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能力與需要滿足:殘疾人社會福利轉型設計

可行能力與需要滿足:殘疾人社會福利轉型設計

《可行能力與需要滿足:殘疾人社會福利轉型設計》是姚進忠創作的社會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20年6月。

該書從功能空間多維度考察殘疾人社會福利需要特性,在此基礎上評估與審視現行的殘疾人社會福利制度運行的狀況,分析殘疾人社會福利的制度安排與需要滿足之間存在的矛盾與張力,探討殘疾人社會福利需要滿足缺失與制度設定缺位的影響因素,並對未來殘疾人福利制度如何轉型以充分滿足現實需要進行研究,最後基於研究發現對可行能力概念進行本土的擴展討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可行能力與需要滿足:殘疾人社會福利轉型設計
  • 作者:姚進忠
  • 首版時間:2020年6月
  • 字數:372千字
  • 類別:社會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共有八章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章,表明研究的主要背景、問題、目標、相關的文獻資料綜述以及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部分,包括第四至第六章,呈現了可行能力框架下殘疾人社會福利需要的特性、需要滿足的社會福利供給、供需困境的剖析與轉型的可能性呈現;第三部分為第七、第八章,是研究發現、討論與結論部分,對全書的研究內容進行了總結並與相關的理論、研究進行對話,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和研究繼續的方向。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七章 研究討論:可行能力的擴展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八章 研究結論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附錄
第四章 多樣與差異:可行能力框架下殘疾人的社會福利需要
參考文獻
第五章 應然與實然:可行能力下殘疾人福利供給研究
致謝
第六章 張力與轉型:可行能力下殘疾人福利供需困境與改革研究
後記: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創作背景

中國殘疾人作為特殊的弱勢群體,數量大問題多,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對象。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是發展殘疾人事業的重要工作。在這樣的背景下,以能力為導向對殘疾人社會福利需要特性和制度安排進行研究,具有突出的理論和實際套用價值。《可行能力與需要滿足:殘疾人社會福利轉型設計》就從功能空間多維度考察殘疾人社會福利需要特性。

作品思想

一、該書在深入論證可行能力與需要理論的內在契合性的基礎上,以可行能力為框架構建殘疾人需要考察體系,建構關注差異性需要的殘疾人福利考量維度,為政策制定者和政策實踐者提供一個可操作的福利需要考察工具,更為全面和真實地識別殘疾人社會福利需要特性,豐富殘疾人福利內涵,為構建新型殘疾人社會福利服務體系提供實證數據支持,深化殘疾人社會福利需要滿足與制度建設的理論解釋。
二、該書以實證數據呈現在殘疾人社會福利出現新的需要訴求的情況下,殘疾人社會福利制度安排在滿足殘疾人福利需求中出現的供需困境,並從中剖析原因,以深入理解殘疾人社會福利提供的相關影響因素。研究將殘疾人社會福利需要特性、供需狀況和影響因素整合於可行能力視角下進行,並以此探討制度建設路徑,以此發展需要考察與可行能力實證性的理論分析路徑。
三、該書以可行能力為視角充分審視現行殘疾人社會福利制度,並以殘疾人社會福利需要特性為基礎,提出殘疾人社會福利制度改革和轉型的相關建議,明確新形勢下殘疾人社會福利制度轉型和發展的重點方向,促進能力為本的殘疾人社會福利制度體系的形成。研究有助於政策制定者更有針對性地對殘疾人社會福利制度進行改革,推動建立多元主體參與、需要為本的組合普惠型殘疾人社會福利制度,全面提升殘疾人的社會福祉。
四、該書在功能空間內對殘疾人社會福利需要特性和福利供給進行實證研究的基礎上,透視可行能力理論的本土解釋力、分析力與預見力,嘗試提出了家庭可行能力概念,並對這個概念進行本土建構與解讀,反思可行能力理論的本土化擴展,解決理論本土推廣性與實效性問題。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可行能力與需要滿足:殘疾人社會福利轉型設計》
2020年6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6324-2

作者簡介

姚進忠,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集美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福建省高校傑出青年科研人才,集美大學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德方公益基金會“菁莪計畫”三期夥伴,中國社會福利研究專業委員會青年理事,福建省社會學會常務理事,廈門市社會工作協會副會長。主要從事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