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民國《宣威縣誌稿》記載,可渡橋舊時系木橋。清朝康熙年間,總督范承勛始建石橋,但不久橋圮。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貴州威寧鎮總兵唐希順復修木橋於舊處。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木橋朽壞,總督葛標重建,題其額曰“臥波”。清雍正八年(1730年)三月,木橋又毀於火災,九月內重建木橋,“復圮”。幾次建造木橋均未能長久。清同治年間,鹽法道沈壽榕只好捐資“設舟以渡”。直到民國6年(1917年),才由趙越出資建成三孔石拱橋。橋長60米,寬5.5米,中孔淨跨10.5米,邊孔淨跨9米。橋面鋪有規則的塊石,附有橋欄,兩端引橋長十餘米,形成平緩坡度,橋南立有“普濟可渡橋”石碑一通。曾於光緒時任曲靖府官的秦樹聲撰寫《剏建義夫橋記》,講述了趙越建造可渡橋的經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可渡橋
- 位置:宣威市
相傳,諸葛亮南征時,三軍會師於曲靖,“班師回朝,取道滇東北”,到了雲貴兩省交界的河邊,正遇河水猛漲,便令軍士沿河探尋過河之處。軍士回報說:“前面有舟楫可渡。”諸葛亮高興地說:“可渡就好!”於是這條河便稱“可渡”,地名亦稱“可渡”,後來修建的橋也稱“可渡橋”。
據民國《宣威縣誌稿》記載,可渡橋舊時系木橋。清朝康熙年間,總督范承勛始建石橋,但不久橋圮。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貴州威寧鎮總兵唐希順復修木橋於舊處。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木橋朽壞,總督葛標重建,題其額曰“臥波”。清雍正八年(1730年)三月,木橋又毀於火災,九月內重建木橋,“復圮”。幾次建造木橋均未能長久。清同治年間,鹽法道沈壽榕只好捐資“設舟以渡”。直到民國6年(1917年),才由趙越出資建成三孔石拱橋。橋長60米,寬5.5米,中孔淨跨10.5米,邊孔淨跨9米。橋面鋪有規則的塊石,附有橋欄,兩端引橋長十餘米,形成平緩坡度,橋南立有“普濟可渡橋”石碑一通。曾於光緒時任曲靖府官的秦樹聲撰寫《剏建義夫橋記》,講述了趙越建造可渡橋的經過。
光緒癸巳,曲靖人趙勛丞(亦義夫)從貴州鎮雄回曲靖,到了可渡河邊,“河溢阻逆”,十五天才回到故里。這次難忘的回鄉之旅,讓趙勛丞十分感慨,他立下誓言,一定要在可渡河上建橋。清宣統二年(1910年),趙勛丞病故,臨終前,他留下遺願:“可渡不畢役,吾目不瞑矣。”其子趙越遵父遺志,在任廣東虎門要塞司令官時期,“派員鳩工,登山伐石”,費用自出,建成可渡石橋。
關於這座橋,民間還有一段獵奇的傳說。趙勛丞當年上京趕考,到了可渡河邊,正值洪水猛漲,難以過河。他當即發誓:“蒼天在上,如明日水落,令我得以渡河而不誤考期,為官後定來此修建一座石橋,普渡眾生。”第二天,河水果然落了,趙勛丞得以渡河。臨終前,他對兒子趙越說:“我們家發跡與可渡河非常有關,如那時沒有天助,過不得河,就沒有今天的前程。當時我許下願心,在可渡河上建一座石橋普渡眾生,你要去建橋還願。”趙越遵從父願,花去銀子一萬八千兩,終於建成可渡石橋。
可渡橋所在地,自古就是雲貴往來的必經之地,地勢極為險要。古人曾留下“盤江西繞七星關,可渡橋邊萬仞山”的詩句,明清之際的古驛道都從此處通過。
