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令,曲牌名,隸屬於元曲。曲牌名為特定式樣,例如: 叨叨令·竇娥冤 ,叨叨令·無名氏。其後跟有曲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叨叨令
- 介紹:曲牌名
- 宮調:正宮
- 朝代:元
曲牌名格式
宮調:正宮
格律:平平仄仄平平去。(韻)
平平仄仄平平去。(韻)
平平仄仄平平去。(韻)
平平仄仄平平去。(韻)
仄仄、也麽哥(定格)
仄仄、也麽哥
平平仄仄平平去。(韻)
例曲:叨叨令·竇娥冤
可憐我孤身隻影無親眷,則落的吞聲忍氣空嗟怨。〔劊子云〕難道你爺娘家也沒的?〔正旦雲〕止有個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應去了,至今杳無音信。〔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劊子云〕你適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什麼主意?〔正旦唱〕怕則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見。〔劊子云〕你的性命也顧不得,怕他見怎的?〔正旦雲〕俺婆婆若見我披枷帶鎖赴法場餐刀去呵,〔唱〕枉將他氣殺也么哥,枉將他氣殺也么哥。告哥哥,臨危好與人行方便。
例曲·叨叨令·《西廂記》
作者:王實甫
形式:雜劇
年代:元
見安排著車兒馬兒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氣
有甚么心情花兒靨兒打扮得嬌嬌滴滴的媚
準備著被兒枕兒只索昏昏沉沉的睡
從今後衫兒袖兒都搵濕重重疊疊的淚
兀的不悶殺人也么哥
兀的不悶殺人也么哥
久已後書兒信兒索與我淒悽惶惶的寄
例曲:叨叨令·無名氏
作者:無名氏
形式:小令
年代:元
正宮 叨叨令
無名氏
黃塵萬古長安路①,折碑三尺邙山墓②,西風一葉烏江渡③,夕陽十里邯鄲樹④。
老了人也么哥,老了人也么哥,英雄儘是傷心處。
注釋
①長安路:去往長安的路,指進京求官。此句說,古來多少人爭奔走的長安路如今只留下黃塵一片。
②邙山:即北邙山,在今河南洛陽東北,是古代王公貴族的墓地。
③此句暗寫項羽自刎烏江。一葉:指小船。
賞析
這是一首感嘆人生的懷古曲。開頭四句為連璧對,先後列出“長安路”、“邙山墓”、“烏江渡”、“邯鄲樹”四種意象,分別冠以“黃塵”、“折碑”、“西風”、“夕陽”等修飾短語,使這四種意象蒙上了一層蕭條、冷落的色彩。往日那些奔波功名的士子、不可一世的權貴以及叱吒風雲的英雄,如今都化為煙塵,空留下令人感傷的遺蹟!有限的生命與無限的時空之間的矛盾,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事實。由此引出作者深沉的慨嘆:“英雄儘是傷心處!”辭氣豪逸,感慨萬千,發人深省。
例曲:叨叨令·無名氏
正宮 叨叨令 無名氏
賞析
