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給我封直達的情書

台北,給我封直達的情書

《台北,給我封直達的情書》是2010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戴日強。

基本介紹

  • 書名:台北,給我封直達的情書
  • 作者:戴日強
  • ISBN:9787510410277
  • 類別:言情、青春
  • 頁數:249頁
  •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6-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名家推薦語,小說序,小說樣章,

內容簡介

抗戰時期,戴秋生和林子涵一見鐘情,可戰爭結束後身為士兵的戴秋生萬般無奈下只得隨軍到台灣,自此兩個戀情被無情的海峽分隔兩岸。
2008年汶川大地震,那段等待的愛情故事便由他們的後代來延續。黃以生(林子涵的孫子)在北川志願支教時遇上和他奶奶同名的台大學生戴子涵(戴秋生領養的孫女),兩人在一場驚心動魄的餘震中擦出愛情火花。
支教結束後他們回到泉州一同見證海峽兩岸的愛情救贖——林子涵毅然放棄一切去台北照顧戴秋生到死。然而真正屬於他們的愛情……

作者簡介

戴日強。十一月生。
他說高中時期偶然被古典詩詞感染而喜歡上寫作。一直想表達出最詩意的憂傷和最浪漫的悲憫。
愛好頗多,DV拍攝、音樂、吉他、戲曲等,只是皮毛。
他常不顧一切去自由流浪,願是一場無根的風,追逐夕陽的安靜。卻常常看著車窗上呼嘯而過的綠樹野地如同黑白卷片上那些浮光聲影一樣漫長而寂寞。忽然間才發現,青春還沒來得及懷念便從指尖溜走,也許,離開才是成長的開始。
已出版《木棉花又開》、《台北,給我封直達的情書》。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被風吹過的夏天
第二章 傷城未央前
第三章 以夢為馬,生如夏花
第四章 人,生來就寂寞
第五章 海峽救贖
第六章 黎明破曉前

名家推薦語

戴日強有一種我們當年似曾相識的文學衝動和熱情,也像我們當年在學校時一樣,辦起了文學刊物並努力寫作。他的作品有著一股烤人的熱量,這就是青春和生命燃燒的結果。他人的閱讀,就是接受這種燒灼。
——著名作家、山東省作協主席 張煒
初讀此書,仿佛回想起那些回不去的年少純真與青春浮華。正如作者所說的:最詩意的憂傷和最浪漫的悲憫。
——《花火》主編 小獅
男女主人公來自海峽兩岸,卻因為志願賑災而一起奮鬥,512那些無私奉獻精神值得我們去發揚。而小說語言唯美、嚴謹,故事感人,也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小說閱讀網總編 天地
小說呈現的不僅僅是海峽兩岸的愛情救贖,還有生命的感悟以及人生的思考。值得細細品味。 ——搜狐原創主編 陳鼎
新一代作家裡,很少有人能潛心書寫傳統文化,即使寫也多屬浮光掠影。小說敢於駕馭“歌仔戲”轉變、抗戰這么宏闊的題材,作者的勇氣和野心可見一斑。
——80後代表作家 李傻傻
我覺得這也是一部屬於流浪的小說,鼓浪嶼、草原、汶川、名古屋、台北……仿佛是自己也在流浪,在台灣的燕子口裡如風一樣的飛馳。
——輕小說作家 易拉罐
這是一部靠近心靈的小說,時代變遷的無奈,愛情得到救贖的喜悅,無私奉獻的偉大,還有生命中舍不去的牽絆和感動,值得我們用心體會。
——網路大神寫手、《代嫁棄妃》作者 安知曉

小說序

王劍冰
戴日強是我認識的一個很有才華的新生代作家。
那還是2009年舉辦的蔡麗雙杯“祖國情”全國大學生散文詩的一個賽事上,我做評審,在閱讀了無數篇的作品後,選出了所喜歡的好作品。其中就有《太陽升起的時候》。而我在讀這些作品的時候,是在內蒙古的一個小鎮,那裡四周是茫茫無際的沙海荒漠,這些充盈著無盡的青春氣息和盈盈情感的作品,竟然能使我心生綠洲,滿目清滸。後來便有了北京的頒獎會,一個極有氣質的小伙子向我走來,他成為我認定的好作品中的一位作者,他就是戴日強。而後戴日強的發言又是那么的紫玉頻出,笑口奪人,讓人感到這真的是一個熱情似火、才華橫溢的新一代學子。
此後我更多地讀到了戴日強發表在《讀者》、《散文詩》、香港《文藝報》等報紙雜誌上的作品,還有長篇小說《木棉花又開》、《那年榕樹下》等。
戴日強不是一個張揚者,他喜歡默默地在錢鐘書之類大師的文字里徜徉,常以幽默的表情看待那些浮躁與誇張。他愛自由流浪,讓腳步踏過很多沒有被腳步踏響的地方。他還奇妙而獨特地鐘情“閩台”的霹靂布袋戲、歌仔戲、高甲戲,以及DV攝影,並能彈一手順耳的吉他。沒事的時候,也會拚命地一部又一部地陶醉在港台或國外電影中。總之這是一個愛好廣泛而又獨來獨往的人,對自己的事情,總是先行於前,乾出結果再由人評說。讓人想到鬧市中有人插標搖幌高聲叫賣,有人沉默不語,只把好東西過人眼目。
我曾去一些地方,總有當地的朋友避開喧鬧與繁華,將我引入偏僻,去尋一坊好菜,一壇老酒。門臉或不大,設施也並不豪華,卻能讓你盡享其里,釅釅而出。戴日強給我們展示的東西或可就是這樣一種感覺。
幾日不見,戴日強又拿出了《台北,給我封知直達的情書》,緊張繁忙的學習之餘,竟有如此大興,不只是高速度的碼字功夫,更是那了得的構造技藝。他似乎探研過小說的做法,知道在哪裡下筆用勁。因此小說不僅有唯美成分,更有奇情妙節。這裡有歷史的深度,也有現實的廣度。尤其是將人物命運同不久前發生的汶川大地震聯繫起來,更有了現實意義。愛情的主線,使得小說有了可感與可讀性。讓人想到從一門口過,而不得不被某種東西引而深入,那或可是味道,或可是風景,或可是說不清的某種感覺。進去後自然會被招引得曲徑迴廊,堂室屏風,無盡妙處,盡得其中。
戴日強是一個有想法的人,或者說是一個有思想的人。他曾是中國大學生災區志願者,進入過2008年中國大學年度人物百強、搜狐ChinaRen校園大使等。
在這個時代,沒有思想的人是不好立足的,沒有思想也就等於沒有行動的目標。我很是希望當今學子像戴日強這樣的越多越好,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有希望,才會變得豐富多彩,心氣盎然,而這也是需要戴日強這樣的來做出典範以引領的。
(王劍冰:全國魯迅文學獎二、三、四屆評審,河南省作協副主席,《散文選刊》主編,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小說樣章

