明顯,北面的城牆在起伏的山脈中,因此避免了拆除的命運,剩餘的城牆西、南段沿江部分約2370米。
1962年,臨海縣人民政府把北固山東段(長100米,寬5米)城牆空地提供給軍分區高炮建設停炮坪,當時北面城牆由於附近居民偷拆等因素已基本損毀。
1984年,在西城中段(原括蒼門旁)開闢望江門,東、西分別連線巾山路和望江大橋。
1998年,望江門改為單孔,加寬、增高並增設城樓。
1995年8月,臨海市舉行“臨海建設名城,修復古城牆”動員大會,號召市民“我為名城獻一磚,萬民修復古城牆。”同年,台州府城牆修復工程動工。
1998年,歷經三年,台州府城牆全部修復,首屆江南長城節迎來了台州府城牆工程竣工剪彩。
2011年6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台州府城牆進行了考古勘察。根據考古勘探,認定台州府城牆分別於宋、明、清三代進行過重修,與史料記載完全對應,且各個朝代層次分明。該次勘探由於挖掘的深度及選址限制,唐代牆體難以確定,但可以確定台州府城牆的擴建時間在唐代初期。
建築特點
- 體現典型的明清城牆規制特點
台州府城牆規格與規劃布局基本符合傳統的禮制文化要求,與襄陽、荊州等明清城牆是同等行政級別的規格,只是較以往更高大、更堅固,具備明清城牆的典型城防單元和完善的城防體系,蘊含了濃郁的傳統文化特色。
- 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臨海古城的選址考究,其城牆形式隨山就勢,並根據防倭的軍事要求,利用當地的自然地理特點進行城防系統的創新,強化了防禦效能,且與南方的地理氣候與社會文化高度協調,具有南方城牆的形制特點。又因為濱江近海,其防洪抗倭功能特點突出,體現了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 具備縝密的城防系統
臨海雖僅為府城,但軍事防禦系統完整複雜且有創新之處,其所體現的建築工程和軍事防禦技術水平並不亞於同時代的邊界城牆與都城城牆。
- 運用高超的築城技術
台州府城牆用料考究、城磚砌築方式和質量管理都和明清都城建設一脈相承,細節設計到位,體現了明清高超的築城技術。
文物遺存
台州府城牆由城牆牆體、城門、城樓、瓮城、護城河、護城橋、敵台、馬面、垛口、女牆等組成。從其功能和軍事防禦重要性來看,大體可分為基本防禦單元、核心防禦單元。其中基本防禦單元指的主要是城牆牆體和護城河;核心防禦單元指的主要是城門、城樓、瓮城、敵台、馬面。
牆體
台州府城牆總計長約6280米,城牆高度達到7米,設定了7座城門。城牆下寬上窄,呈梯形,頂部外側設定雉堞,內側砌築女牆,牆身還間隔一定距離設定外突的馬面。台州府城牆為夯土城牆,外包城磚。其夯土層最下端為褐灰土,質地最為堅硬,然後覆蓋了一層20至30厘米的紫紅土墊層,第三層為黃土層,表層為黑土層,使用了中間夯土外部磚包砌的方法。在建設方法上,台州府城牆將土和糯米或者膠泥均勻混合,然後夯打密實,自然風乾後,堅硬無比,城牆的剛度和強度大為提高。
城門
台州府城牆城門原有7座,分別是東面崇和門;南面興善門、鎮寧門;東南靖越門;西南豐泰門;西面括蒼門、朝天門。其中西南的靖越、興善、鎮寧、朝天是臨江的主城門。在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沿江瓮城建立之前,不僅僅要防禦敵軍的火攻、攻城武器的衝撞,還要防洪、防水、防潮等。因此城門不僅採用了拱券形門洞,而且設計了高過城門洞口頂部的城門扇,並且城門兩側內壁自門臼向外擴至2.2米,擴深各0.4米,方便交通運輸,並因此在上部形成一個長方形的“天窗”式空間。這些天窗尺度大概為4.3至5.1米長,2.2至2.65米寬,頗為獨特。這是其他明清城牆所沒有的孤例,其功能尚未有定論。
1984年後,台州地方政府於城牆西面中段新辟望江門,在龍顧山北面,城隍廟旁新筑北固門外,在原崇和門遺址重建崇和門。望江門的開闢,成瞭望江攬勝之地,門上建樓。
城樓
