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數值,地震簡介,地震影響,震前異象,地震考察,頻發地帶,地震起因,遺址研究,遺址開發,
主要數值
●發震時刻
2001年11月14日17點26分
●經緯度
北緯36.2度,東經90.9度
●震中位置
中國青海省崑崙山口西
●震級
芮氏8.1級
地震簡介
2001年11月14日,青藏鐵路剛剛開始修建,下午17點26分,在靠近崑崙山口西的路段,大地突然劇烈地顫抖,剛剛鋪好的鐵軌被平移出好幾米,鐵路職工的帳篷也被撕裂……
青海省地震局的監測證實,這一天,崑崙山發生了一次8.1級的強烈地震。由於發生地點人跡罕至,這次強烈地震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這次地震,是近建國以來我國大陸內部震級最大的一次地震。青海、四川、甘肅部分地區有震感。至11月15日上午11時,震區還連續發生多次餘震,致使青海主要震區部分房屋倒塌,青藏公路(國道109線)多處斷裂,崑崙山出現一條大裂縫帶。
地震影響
●通訊中斷
地震發生後的5分鐘,也就是17時31分,“蘭-西-拉”光纜“納赤台-五道梁”段中斷。“蘭-西-拉”光纜是西藏與內地通訊聯繫的重要途徑。
●青藏鐵路
發生在崑崙山一帶的地震,對青藏鐵路南山口到沱沱河400公里的建設工地及生活設施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大多施工單位房屋出現裂縫,有此駐地的房屋和圍牆倒塌,設備被砸。正在施工中的青藏鐵路格拉段受到破壞。
由於地震發生時,大部分施工人員都在野外作業,因此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地震發生後,出於安全考慮,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決定暫時停止隧道施工和高空作業,其他施工也作了相應調整。被中斷的施工通信進行了全力搶修。
震前異象
發生於青海與新疆交界的崑崙山地區的8.1級地震之前,野生動物保護人員就觀察到野生動物的異常反應。
地震發生時,由沱沱河帳房保護站負責人木瑪扎西帶領的巡山隊正在可可西里腹地西部西金烏蘭湖一帶開展反盜獵行動,據稱:地震前最先看到野氂牛、藏野驢、藏原羚、狼、狐等各種野生動物四處狂奔,似乎大難臨頭,然後聽到一陣猛烈震耳的轟鳴聲由遠而近,西金烏蘭湖湧起層層巨浪,浪高達2米左右,浪花拍向湖岸,濺起團團白霧。另據反映,地震發生時刻鹽湖等中小湖泊像開水一樣沸騰,驚心動魄。
地震發生前,野生動物有種種異常表現:109國道沿線的電線桿上,平日傍晚蹲滿了紅隼、褐背擬地鴉等禽類,而在地震之前的幾天裡一隻鳥也見不到;野氂牛往年初冬分布於保護區的種群數量不超過400頭,而地震前的一星期里,庫賽湖以南、五道梁西北地區野氂牛大量密集,最大的群體上千頭;藏原羚一反過去的溫馴,發了瘋似地四處亂竄。據楚瑪爾河保護站負責人王周太等介紹,11月12日前往五道梁途中看到了這樣的場面:成群結隊的藏羚、藏野驢、藏原羚以及小型哺乳類動物都爭先恐後地沿青藏公路向東(遠離震中方向)遷徙。這些現象為地震前兆研究提供了依據。(
地震考察
●2004年
2004年7月19日中國地震局和法國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深入到青藏高原東崑崙地震遺址,對這裡開展了世界上首次大規模的古地震研究。19日以來,中法科學家在青海省格爾木市東崑崙古地震遺址——東、西大灘活動斷裂帶和新開挖的探槽中進行古地震研究,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對東崑崙進行的大規模古地震研究,它對研究“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的隆起和地震成因、地震預測將提供科學依據。
