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鱷亞目

古鱷亞目

古鱷亞目是槽齒目的一個亞目,是其中最原始且為祖先的物種。它們是原始的主龍類,外型稍微類似鱷魚,大多數生存於早三疊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古鱷亞目
  • 拉丁學名:Proterosuchi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爬行綱
  • 亞綱:雙孔亞綱
  • :槽齒目
  • 亞目:古鱷亞目
基本信息,物種歷史,存活年代,分布區域,生活習性,研究意義,

基本信息

古鱷亞目是槽齒目的一個亞目,是三疊紀早期最大型的陸地爬行動物群系,體型與現代的科莫多龍相等。古鱷亞目外表類似原始鱷魚,並與現代鱷魚擁有許多共同特徵;但古鱷亞目仍保有自己的特徵,例如長腿、鉤狀嘴部。這種嘴部使得遭到獵食的獵物,例如水龍獸,幾乎不可能從嘴裡逃脫。
它們體型細長(約1.5米長)、長口鼻部、外表類似鱷魚,但它們缺乏真正鱷魚的堅硬鱗甲,它們骨骸的特徵更為原始。它們最獨特的特徵是明顯往下凸出的前上頜骨(前上頜骨是上頜的前部),它們的前上頜骨突出於下頜之上。四肢很短,且呈往兩側伸展姿勢,類似現代的蜥蜴。

物種歷史

1906年,羅伯特·布魯姆(Robert Broom)建立起古鱷亞目名稱。在較晚的分類里,包括古鱷科、引鱷科、原鱷龍科、派克鱷科。
在親緣分支分類法之中,這是個並系群分類,而非自然演化支,這名稱不再使用,但還是可以在許多分類書中見到,包括Robert Carroll的《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Evolution》。
在最近的古生物研究中,古鱷亞目構成基礎主龍形類;也就是說,它們屬於主龍形類,但不是主龍類的物種。

存活年代

古鱷亞目生存於早三疊紀。

分布區域

非洲南部、俄羅斯、中國、澳大利亞、南極洲。

生活習性

古鱷亞目是一種伏擊掠食者,雖然古鱷可以在水中生存、游泳,古鱷應較常獵食陸地動物,而非魚類。它們的眼睛位在頭部上方,使它們可躲在水面之下,等待獵物至水邊飲水,再將水邊的獵物拖入水中,然後在水面下展開攻擊。身為伏擊掠食者,意味者古鱷亞目的大部分身體,在它的大部分的一生中都處於同種環境。這種方式是節省能量的好方法,甚至可長達一個月不進食。

研究意義

古鱷類動物很可能為研究毒牙注射的演化提供重要信息。古鱷類牙齒的根部顯示這種物種與恐龍與鱷魚的關係比現代蛇類更近,但它們牙齒的注射器結構卻與蛇的尖牙十分類似,可能有類似的進化模式。
古鱷類動物化石在美國有三個主要化石產出點:維吉尼亞州的托馬霍克,北卡羅來納州的芒丘爾和亞利桑那州的布拉塞龍採石場。其中托馬霍克的化石最古老。米切爾等人分析不同地點的古鱷類牙齒化石,發現從托馬霍克採集的最古老牙齒化石中,輸送毒液僅僅通過一個淺溝槽,從牙齒根部到尖部只延伸了不到四分之一。而托馬霍克發現的時代較晚的牙齒化石有更長更深的溝槽。到了芒丘爾和布拉塞龍採石場中的牙齒化石,溝槽則完全閉合,僅有極細的孔隙,能在牙齒咬住獵物的瞬間把毒液注射進獵物體內。研究人員把這種現象解釋為演化過程在化石記錄中的顯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