城門上方建設城樓以防禦和眺望。東漢後期至隋代開始,往往為二三層的多層建築物。自唐至元,城門樓都是單層。明初,台州府城牆上就有7座城門樓,分別是惠風(崇和門)、超然(興善門)、神秀(鎮寧門)、靖越(靖越門)、霞標(豐泰門)、集仙(括蒼門)、興公(朝天門),均飽含寓意。
崇和門——惠風樓,位於城正東,近東湖,通護城河,築有月城,架吊橋,俗稱“吊橋頭”。崇和門的命名是由城牆的建築高大雄偉,勻稱適當而得。惠風樓是以古城山水風光之美,把造城的實惠好處留給老百姓而得名。這正是天地合一,美不勝收。
靖越門——靖越樓,位於城東南,依巾子山近靈江。靖越門、靖越樓,門樓命名重複疊用,意在強調築城抗敵,保家衛國,讓老百姓更好地過上平安的生活。
興善門——超然樓,位於城南稍偏東,也是東近巾子山,南瀕靈江。興善門由於靠近巾子山,山上多寺廟,佛道的做善事給人們的啟示,人要多做善事,不做惡事,在城中盛行慈善而得名。超然樓靠近巾子山和靈江,古城的山水風光又是超過尋常的,如此的美麗,應當保護。而樓又在城門上,有利於觀看巾子山和靈江的風光,故而得名超然。
鎮寧門——神秀樓,位於城正南,南際靈江,北通州治,俗稱“大南門”。鎮寧門鎮定而寧靜,它的涵義是讓老百姓的生活有一個寧靜安定的家園。神秀樓這個樓名的命名,是把一種願望寄託於此,希望把鹿城的家園建設得神奇而秀美,讓人看了神往。
豐泰門——霞標樓,位於城西南角,兩面靠近靈江。豐泰門的命名,是從感受台州、臨海的豐富物產,人民生活的安寧,祝福年豐人壽,生活安康。霞標樓的取名,標誌著鹿城人民的生活如彩雲一樣,多姿多彩,無限美好。
括蒼門——集仙樓,位於城正西,面對靈江。括蒼門是以浙東南第一高山括蒼山而命名的。集仙樓是根據傳說中括蒼山多仙人居住,他們在山中煉丹、練術,得道升天而得。括蒼山人文景觀、自然風光奇異秀美,讓人遐想和嚮往。
朝天門——興公樓,位於城西北角,西臨靈江,北倚龍顧山,是一道天然雄關,俗稱“西門”。朝天門憑藉龍顧山的天險,雄偉壯美,把城門取名為朝天,更使城牆顯得有氣魄有活力。興公樓的取名,是為了興盛公益事業,造福古城老百姓,讓老百姓永遠銘記在心。
馬面
馬面是指城牆突出部分的城台,供守城士兵三面禦敵。其間距根據弓箭的有效射程來設計,一般都在100至120米之間。台州府城牆上設定了大量敵台,僅臨江面就有9個,可以更好地防禦從東部海邊登入和靈江突入的倭寇突襲。其馬面形制大都和其他城市類似,唯有濱江段城牆由於常受靈江水沖刷,因此,有6個馬面設計為弧面或者斜面,有的甚至為半方半弧形,以減弱江水的衝擊,強化防洪能力。台州府城牆上的“馬面”,因東面城牆已毀,原有的數目已不得而知,而保存下來的“馬面”都在鎮寧門以西至朝天門一帶。
6個弧形馬面相關信息分別為:
第一個“馬面”在鎮寧門西面153.75米處,外凸6.16米,外端面寬4.2米,內寬7.5米,江上游一面呈弧形。
第二個“馬面”與第一個相距223.5米,外凸6.4米,外端面寬6.6米,內寬9米,江上游一面為斜面。
第三個“馬面”與第二個相距178.15米,外凸4.6米,內寬3.4米,外端與江上游不分面而合呈弧形。
第四個“馬面”與第三個相距56.3米,外凸4.4米,內寬5.2米,外端與江上游亦成弧形。
第五個“馬面”與第四個相距74.8米,外凸6.1米,外端面寬4.4米,內寬6.4米,江上游一面呈斜面。
第六個“馬面”與第五個相距101.68米,內寬7.6米,外凸江下遊方向8.2米、上遊方向6.45米。外端反成斜面,寬6.7米。
六個“馬面”的獨特形制,注定了台州府城牆的特殊性,即具有軍事和防洪的雙重功能。這是其它古城尤其是北方古城所沒有的,“可稱得上是一個偉大的創造,全國罕見”。
敵台
明嘉靖年間,戚繼光在城牆上修建了13座雙層空心敵台抵禦倭寇。這種敵台跨越城牆內外兩邊,內部空間大,可常駐大量兵力,且能避雨禦寒,非常便於瞭望、防守、傳達信息。這種雙層空心敵台,隨著戚繼光等人調駐北疆而極大影響了北方明長城的建設,不僅提升了防禦能力,也創造了標誌性的城牆景觀。戚繼光創建空心敵台,是其軍事實踐的一個偉大創舉,是對中國古代軍事建築學的巨大發展,是軍事建築史和城防史的重大突破。