從秦修築五尺道起,古老的驛道就把可渡河兩岸緊緊聯繫在一起,把雲貴兩省緊緊聯繫在一起。三國時,“五月渡瀘,深入不毛”的諸葛亮從這裡走過;受唐德宗派遣,持節冊封南詔王異牟尋的御史中丞袁滋從這裡走過;明朝洪武時征蠻大將軍傅友德從這裡走過;明朝中期被貶至永昌(今保山)的著名文學家楊升庵七返蜀中,往來可渡十四回……在這裡,元代設可渡關,明代設可渡驛、可渡巡檢司,清代設可渡巡檢署。而宣威作為關名始自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離諸葛亮南征1157年,因此有“先有可渡,後有宣威”之說。今天,我們從楊升庵的詩詞中,仍然可以感受到這位命運坎坷的文學家從貴州進入雲南時的喜悅心情。他在《烏撒喜晴》一詩中寫道:
易見黃河清,難逢烏撒晴。
陰霾既已豁,險道況復平。
《歸途始發》一詩中,他又一次寫到了一個“晴”字:
重作滇雲萬里征,歸途卻喜九秋晴。
在《臨江仙·可渡橋喜晴》一詞中,他更是發出了“萬里雲南可渡,七旬老叟華顛”的感慨。詩人將可渡與“萬里雲南”聯繫在一起,足見可渡在詩人心目中的位置。
與“萬里雲南”相比,可渡不過是“彈丸岩邑”,但因它“南通六詔,北達三巴,東連金築”,成為古時中原通往雲南官馬大道的必經之地。可渡,留下了不少戰爭遺蹟,留下了朝廷官員、文人墨客往來可渡寫下的大量詩詞作品,還留下了不少摩崖石刻。在可渡河北岸的岩石上,刻有面積約10平方米的4個大字:飛虹竚鶴。每個字1.3米見方,字型筆法渾厚凝重,相傳為諸葛亮所題。在翠屏崖上,還刻有“山高水長,水流雲在”8個大字,每個字高2米多,筆畫寬0.3至0.4米,是迄今雲南境內發現的最大、相對位置最高的摩崖石刻。據記載,這8個大字為明代楊升庵所題。此外,可渡還有多處摩崖石刻。
隨著現代公路交通的發展,國道遠離可渡,可渡在雲南交通中的地位和作用明顯淡化,但古代交通留下的印記卻無處不在。雲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雲南文物古蹟大全》一書中,可渡的“飛虹竚鶴”石刻、可渡關關址、可渡古驛道、可渡炮台、可渡石橋、李將軍墓、倘可巡檢衙署、免差碑8處古蹟被列為宣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渡也於2006年被列為雲南省級歷史文化名村,2007年又被列為雲南省重點旅遊小鎮。
彈丸之地的可渡集中了如此多的文物古蹟,得益於這裡曾是當年五尺道上的重要驛站。
在可渡,雲、貴兩省基本上是以可渡河為界的,在可渡橋附近,雲南卻有一片跨過可渡河的土地,人們形象地將其稱為“飛地”,可渡河由西向東,將這片土地分為南北兩塊,南邊為宣威市楊柳鄉政府所在地,北邊一塊為明代所築“舊城”,仍屬楊柳鄉管轄。因此,可渡橋並非雲貴兩省的界橋,而是雲南境內的橋樑。過了舊城,便進入貴州省威寧縣地界。在舊城與威寧縣么站區站坡村之間,至今仍有約10公里保存完好的古驛道。這段古驛道全部用不規則的石板鋪成,呈“之”字形蜿蜒在山坡上。當地村民探親訪友或外出勞作,依然還在走這段古驛道。
對建造了可渡石橋的趙越,人們讚賞有加,有人曾寫下這樣的詩句:“將軍樂善,以濟行人,履道坦坦,人皆頌之。”趙越和他的父親趙勛丞的名字與可渡石橋一起永遠留在了人們心裡。1991年,曲靖、宣威地縣兩級共同投資,以鋼筋混凝土對可渡石橋進行了加固。1992年,省地縣共同投資,在可渡石橋下游50米處再建單孔鋼筋混凝大橋。可渡石橋完成歷史使命,成為文物保留下來。
光緒癸巳,曲靖人趙勛丞(亦義夫)從貴州鎮雄回曲靖,到了可渡河邊,“河溢阻逆”,十五天才回到故里。這次難忘的回鄉之旅,讓趙勛丞十分感慨,他立下誓言,一定要在可渡河上建橋。清宣統二年(1910年),趙勛丞病故,臨終前,他留下遺願:“可渡不畢役,吾目不瞑矣。”其子趙越遵父遺志,在任廣東虎門要塞司令官時期,“派員鳩工,登山伐石”,費用自出,建成可渡石橋。
關於這座橋,民間還有一段獵奇的傳說。趙勛丞當年上京趕考,到了可渡河邊,正值洪水猛漲,難以過河。他當即發誓:“蒼天在上,如明日水落,令我得以渡河而不誤考期,為官後定來此修建一座石橋,普渡眾生。”第二天,河水果然落了,趙勛丞得以渡河。臨終前,他對兒子趙越說:“我們家發跡與可渡河非常有關,如那時沒有天助,過不得河,就沒有今天的前程。當時我許下願心,在可渡河上建一座石橋普渡眾生,你要去建橋還願。”趙越遵從父願,花去銀子一萬八千兩,終於建成可渡石橋。
