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漿度測試儀是我公司按國家標準要求研究開發的一種新型儀器。儀器主要用於測量稀釋紙漿懸浮液濾水速率,是實驗室常規儀器,具有成熟的結構和明確的技術要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叩解度儀
- 國家標準:GB/T 3332-1982
標準依據,主要技術參數,影響打漿的因素,打漿比壓,打漿濃度,打漿溫度,通過量,刀質和刀厚,紙料種類和化學組成的影響,
標準依據
功能符合國家標準:
GB/T 3332-1982 漿料打漿度的測定法(肖伯爾—瑞格勒法)
Determination of beating degree for pulps
(Schopper – rieger method )
主要技術參數
1. 測量範圍:0 ~ 100 SR (肖伯爾度)。
2. 密封錐體的上升速度為:100 ±10mm /s。
3. 底孔流速:取出傘形架,用塞子堵住側流管孔,用手指堵住底孔,將20±0.5OC的蒸餾水1000±5mL倒入分離室,並記錄底孔的排水時間,此時間應是149±1s。
4. 剩餘體積:用手指堵住底孔,將20±0.5OC 的蒸餾水100mL倒入分離室中,得過量的水從側流管完全流出後,放開底孔,將分離室流出的水收集起來。這些水的體積應為7.5 – 8.0 mL之間
影響打漿的因素
打漿的影響因素很多,例如打漿比壓、打漿時間、紙料濃度、紙料性質、刀間距離、刀的特性、打漿溫度、紙料PH值以及打漿時添加物料等都足以影響打漿。為了正確考慮打漿的內在聯繫,合理地制訂打漿工藝規程,打出合乎紙張質量要求的紙料,因此有必要對上述因素加以討論。
打漿比壓
單位打漿面積上所受的力稱為打漿比壓。打漿比壓是決定打漿方式的首要因素。也就是說,打漿究竟是屬於游離狀打漿或粘狀打漿的範疇,先決條件在於打漿比壓。正確地決定比壓,也是能否縮短打漿時間,提高紙料質量和節約電耗的關鍵。
在纖維潤脹以前迅速落下刀輥,亦即採用較高的打漿比壓和較小的刀距,在較低濃度下將纖維切短,這就是游離的漿;反之,粘狀打漿是在較高濃度、較低打漿比壓的情況下進行的。在粘狀打漿過程中,纖維獲得較充分的潤脹,具有一定彈性,因此大部分纖維只受到揉搓和壓擠,僅有小部分被切斷。
在一般情況,減小打漿比壓可以避免過多切斷纖維,但是降低比壓的結果,又會延長打漿時間,所以一般打漿都是在儘可能不影響紙料性質的條件下,適當增加比壓,因此提高打漿效率和節省動力消耗。打漿所用的比壓大小,決定於紙漿種類和纖維性質。以不同纖維原料種類生產不同紙張時,所要求的打漿比壓範圍大體概括如下表。
打漿 比 壓 與 紙 張 種 類 的 關 系
纖 維 原 料 種 類 | 紙 張 種 類 | 打漿比壓(公斤/平方厘米) |
未漂亞硫酸鹽木漿 | 2號及3號書寫印刷紙 中等緊度的薄型文化用紙 80~100克/米的打孔卡片紙、書皮紙 | 3~5 1~3 5~7 |
漂白亞硫酸鹽木漿 | 複寫紙類薄紙 1號及2號書寫紙、印刷紙 繪圖紙、地圖紙、圖畫紙、吸水紙 | 0.5~1.0 2~4 5~16 |
未漂硫酸鹽木漿 | 電氣絕緣紙 牛皮紙、紙袋紙 | 4~8 10~12 |
破布漿 | 吸水紙 | 3~8 |
漂白亞硫酸鹽葦漿 | 印刷紙 | 2~7 |
漂白鹼法草漿 | 有光紙、印刷紙 | 2~5 |
除了比壓大小之外,達到指定打漿比壓的時間快慢也很重要。一般說來,如果採用的是逐步增加打漿比壓的辦法,其結果是纖維吸水潤脹程度大,切斷作用小。這種打漿方法適用於要求強度較高,而伸縮性不占重要地位的紙類。如果延長打漿時間,這種打漿辦法適於生產薄頁紙。相反,如果採用迅速增加打漿比壓的辦法,結果是纖維潤脹分裂作用小,切斷作用大,這種辦法適用於一般書寫紙和印刷紙的打漿。如果打漿一開始,就急速增加比壓,打漿作用以切斷纖維占絕對優勢,這種打漿辦法只能套用在濾紙、吸墨紙等一類要求吸收性能較好的紙類。