科學家通過幾天來在這裡發現的地震活動斷層認為:東崑崙地震斷裂帶對研究地球地殼變形、地震成因和預測地震現象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科學依據。
根據此次的考察來看,因遺址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海拔高且多為無人區,除崑崙山口附近外,遺址基本未受到人類活動的破壞。但是專家們認為,這些地震遺蹟處於自然狀態下,會不斷受到風、沙、雨、雪、氣溫等自然力的侵蝕、沖刷、掩埋、凍融作用的破壞,隨著時間的流逝會很快消失殆盡,那將是無法挽回的損失。因為8級以上地震具有千年以上周期,到下一次如此規模的地震來臨之際也可能是千年以後的事了。
●2006年
中科院可可西里科考隊於2006年10月18日從玉珠峰腳下的西大灘出發,進入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在崑崙山南麓,科考隊實地考察了2001年發生在崑崙山口西的8.1級大地震的蹤跡。
10月18日,科考隊從玉珠峰腳下的西大灘出發,在經過不凍泉保護站後離開青藏公路,正式進入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10月20日,是科考隊在庫賽湖紮營的第三天,研究地質學的丁林教授決定到崑崙山南面的山坡上去尋找2001年崑崙山口西8.1級大地震的蹤跡。
在海拔4900米左右的山坡上,科考隊員首先發現了一條地震斷裂帶,當上升至5000米左右時,他們發現了另一條更為明顯的斷裂帶。一條被扭曲的河溝的痕跡引起了...
頻發地帶
青海省東崑崙地震帶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地質地震環境之一。歷史上發生過多次8級以上地震,包括2001年的那場8.1級強震。由於所處無人區、地震遺址保護完整、地表豐富,便於開展研究。沿崑崙山活動斷裂百餘年來曾發生1971年3月24日托索湖6.8級地震,1963年4月19日阿拉克湖東7級地震,1937年1月7日花石峽7.5級地震和1902年11月4日阿拉克湖西7級地震。
參加2004年崑崙山地震考察的法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後、古地震專家劉靜說:“初步研究結果,專家組認為3500年-4000年以來這裡發生過4次古地震事件。現在我們研究的是首先確定有過幾次事件,然後通過採集這些探樣來確定每次事件發生的時間,根據這些數據,可以推測出地震之間的間隔,比如說是1000年還是800年發生一次。通過以往的地震數據,可以預測未來在這個斷裂帶上什麼時候發生地震,震級大概有多大,這樣就可以對減災提供科學依據。”
地震起因
崑崙山8.1級地震破裂主要由北西西向左旋走滑主地震破裂,北東東向張扭性分支地震破裂,地震鼓包,張扭性裂陷規律性組合而成。地震鼓包長5-30m,寬1-15m,高0.2-2m。地震裂陷寬30-50m,長25-40m,深0.5-6m。在青藏公路西側,河流高河漫灘,河床,山麓斜坡上的小型沖溝被地震斷裂左旋錯動2.6-4.8m,人工水壩被斷層左旋錯動3.2m。在青藏公路東側,光纜和鐵路施工便道被地震斷裂左旋錯動3.5m,河流階地和河漫灘各左旋錯動4.3m和3m.地震破裂的空間產狀,破壞方式,工程危害與地表地質狀況,岩土結構組成,工程設施力學性質存在密切關係。
遺址研究
崑崙山地震所形成的各種地表破裂現象不僅是迄今為止,中國唯一、世界罕見且保存最完整、最壯觀、最新的地震遺址,同時也是研究地震構造背景、成因、青藏高原內部運動學、動力學等重大科學問題的珍貴資料。
作為全球進入21世紀以來震級最大的地震遺址,崑崙山大地震遺址也備受中外科學界關注。地震發生後,已有超過40個國家的科學家向中國地震局提出了科學考察的請求,而來自法國、日本兩國的地震學家也已多次前往地震遺址與中國地震專家一同進行考察。
這次地震形成的破裂帶所蘊含的豐富的地震形變及組合特徵、位移性質和位移量等等信息,不僅是研究地震構造背景、成因,而且也是研究區域地殼運動特徵、青藏高原內部運動學、動力學等重大科學問題的珍貴資料。同時,地震遺蹟的科學價值主要取決於它的新鮮程度和完整程度,現象越新鮮、越完整,研究價值就越高。崑崙山大地震發生不久,因此更具研究價值。