但本曲的結構與白曲卻大不相同。它先用許多撲朔迷離的筆墨描繪了一個似乎無人跡、無塵囂的世外桃源之境。“溪邊小徑舟橫渡,門前流水清如玉”一條不知名的小溪,清澄透明的流水靜靜地淌著;登舟橫渡上岸,再沿著一條彎彎小徑走去,一座小小屋舍便悠然可見了。這裡已隱約透出一股神迷之感。室何人居?詩人未道,他僅描繪了小屋安謐而恬靜、雅淡而優美的外部環境;其地何所?詩人未明,是“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的鄉村野地?還是“小橋流水有人家”(王安石詩)的郊外花村?讀者難知其詳。以下兩句,詩人將讀者引入更加神迷的境界:“青山隔斷紅塵路,白雲滿地無尋處。”青山白雲,幽邃縹緲,使人想起賈島《訪隱者不遇》中童子的答語,“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令人懸望之餘,不無悵惘之感。詩人似乎知道讀者會有這樣的心理感受,故再用兩句頗涵自得、自傲,而又不無戲謔嘲弄的“說與你尋不得也么哥”重複疊唱,再將讀者推向迷茫恍惚之極境,讓你只好自嘆凡俗,對此神秘的仙界可望而不可即,可想然不可知。若全曲到此作結,倒頗堪稱之為“朦朧詩”的,“象外”之味,盡可讓人作萬千之想。然古代詩歌於“超以象外”後必要“得其環中”,結句“卻原來儂家鸚鵡洲邊住”正是揭其“環中”的全曲之眼。一直隱在曲中而未露其面的小屋之主倏然而出,仙界者,“漁父”居所也。有此一句,“境界全出”:那青山白雲、門前流水、輕舟小徑構成的極澄至淨的世界,何嘗是“紅塵”外的仙境,又何嘗是現實中實有的景觀,它乃是“漁父”心靈中的聖所,理想中的“隱士”精神世界的“物化”罷了。
“漁父”形象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幾乎沒有一個是現實中真正的漁父。自從楚辭《漁父》中誕生了一位“世人皆醒我獨醉”、不與世俗爭流的“漁父”後,其歷代“子子孫孫”實際上便成了不求功名、不慕榮華富貴而獨善其身的人格精神象徵。“漁父”之詠成了古代“隱士”之歌中別具一格的支系,王維的一首“隱士詩”不妨可看作其核心主題:“永懷青岑客,回首白雲間。神超物無違,豈系名與宦。”“漁父”之吟為歷代文人所喜愛,絕非無因,元代尤其如此——得志而顯達者詠之,以見其不失高雅;失意者又藉以曲折表達其對現實的不滿或失望,同時又將自己的內心世界融化到“漁父精神”中去,以忘卻現實生活的煩惱,在“超塵脫俗”的心靈淨化中求得心理的平衡。白賁《鸚鵡曲》所以能享譽一時,除了其韻用“魚模”部去聲險韻外,“漁父”這一傳統母題具有文人心目中特有的“精神美”魅力,難道不是最根本的原因?而本曲不憚有名作在先,效而再創,不也有這樣的魅力在召喚?
然而,如果本曲無自己的藝術魅力,恐怕早就湮沒無聞了。在歷代“漁父”之吟中,以青山、白雲喻其高潔脫俗,以輕舟、流水狀其自由灑脫,乃是眾所擷取兼含比興的意象。白曲如此,本曲亦如此。但白曲以“儂家鸚洲邊住,是個不識字漁父”領起全篇,讓人一下子進入傳統“漁父”的既定精神境界,然後再組合意象,使其表現的精神世界得以形象化,而結句“算從前錯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處”與之遙相呼應,使全曲頗得爽朗豪放之風。本曲則首先隱約迴環,先造其境,使人捉摸不定,產生強烈的探詢感,結句則借當時人所熟知的“鸚鵡洲”指稱“漁父”,點出意核,復令人再回味、咀嚼全曲,既得含蓄蘊藉之趣,又不失明朗暢達之風,雖與白曲所取意象大致相同,結構方式則別具一格。細而察之,本曲“溪邊小徑舟橫渡”與白曲“浪花中一葉扁舟”;“青山隔斷紅塵路”與白曲“覺來時滿目青山,”雖句中形象相同,但也各隨其曲之意脈與情調,彼此不能互換,而並非增減其字而已。故其雖受白曲影響和啟迪,然卻是自己的創作。加上作者選押去聲韻之[叨叨令]曲體,除“處”、“住”為白曲原用韻腳外,“渡”、“玉”、“路”,均是字熟而韻險,既繼承了白曲“險韻”特色,又有自己的匠心,這大概是本曲並非首唱,又屬“無名氏”之作卻能流傳至今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