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可持續核聚變反應堆
- 首次提出:美國
- 類型:再生能源
- 建設地點:NIF
- 目標:“在地球上創造一顆微型恆星”
- 建立時間:2010年11月18日
簡介
核聚變能
研究進展
裝置結構
裝置原理
裝置前景
家造反應堆
![道格·庫爾特建立了核聚變反應堆 道格·庫爾特建立了核聚變反應堆](/img/4/903/nBnauUmYjVWOxkjZxUDMiJWMxI2N5UWNzgDNzQGOzczMwYjZwkTY0EDM4I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可持續核聚變反應堆是由美國首先建設的,它看起來可能跟任何普通建築物並沒有太大區別,但是它緊閉的門後卻隱藏著未來的安全再生能源的答案。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
氘—氚聚變反應將釋放巨大的能量,一升海水中含30毫克氘,通過聚變反應可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300多升汽油的能量。要實現持續的輕核聚變反應,要求相當苛刻,必須在超...
在聚變堆的周圍,布置有電漿工程系統以維持持續的聚變反應。這些系統包括真空、電漿加熱、電流驅動、聚變燃料添加、燃料余灰排出以及電漿測量和控制等。今天...
10歲時,泰勒·威爾森製造了一個炸彈;14歲時,他建造了核聚變反應堆,成為世界上完成核聚變壯舉最年輕的人。19歲登上了科技、娛樂、設計大會(簡稱TED大會)的演講台...
美國、俄羅斯、歐洲和日本經過協商,建議在法國卡達拉什建立一座名為國際熱核試驗堆 (ITER) 的核聚變反應堆,旨在研究通過持續核聚變反應來發電的可行性。在本文中,...
如果能讓核聚變反應按照人們的需要,長期持續釋放,才能使核聚變發電,實現核聚變能的和平利用。如果要實現核聚變發電,那么在核聚變反應堆中,第一步需要將作為反應體...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畫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大科學工程國際科 技合作計畫之一,也是迄今我國參加的規模最大的國際科技合作計畫。ITER計畫吸引了包括中國、歐盟、...
穩態聚變核反應堆概述 編輯 核聚變(nuclear fusion),又稱核融合、融合反應、聚變反應或熱核反應。核是指由質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在一定條件下(如超高溫和...
在聚變反應中能大量釋放能量的核燃料。最重要的聚變燃料指是氘和氚。地球上的...聚變堆燃料循環與氚資源可持續性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 2. 彭述明,...
ITER 的總體科學目標是:以穩態為最終目標,證明受控點火和氘—氚電漿的持續燃燒;在核聚變綜合系統中驗證反應堆相關的重要技術;對聚變能和平利用所需要的高熱通量...
嚴格來說,反應堆這一術語應覆蓋裂變堆、聚變堆、裂變聚變混合堆,但一般情況下...這樣,在以天然鈾為燃料的重水堆中,核裂變鏈鎖反應可持續進行下去。由於重水慢...
是聚變實驗裝置和未來聚變堆的關鍵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有效地禁止來自器壁的雜質,減少對中心電漿的污染,排出來自中心電漿的粒子流和熱流以及核聚變反應過程...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畫 [1-2] ,簡稱“(ITER)計畫” [3] ,(ITER:...(NIF)正距離其目標越來越近,顯示了一個可持續核聚變反應裝置正在由夢想逐步成為...
利用驅動器提供的能量引發熱核燃料產生熱核聚變反應並利用物質慣性延續一段時間的大型核反應裝置。慣性約束聚變系統主要由驅動器、靶室、球形燃料靶丸和實驗診斷設備...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畫”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它的建造大約需要10年,耗資50億美元(1998年值)。ITER裝置是一個能產生...
熱核聚變技術,核聚變,即氫原子核(氘和氚)結合成較重的原子核(氦)時放出巨大的能量。熱核反應是氫彈爆炸的基礎,可在瞬間產生大量熱能,但目前尚無法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