近兩年來中外科學家的多次科學考察活動,不僅彌補了青藏高原北部缺少地震地表破裂帶運動學參數的空白,提供了研究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現今地殼變動不可缺少的基礎數據。同時,也將為我國西部大開發重大工程建設如何避讓和防範具有發震能力的活斷層、有效地減輕地震災害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在我國曾發生過許多大地震,但對於地震遺蹟而言,由於長期以來沒有引起重視並且加以保護,經過多年的風雨,致使許多地震遺蹟大多失去了當初的本來面目,為此造成了很大的損失。而崑崙山大地震發生不久,其現象還很新鮮,不失時機地對地震遺蹟進行搶救性保護,使其免遭破壞,為將來的科學研究留下一筆寶貴的實體資料,為遊客留下大自然的神奇景觀已成為當務之急。
遺址開發
做為崑崙山大地震遺蹟所在地的格爾木市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長江源頭、萬丈鹽橋、一步天險、崑崙雪景等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旅遊業發展潛力很大。如能將崑崙山大地震遺址加以保護和開發,不僅可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而且對於實物化認識地震和普及防震減災科學知識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能為地震科學研究提供世界罕見、保護完整的地震遺蹟自然實體,從而促進防震減災事業的發展。
2001年在東崑崙山南緣發生的崑崙山口西8.1級地震,形成了長達430公里的構造形變帶,這是我國大陸上一次大震形成的最長地震形變帶。地震形變帶最大水平位移近7米,最大垂直位移近4米。地震裂縫、陡坎、鼓包、滑坡等構造形變現象清晰、種類齊全、規模壯觀、組成規律明顯,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是地球賦予人類的寶貴自然資源。
崑崙山地震形變帶位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海拔在4600米以上,不僅是全球大陸上海拔最高的地震形變帶,而且所有的地面構造變形都發生在凍土層中,明顯具有青藏高原現今構造變形的特色。
崑崙山大地震形成的壯觀景象和獨有資源使這一地區具有極高的旅遊觀光價值。隨著青藏鐵路的開通,崑崙山大地震遺蹟應適時建立國家級地震公園,有效保護地震遺蹟,建立地震博物館,開闢地震遺蹟旅遊線,發展高原特色旅遊業,並使之成為我國乃至世界地震研究領域的天然實驗場。
崑崙山地震紀念碑
“崑崙山口西8.1級地震紀念碑”近日在崑崙山口青藏鐵路與青藏公路穿過的地震遺蹟處正式揭碑。
紀念碑高3.9米,寬4.4米,重48.5噸,由一塊天然的花崗岩加工而成,外形像一座小山矗立在公路旁。碑文上介紹了此次地震和各國科學家對地震遺蹟進行的歷次科考的情況。
2001年11月14日發生在崑崙山口西的8.1級強烈地震,是近50年來中國震級最大的一次地震。這次地震所形成的地表破裂等現象,是迄今為止世界罕見且保存最完整、最壯觀、最新的地震遺蹟,是人類寶貴的自然遺產。地震遺蹟已被國際地質學界公認為研究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和強地震機理的天然“課堂”。
此紀念碑由中國地震局出資設立,對地震遺蹟的保護和研究,以及地震知識的普及具有現實意義。
青海格爾木市地震局目前已出台了“崑崙山口西8.1級地震遺蹟保護和開發”規劃,以保護地震地表破裂地段和地震遺蹟,並將申請建立國家級地震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