一般來說,飛刀與底刀之間比離較大,刀片之間的纖維層較厚,每根纖維所受作用力較小,即打漿比壓較小。所以粘狀打漿時,刀間距離不能小於0.08毫米,否則刀片會受到過多的磨損。
打漿濃度
紙料的濃度對打漿的質量有很大的影響。根據近年來打漿工藝的發展,打漿濃度可分為低濃、中濃、高濃三種,有人認為10%以下的濃度稱為低濃打漿,10~20%的濃度稱為中濃打漿,而高濃打漿的濃度在20~30%甚至更高。
在低濃打漿的範疇內,打漿濃度較高,則進入飛刀與底刀之間的漿層較厚,纖維數量增多,有利於促進纖維間的擠壓和揉搓作用,有助於纖維分散、潤脹和細纖維化。同時,單根纖維所分擔承受的壓力也相應減小,從而減少了纖維的切斷作用。由此可見,打漿濃度較高,適合於粘狀打漿的要求。例如,某廠生產水泥袋紙在用錐形精漿機進行打漿,將打漿濃度由原來的3~4%提高到5~6%,在同樣成漿打漿度情況下,紙的耐破度和撕裂度均有顯著提高。游離狀打漿則要求切斷纖維,而不希望纖維過多吸水潤脹,打漿濃度可控制低一些。
總之,在低濃打漿的範疇內,紙料濃度的大小,應根據打漿方式、紙料性質和打漿設備構造等而決定。對於打漿機來說,在打粘狀漿或一般紙料時,濃度也應大一些,但也要考慮到設備結構的限制,例如舊式打漿機紙料的濃度可達5~6%,新型打漿機的濃度還可高一些。而一般連續打漿設備,則多受漿泵和進料操作的限制,不易提高打漿濃度。不應該指出,提高打漿濃度,既可以提高單位時間的產漿量,降低單位產量的電耗,從而降低生產的成本,在經濟上的合理性是不應忽視的。為此,不論是間歇或連續打漿,在設備條件允許下,根據生產紙種的質量要求,應儘量保持最大可能的打漿濃度。
中濃打漿(濃度10~20%)雖能有助於提高紙張強度,但效果既不甚顯著,且動力消耗又高,因此未能在工業生產中獲得套用。
早在二十多年前,在實驗室進行的高濃打漿(20~30%)的研究,就已指出,高濃打漿能膩予紙張以較高的撕裂度、伸長率和耐破度等。到了六十年代,隨著連續打漿設備結構的不斷發展,高濃打漿設備也漸趨成熟,促進了高濃打漿在工業生產中的實現。
高濃打漿目前是採用附有強制餵料裝置的盤式磨漿機,以解決漿料濃度大,流動性差等問題。一般可採用螺旋推進器作為餵料裝置,將紙料推進高濃盤磨機中進行打漿。
如前述在打漿過程中,纖維受到刀片的衝擊、壓潰和纖維彼此之間的摩擦作用,其初生壁和次生壁外層得到破壞,從而促進纖維的吸水潤脹和細纖維化。在低濃打漿時,由於大量的水在纖維間起著潤滑作用,因此纖維間的摩擦力很小,對纖維的結構形態不易產生影響。低濃打漿主要靠底盤刀片的作用,因此要求磨盤刀片之間的縫隙必需保持在單根纖維厚度左右,務使纖維受到劇烈的摩擦作用。但是由於打漿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會發生不均勻磨損,致使整個磨盤刀片間隙不可能完全一致。間隙太小處,纖維受到過度的壓潰和切斷;間隙過大處,纖維又得不到必要處理。因此,低濃打漿不易取得均勻的打漿效果。高濃打漿的情況則與此迥然不同。高濃打漿主要依靠磨盤間紙料的相互摩擦,而不是靠磨盤本身的作用,因此磨盤間的間隙可以加大,從而避免了纖維的過度壓潰和切斷。從纖維篩分組成和纖維形態的觀察,可以明顯地看出經過高濃打漿和低濃打漿的紙料存在著顯著的差別。測定結果表明,高濃打漿時纖維長度變化不大,而低濃打漿時,長纖維比例大大降低,短纖維和細小纖維比例顯著增加,因而打漿度上升較快,其濾水性能也較差。在纖維形態方面,經過高濃打漿的纖維細纖維化程度要比低濃打漿的大得多。另外,經過高濃打濃的纖維多呈扭曲狀,而低濃打漿的纖維則呈寬頻狀。
由於高濃打漿能夠更多地保持纖維的長度和強度,因此紙漿的撕裂度要比低濃打漿的高得多。同時,由於經高濃打漿後纖維多呈扭曲狀,纖維具有很高的收縮能力,因此紙張的收縮率得到大大改善,這種情況對水泥袋紙、高速輪轉印刷紙等紙種具有重要的意義。基於上述原因,在造紙機上對紙袋進行乾燥時,紙張的收縮率有較大幅度的增加,其結果是紙張韌性和耐破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而抗張強度則可能有降低,如下表所示。綜上所述,由於抗張強度變化不大,而伸長率有著較大幅度的增加,最終表現在紙韌性上在為提高,這點對紙袋的使用性能是極為重要的。