可渡橋所在地,自古就是雲貴往來的必經之地,地勢極為險要。古人曾留下“盤江西繞七星關,可渡橋邊萬仞山”的詩句,明清之際的古驛道都從此處通過。
從秦修築五尺道起,古老的驛道就把可渡河兩岸緊緊聯繫在一起,把雲貴兩省緊緊聯繫在一起。三國時,“五月渡瀘,深入不毛”的諸葛亮從這裡走過;受唐德宗派遣,持節冊封南詔王異牟尋的御史中丞袁滋從這裡走過;明朝洪武時征蠻大將軍傅友德從這裡走過;明朝中期被貶至永昌(今保山)的著名文學家楊升庵七返蜀中,往來可渡十四回……在這裡,元代設可渡關,明代設可渡驛、可渡巡檢司,清代設可渡巡檢署。而宣威作為關名始自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離諸葛亮南征1157年,因此有“先有可渡,後有宣威”之說。今天,我們從楊升庵的詩詞中,仍然可以感受到這位命運坎坷的文學家從貴州進入雲南時的喜悅心情。他在《烏撒喜晴》一詩中寫道:
易見黃河清,難逢烏撒晴。
陰霾既已豁,險道況復平。
《歸途始發》一詩中,他又一次寫到了一個“晴”字:
重作滇雲萬里征,歸途卻喜九秋晴。
在《臨江仙·可渡橋喜晴》一詞中,他更是發出了“萬里雲南可渡,七旬老叟華顛”的感慨。詩人將可渡與“萬里雲南”聯繫在一起,足見可渡在詩人心目中的位置。
與“萬里雲南”相比,可渡不過是“彈丸岩邑”,但因它“南通六詔,北達三巴,東連金築”,成為古時中原通往雲南官馬大道的必經之地。可渡,留下了不少戰爭遺蹟,留下了朝廷官員、文人墨客往來可渡寫下的大量詩詞作品,還留下了不少摩崖石刻。在可渡河北岸的岩石上,刻有面積約10平方米的4個大字:飛虹竚鶴。每個字1.3米見方,字型筆法渾厚凝重,相傳為諸葛亮所題。在翠屏崖上,還刻有“山高水長,水流雲在”8個大字,每個字高2米多,筆畫寬0.3至0.4米,是迄今雲南境內發現的最大、相對位置最高的摩崖石刻。據記載,這8個大字為明代楊升庵所題。此外,可渡還有多處摩崖石刻。
隨著現代公路交通的發展,國道遠離可渡,可渡在雲南交通中的地位和作用明顯淡化,但古代交通留下的印記卻無處不在。雲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雲南文物古蹟大全》一書中,可渡的“飛虹竚鶴”石刻、可渡關關址、可渡古驛道、可渡炮台、可渡石橋、李將軍墓、倘可巡檢衙署、免差碑8處古蹟被列為宣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渡也於2006年被列為雲南省級歷史文化名村,2007年又被列為雲南省重點旅遊小鎮。
彈丸之地的可渡集中了如此多的文物古蹟,得益於這裡曾是當年五尺道上的重要驛站。
在可渡,雲、貴兩省基本上是以可渡河為界的,在可渡橋附近,雲南卻有一片跨過可渡河的土地,人們形象地將其稱為“飛地”,可渡河由西向東,將這片土地分為南北兩塊,南邊為宣威市楊柳鄉政府所在地,北邊一塊為明代所築“舊城”,仍屬楊柳鄉管轄。因此,可渡橋並非雲貴兩省的界橋,而是雲南境內的橋樑。過了舊城,便進入貴州省威寧縣地界。在舊城與威寧縣么站區站坡村之間,至今仍有約10公里保存完好的古驛道。這段古驛道全部用不規則的石板鋪成,呈“之”字形蜿蜒在山坡上。當地村民探親訪友或外出勞作,依然還在走這段古驛道。
對建造了可渡石橋的趙越,人們讚賞有加,有人曾寫下這樣的詩句:“將軍樂善,以濟行人,履道坦坦,人皆頌之。”趙越和他的父親趙勛丞的名字與可渡石橋一起永遠留在了人們心裡。1991年,曲靖、宣威地縣兩級共同投資,以鋼筋混凝土對可渡石橋進行了加固。1992年,省地縣共同投資,在可渡石橋下游50米處再建單孔鋼筋混凝大橋。可渡石橋完成歷史使命,成為文物保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