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概說,歷史淵源,建築特色,
概說
是台北府城內所存之商店古蹟,因該地古蹟多為官方建築,少有民間店鋪,格外珍貴。
歷史淵源
1900年(日明治33年)定案的台北市區計畫,將撫台街列入街廓計畫,撫台街洋樓推算應為撫台街拓建後不久興建,於1910年(日明治43年)完工,地址在北門城內,屬舊撫台街大和町(現延平南路一帶)。洋樓所在地為大和町四丁目八番地,建物部份據查原為合資會社高石組所使用,1930年代後轉為酒類商佐土原吉雄先生的店鋪,土地標示為大倉組株式會社(從事土木建築營造業)所有。 而有撫台街之名的出現,乃因於台灣割讓給日本前,劉銘傳任台灣巡撫期間,曾在現今延平南路與武昌街口,設巡撫衙門,故延平南路舊稱為撫台街,所以位在延平南路上的這棟洋樓就被後世冠上此名。
戰後,該地址在228事件前為二二八大屠殺死者宋斐如經營的人民導報報社所在之處,於1946年3月8日,警備總部以“挑撥政府與民眾間感情”、“煽動暴動”等罪名查封了人民導報,然後才被行政長官公署劫收,再交由國防部軍務局管理。撫台街洋樓失去日據時代“洋行”的貿易性質,轉為警備總部的諮詢案情室,不久,警總將其遷往他處,改成警備總部軍法室人員的宿舍,配給六戶居住,一層三戶。解嚴後,警備總部解散,撫台街洋樓成為單純安置國防部退休軍眷的寓所,但這十幾年來,定居於此的八戶人家,一一搬走,也曾開設中醫師診所,這裡後來成了雜草叢生的廢棄地。而1997年底正式定為市定古蹟,但2002年,它卻因一把無名火幾乎燒盡,只剩一樓的石頭建築。
2004年,台北市文化局積極要求國防部編列預算修復,讓古蹟早日受到保護,雖然國防部一開始也允諾復建,但卻遲遲未有下文,自此,撫台街洋樓的修複議題逐漸被淡忘,直到2009年初,文化局邀請藝文工作者、撫台街洋樓附近的地方人士,一同研究它“古蹟再利用”的方式,最後由台北故事館總監陳國慈認養,於2009年4月19日重新開放。
建築特色
撫台街洋樓是現今台北城內僅存之日據初期獨棟式的洋式店鋪,為石木混合構造,規模雖不大,但彌足珍貴。由於左右並沒有相鄰連線的建築物,有別於一般常見的連棟式街屋建築。其外觀上最大的特徵,即是在立面上的陡斜屋頂、屋頂突出之老虎窗型式與石造拱廊柱。 一樓為石造,外有精美的石拱騎樓。拱廊為四柱三間,拱圈是梯形唭哩岸石塊組合成,騎樓天花板有木材拼組成的圖案。一樓室內天花板原為印花鐵皮天花,但因多年前曾遭祝融現已找不到該種薄鐵皮材質,所以改用檜木,屋內角落目前以鋼構補強。二樓與屋架均為木造式,屋頂屋面覆以銅片瓦,屋頂仿蒙薩雙脊屋頂形式(因法國建築師蒙薩得名),屋面第一坡面較陡,第二坡面較緩接近平頂,第三坡度才是平頂。正面屋頂開有三個老虎窗,中間者最大,老虎窗具有通風功能,內部二樓屋頂復折式桁架造型美觀。
總的而言。撫台街洋樓整體裝飾簡潔而不複雜,雖質樸細部卻不失細緻,深受歐陸古典風格之影響,呈現簡潔與美。建築物一樓以樸質厚重石材疊砌築造,形成造型典雅之騎樓時造拱廊。二樓及屋架均為木造,覆以蒙薩屋頂(Mansard roof)或稱復折式屋頂,面鋪石棉瓦片,斜度很陡,並有突出的老虎窗組構而成。外觀歐風十足,屬仿文藝復興式樣的店鋪建築。這種風格形式於日據初期常見於官署、公共建設,傳達強烈威權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