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體詩律學——王力別集

古體詩律學——王力別集

《古體詩律學——王力別集》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編著的實體書。該書是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研究中國古體詩歌韻律的一部專著。在這本書中,王力先生總結和分析了古體詩每句的字數,古體詩的用韻、對仗、句式、語法、五古和七古的平仄,奇句韻和柏梁體,入律的古風及古風式的律師等方面的特點和規律,從語言文字的角度為我們探索出了一條認識和了解古體詩的道路。

基本介紹

  • 書名:王力別集
  • 作者:王力
  • 頁數:237
  • 定價:¥18.80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12-1
  • 裝幀:平裝
  • 版次:1
  • 字數:161000
  • 紙張:膠版紙
理解,延伸,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理解

古體詩, 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除楚辭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有“歌”、“行”、“吟”三種載體。古體詩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
四言詩,在近體詩中已經不存在了,雖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體詩。《詩經》中收集的上古詩歌以四言詩為主。兩漢、魏、晉仍有人寫四言詩,曹操的《觀滄海》、陶淵明的《停雲》都是四言詩的典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七古。五古最早產生於漢代。《古詩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詩。漢代以後,寫五言古詩的人很多。南北朝時的詩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後的古體詩中五言的也較多。而七古的產生可能早於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見。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現,唐人又稱七古為長句。

延伸

雜言詩也是古體詩所獨有的。詩句長短不齊,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三、四、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詩經》和漢樂府民歌中雜言詩較多。漢魏以來樂府詩配合音樂,有歌、行、曲、辭等。唐人樂府詩多不合樂。唐宋時代的雜言詩形式多種多樣:有七言中雜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難》;有七言中雜三言的,如張耒的《牧牛兒》;有七言中雜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將進酒》;有七言中雜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為主雜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難》。

作者簡介

王力(1900—1986),中國語言學家,廣西博白人。曾就讀於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師從梁啓超、王國維、趙元任,後留學法國,獲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廣西大學、西南聯大、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北京大學等學校教授。
王力一生從事漢語教學與研究工作,對漢語語音、語法、辭彙的歷史和現狀研究精深,併兼擅詩文、翻譯。著有《中國現代漢語》、《漢語詩律學》、《漢語音韻學》、《漢語史稿》、《中國語言學史》、《同源字典》、《龍蟲並雕齋瑣語》等學術著作。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古風每句的字數
第二章 古體詩的用韻(上)——本韻
第三章 古體詩的用韻(中)——通韻
第四章 古體詩的用韻(下)——轉韻
第五章 奇句韻和柏梁體
第六章 五古的平仄
第七章 七古的平仄
第八章 古風的黏對及其出句末字的平仄
第九章 入律的古風
第十章 古風式的律師
第十一章 古體詩的對仗
第十二章 古體詩的句式
第十三章 古體詩的語法
附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