瓮城
設定瓮城是為了圍剿攻向城門的敵軍。台州府城牆的4座臨江主城門(興善門、鎮寧門、靖越門、朝天門)都設有單瓮城,其形狀大都為半圓形。只有鎮寧門為半圓與方形之間,且瓮城內的西面加築三道護城以防洪,並開設二門,門洞結構內大外小,內高外低,這與其他3座城門相似。
護城河
台州府城的護城河利用天然的河流——靈江。西南兩面可憑江而守,而東部則有人工開挖的東湖阻隔,北部因有山可守,城牆隨山就勢的布局,和大小山體融為一體,不僅建設量減小,而且防禦力大增,民間美稱為“江南八達嶺”。護城河上設定了護城橋,西面出入口設定了浮橋,便於出入和貿易。
銘文磚
台州府城牆從北宋慶曆五年(1045年)開始磚石包砌,後屢經修繕,直到清同治十年十一月最後一次大修。各朝的城磚,長短不一,厚薄各異,種類繁多,都是手工壓模製成。
銘文磚有陰刻,也有陽文;共有窯工7種、窯廠5種、吉語4種、產地12種、姓氏21種、紀年1種、紋式5種等各式模印磚銘,計有文字的有60種,歷代修築承傳信息內涵豐富。這些銘文磚為進一步研究台州府城牆的建築歷史和地理沿革、軍隊設定、燒造地點以及文字演變等問題提供了實物資料。
文物價值
研究價值
當代所能見到的遺存下來的一些古城牆,多數是建於或重建於明清兩朝,而台州府城牆可以認為是北宋時代的遺物,它以其悠久的歷史而獨具研究價值。
文化價值
台州府城牆以卓越的技術和形式革新推動了中國城防建築防洪和軍事功能的完善,而且與歷經1600年歷史的臨海古城相互依存,不僅符合傳統風水理論,而且體現出因地制宜的建設和規劃原則。城牆和古城的發展、演變展現了整箇中國封建社會府州級城市的規劃思想,在古代東亞地區的城市規劃和城防建築歷史譜系中具備充分代表性,並保存了大量中國南方地區傳統的城市景觀和生活習俗。
保護措施
1990年,臨海相關人士提出台州府城牆申遺的工作建議,並就申遺工作開展了研究。自“申遺”後,臨海市組建了台州府城牆文物保護管理機構、編制了《台州府城牆保護規劃》、出台有《台州府城牆保護管理暫行辦法》。
1997年8月,台州府城牆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6月,台州府城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9年,有專家認為,由戚繼光等重修的山海關至居庸關的明長城,是以臨海的古城牆為“母本”,根在臨海;當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建築史學家楊鴻勛表示,台州府城牆已基本符合申遺要求;同年8月,臨海市委、市政府正式啟動申遺程式,以加盟“中國明清城牆”組合的方式,開展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的工作。
2012年11月,由台州府城牆等8個明清城牆組成的“中國明清城牆”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2014年11月,台州府城牆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
2018年1月,經浙江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四次會議批准的《台州府城牆保護條例》正式施行,其中5月10日被定為“台州府城牆保護日”。
旅遊信息
門票
成人票:65元
老年票、兒童票:30元
優惠政策:台州戶籍的憑藉有效身份證件提前預約後免收門票。
交通
- 公交線路
公交線路:游2路興善門遊客中心站,205路長城攬勝門站,201、202、203、204、211、218、302、310路等均可在東湖公園站下車,步行一段路程(500餘米)可到攬勝門入口。
- 自駕游
瀋海高速公路(G15)臨海北出口處轉臨海大道→開發大道→東方大道→崇和路→東湖路→台州府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