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楚廟鼓

只楚廟鼓

只楚南上坊存有8面大鼓,有120多年的歷史了。這8面百年大鼓,還有一段故事。 相傳,南上坊村東山上有座“龍母廟”。每逢天旱,村民便到廟前擊鼓求雨。還別說,一求就靈,準下雨。所以,這一帶的村民對“龍母”十分尊崇。在龍母廟前打的鼓,便被稱為“廟鼓”。每年的正月初九,南上坊村的村民就一路打著廟鼓,浩浩蕩蕩抬著“龍母”塑像到毓璜頂趕廟會,場面十分熱鬧。這一風俗堅持了好多年,南上坊村的廟鼓表演也成了毓璜頂廟會的保留節目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只楚廟鼓
  • 外文名:Chu temple drum only
  • 文化遺產名稱:只楚廟鼓所屬地區
  • 地區:山東 · 煙臺 · 芝罘區
  • 遺產編號:Ⅲ-49
  •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 申報日期:2006
概述,傳承發展,

概述

1880年,德國駐煙臺的盎斯商會得知這一風俗後,頗感興趣,便贈給南上坊村16面黑色大鼓,上面印了盎斯商會的名號。德國人精明著呢。你想啊,每年廟會萬人爭看,到時候,這16面大鼓一抬出來,不就等於是給商會免費做廣告了嗎?
這16面大鼓個個碩大渾圓,直徑有半米多長,每隻10多公斤重,鼓釘都是手工打制的,用三年生的北方黃牛皮蒙面,鼓聲渾厚響亮,聲傳二里開外。這16面大鼓結結實實地用了上百年,目前存世的這8面大鼓雖然鼓面破損,打了補丁,但鼓聲依舊,只是村人捨不得再使喚它們了。
廟鼓第三代傳人王澤升說,他聽自己的老師講過,盎斯商會贈鼓後,村里第一代打鼓人特意製作了一批龍頭鼓槌。制鼓槌宜用柳木,質輕又柔韌。那天,趁著月色晈潔,村裡的四五個年輕人自告奮勇,偷偷摸到珠岩河畔,砍回幾棵小柳樹。回村後,當即架起大鍋燒沸水,將柳木投入鍋中蒸煮,然後,又派人拿到所城的旋木鋪,請匠人設計加工成16根“龍頭棒”:龍脖子為把手,伸出的龍舌為鼓槌,龍頭上頂著紅絨球,打起鼓來,龍眼睩睩,龍鬚微顫,威風凜凜。鼓槌長長的穗頭用紅絲絛編結而成,頂端系一顆玻璃球。
這16根龍頭鼓槌一亮相,南上坊村的廟鼓表演頓時增色不少。鼓手們也十分珍愛這些“龍頭棒”,表演完畢,統統集中保存。沒想到,其中有一位鼓手染上了鴉片癮,為籌毒資,竟將16根龍頭鼓槌悉數偷去變賣換了煙土。村中主事的人得知龍頭棒失竊後,急遣村民去追索,但遍尋不著。從此龍頭鼓槌便不知下落了。

傳承發展

廟鼓雖然被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但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時尚、潮流的東西,對具有歷史淵源的廟鼓卻不感興趣,廟鼓面臨失傳的困境。
第一代打鼓人早已作古,第二代打鼓人已經70多歲,今年58歲的王大叔是廟鼓的第三代傳人,他告訴記者:“因為廟鼓沒有文字記載,靠代代口頭相傳,到六七十年代,廟鼓手藝差不多快絕跡了。2004年,廟鼓手藝被重新挖掘,更名為怡華龍鼓,並組織了威風鑼鼓隊,請了專業創作家特地為怡華龍鼓創作了一首歌———《怡華之歌》。威風鑼鼓隊參加了煙臺許多重大活動的演出,重演了百年以前的民間傳統廟鼓的風采。2005年,廟鼓手藝申請煙臺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在2006年參加了煙臺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演。”
中國的鼓文化源遠流長,品種繁多、門派林立,但專業的廟鼓卻很少見。只楚廟鼓是其中難見的一支,它距今有120多年的歷史,以“拉火報”的形式表演,其鼓的打擊表演方法有鼓點、鼓步、鼓舞三節組成,每節約8分鐘,循環進行,場地不限,可大可小,打擊時一人一鼓一槌,隨著鼓譜的節奏,隨心探動,打舞起來,給人一種春雷震動、龍騰九天的雄壯感覺。在舊社會,敲打廟鼓非常流行,是村民祭祀祈雨以及趕廟會時必舉行的活動。到現在,廟鼓是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的結晶,第三代傳人王澤升希望把這個手藝世世代代傳下去,不要停留在他的手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