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得性策略

可得性策略與代表性策略一樣,可得性策略不需要很多的認知加工。如果你沒有任何困難就想起了你所熟知的人中有很多是心理系的,你就很有可能會覺得大學校園中有很多學生是學心理學的;但如果你很難想起來有誰是學心理學的,你就可能會得出沒有幾個人讀心理學的結論。

在許多情況下,運用可得性策略將得到正確的答案。畢竟當某些事物的例子容易回想時,通常是因為它們廣泛存在。所以,可得性是一個有效的估計事物發生頻率的工具。可是,當某類現象或事件的出現機率不變時,有一些帶偏向的因素就會提高或降低其可得性。例如,如果你是心理系的學生,你的許多朋友或者是熟人也可能是心理系的學生,所以,對你來說,要想起這樣的例子很容易,你的“可得性”是帶有偏向的,在這種情況下,你有可能會高估大學中學心理的學生人數。相反,一個學化學的學生,他可能因為想不起來幾個學心理學的同學,從而低估學習心理學的學生人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