第一章 被風吹過的夏天
(1)
台灣,微雨。
在南方,下雨是最平常的事兒。
可說平常倒也不平常——
人生二分之一的相思淚都傾瀉在這。
……
雨打芭蕉,似南音。
台北一處陳舊的民居內。
一位鬍鬚斑白且病重的老人突然從竹蓆上坐起來,透過蒙著心事的玻璃窗,老人再一次想起龍眼林里的往事,仿佛回到閩南故土一般,他輕嘆著。
“大陸是回不去的家,台灣是醒來的夢,何處又是我的墳墓呢?”
言罷,老人回頭看了看擺在桌上的透明玻璃瓶和掛在瓶身上的媽祖護身符,難以忘卻的小鎮往事如泛黃的膠片光影一樣再次浮現。他似乎又看到那個綁著麻花辮子的女孩,坐在龍眼樹枝上,淺薄的微笑像是紙一樣單薄……
“子涵。”老人輕嚷著。他在夢裡多少次呼喚她的名字,那些年青時的記憶,小鎮,小橋,山頭,看那夕陽西下,炮火四起。
他又突然想到范縝的《離思》,便感傷地吟著:“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可話還未說完便咳嗽起來…… 此時,他的孫女聽到咳嗽聲便跑進他的房間。
“阿公,沒事吧!下雨了,還是躺下好好休息吧,身體要緊。”說完,女孩用手撫了撫他的後背。 “我沒事。”老人擺手說,可一抬頭卻發現孫女神情哀傷,反倒關懷問:“子涵,你怎么那么憔悴啊,哭了?”
戴子涵是老人認養的孫女,也台灣大學醫學院的學生,同時也是台灣著名歌仔戲小旦石惠君的弟子。老人的話似乎揭開了她傷口,上午在台北忠孝東路的sogo百貨商圈裡,她緊緊地擁抱著一名男子,那是她深愛的男友,一個彈鋼琴彈得很優雅的、寫字只寫隸書的男生。
她苦苦哀求他不要離開,她願意為他改變一切。可他堅持要分手,分手的理由並不是他要去洛杉磯讀書,而是他不喜歡女生,他說其實自己是同性戀。
聽到這句振聾發聵的話她只能發獃,她無法抱怨他帶來的傷痛,她怎么又能去勉強他這個分手的理由呢?她能懷疑他說假話嗎……不能。
……
老人心忖著:自己也活不了多久了,也不要去打擾她幸福的家庭了。而孫女還有機會去大陸,是時候讓她知道海峽那一邊的事了,也許她真的能完成自己未了的心愿……
於是,他平靜地說:“子涵,你幫我把桌上的瓶子和媽祖護身符拿過來下。”
女孩頓時回過神來,她連忙把瓶子和媽祖護身符遞給到老人手中,她心忖著:這兩件東西對阿公來說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它們不可能僅僅是閩台的風俗和信仰那么簡單,阿公經常看著它們發獃,而且一發獃就是大半天,甚至是淚水縱橫,可阿公總是不告訴她到底為什麼,也許他有一段難以釋懷的往事,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
阿公曾告訴她給她取名叫“子涵”是因為另外一個女子,而自己小時候也常常看著阿公看著一封陳舊的家書陷入深思,那時候她總會問阿公為什麼信封上老寫著“子涵”又為什麼姓“林”,那時阿公總是匆忙地收起信,也不說什麼原因。
或許海峽的另一邊真有一個叫“子涵”的女子,她也許是阿公年少時的摯愛,因為阿公真的終身未娶,而且常常獨自一人翻閱“林子涵”的信。然而他們為什麼未曾再見過面?關於這些,阿公從未提起過,她期待著有一天去大陸尋找這個埋藏已久的故事。
他端著瓶子和媽祖護身符,一股炙熱的暗流從他心底直衝喉嚨,像是火蛇一般令他哽咽。
老人靜默,再回首已是半個多世紀前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