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岩紫菀(Aster formosanus Hayata),菊科,紫菀屬植物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細。莖直立,高30-80厘米,頭狀花序多數,舌狀花1層。我國台灣特有種,生於高山岩石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岩紫菀
- 學名:Aster formosanus Hayata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目:桔梗目 Campanulales
- 科: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族:紫菀族 Trib. Astereae
- 屬:紫菀屬 Aster
- 組:正菀組 Sect. Orthomeris
- 種:台岩紫菀
- 分布區域:中國台灣
- 系:三脈葉系 Ser. Ageratoides
形態特徵,植株,莖,葉,花果,花果期,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植株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細。
莖
莖直立,高30-80厘米,稍細,屈折,下部為纖維狀枯葉殘片所包圍,近無毛,上部有開展的被微毛的分枝。
葉
基部葉在花期枯落,長圓形,漸尖,較莖下部葉小,有長柄;莖下部及中部的葉卵圓披針形,長7-16厘米,寬3-7厘米,頂端尾狀長漸尖,基部近圓形,急狹成無翅而長2.5-7厘米的柄;上部葉較小,披針形,有柄;全部上面綠色,下面淺色,兩面無毛,厚紙質,有3-5基出脈及網脈。
花果
頭狀花序多數,徑10-12毫米;花序梗長7-10毫米,有線形苞葉(長2-3毫米)。總苞“管狀”,乾後鐘狀,長3毫米,寬5毫米;總苞片3層,疏散覆瓦狀排列,披針形,頂端鈍,背面被微毛,上部紫紅色,外層長1-1.5毫米。
舌狀花1層,舌片長6.5毫米,寬1.5毫米,管部長2毫米,上部有毛。管狀花長6毫米,管部長2.5毫米,裂片長3毫米;花柱附片三角形。冠毛污白色,長5毫米,有不等長的微糙毛。
瘦果狹長圓形,寬0.8毫米,下部漸狹,除邊肋外,兩面各有1肋,被疏毛。
花托平,無高起的窩孔。
花果期
花果期5-12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高山岩石上。
分布範圍
分布於我國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