高 低 濃 度不 同 打 漿 方 式 的 比 較
紙張性質 | 低濃打漿 | 高濃打漿 | 高濃+低濃打漿 |
橫向撕裂度(克/張) 橫向伸長率(%) 橫向抗張力(克/厘米) 橫向韌性(公斤.米/平方米) 耐破度(公斤/平方厘米) | 150 6.1 288 12.7 12.8 | 250 8.6 288 18.7 13.2 | 200 9.5 270 20.9 13.5 |
對長纖維漿來說單純採取高濃打漿的處理方式,纖維沒有能夠得到足夠的適當切斷作用,不易保證成紙的勻度,因此,可以考慮採用兩段打漿的方法,即在高濃打漿之後,再經過低濃打漿處理。兩段打漿既能體現高濃打漿的優點,又能達到低濃均整和節約用電的目的。只要高濃和低濃兩個階段取得良好的配合而使纖維受到最小損傷,紙張的強度和質量都會比單獨用高濃打漿或低濃打漿要高得多,此點可由表2-1-6看出。
目前用於高濃打漿的幾種型式的盤磨機,均要求較高的製造精密度,並且磨盤材料必須選用優質的,這類盤磨機生產能力較大,電耗也高。
總的來看,高濃打漿是個技術方向,特別適用於處理厚壁纖維的馬尾松和落葉松等漿料,而對闊葉木漿和草類紙漿等短纖維,更能發揮其效果,為利用短纖維漿生產高強度紙張開闢了新途徑。
但高濃打漿也存有一些問題,例如動力消耗較大,紙張的緊度大,不透明度,尺寸的穩定性和挺度均較差,這些情況是值得注意的。
打漿溫度
打漿時,由於纖維與刀片表面以及纖維彼此之間的摩擦作用,產生摩擦熱,這些熱量積聚在紙料中,造成漿溫上升。打漿時間較長,漿溫可能升高較多。溫度升高的大小隨打漿情況不同而有差異。游離狀打漿處理一般紙料由於打漿時間較短,因此紙料中積聚熱不大,溫度上升不大顯著。粘漿時間較長,往往易於出現升溫較多的現象,例如,電容器紙用漿的打漿時間長達24小時左右,紙料中積聚熱較大,溫度上可能上升至60℃以上。
通過量
在間歇式打漿操作中,每次處理漿量恆定不變,打漿效果主要取決於打漿比壓、打漿濃度和打漿時間,如前述,打漿時間的長短又決定於打漿方法(比壓和濃度),以及對打漿質量的要求。採取連續打漿操作時,打漿效應則主要決定於打漿比壓、打漿濃度、連續打漿設備的台數以及單位時間紙料的通過量。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增加通過量,相應地會縮短纖維受到打漿處理的時間。如果採取提高漿濃的同時,以增加紙料通過量,那又是另一個問題。
刀質和刀厚
游離狀打漿宜於採用薄刀;反之,粘狀打漿,則以採用厚刀較為適宜。厚刀比較不易切斷纖維,而較易對纖維進行分絲細纖維化。如欲製造高粘狀的紙料,則以石刀為最適宜,一般石刀的厚度比鋼刀的大。
由於紙料和生產紙種的不同,打漿設備的刀片應根據實際情況選用不同的材料。鋼刀切斷纖維作用大,而石刀最適於粘狀打漿。選用鋼刀或石刀,這也要根據產品質量要求來決定。
紙料種類和化學組成的影響
各種不同纖維原料,經過不同方式的製漿手段,也會製得化學組成各不相同的紙漿。這種纖維結構和化學組成的區別,往往導致紙漿的打漿性能的差異。在第二節“打漿理論”中,已就紙漿的化學組成對打漿的影響,有所闡述。在這裡,還應該著重指出,當紙漿中α-纖維素含量較多,半纖維素含量較少時,纖維不易取得潤脹和細纖維化作用,紙張物理強度難以得到發展,但紙張的松度、多孔性和吸水性能則有較大增長。另外,如果木素含量較多,則又表明纖維細胞壁(特別是初生壁和次生壁外層),沒有獲得足夠的破壞,直接影響到纖維的潤脹和細纖維化。這些情況都是值得注意的。至於纖維結構對打漿的影響,則擬在闡述各種紙漿的打漿特性時,一併討論。
此外,關於PH值對打漿的影響,各說不一,有人認為PH值在5~6或8.5~9.0的兩個範圍內,纖維潤脹最大,容易打漿;但也有人認為PH值的大小對紙料的潤脹關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