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邰國遺址

古邰國遺址

古邰國遺址在楊凌示範區李台鄉圪瘩廟村、揉谷鄉法禧村(揉谷鄉原隸屬寶雞市管轄,2008年下半年劃歸楊陵區)以南,渭河北岸的二級台地上,有一處內涵極為豐富的新石器時代—西周—戰國—秦漢等不同文化時期的大型居住遺址。傳說曾是我國農業始祖后稷 “教民稼穡”之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古邰國遺址
  • 外文名稱:The ancient ruins of TaiGuo
  • 地理位置:楊凌示範區李台鄉圪瘩廟村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遺址原名:疙瘩廟遺址
  • 保護批次: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遺址介紹,出土文物,歷史沿革,景觀,

遺址介紹

位於楊陵區李台鄉杜家坡村西至圪塔廟以南、永安村以北一帶,東西約1.5公里,南北約1公里。屬渭河北岸二級台地。在台地斷崖上發現有大面積、多層次的古代遺蹟。灰層堆積高達3米,在未擾亂的灰層中、下層發現有紅、黑細泥陶器和夾砂灰陶器,以及附加堆紋和繩紋灰陶器。上層有秦漢雲紋瓦當和瓦片。除灰層外,還發現多處灰坑、窯址和長約15米的居住遺址與高4米、寬2米的窖穴遺址。在杜家坡西和圪塔廟村西南,還發現兩處南北長8米和28米的夯土層。杜家坡以北的西北林學院內,則是一古墓葬群。遺址內出土有大小不同的磨製石斧、陶碗、陶釜、陶罐、陶鬲、陶紡輪、骨鋤、薄片小紐銅鏡及銅戈等器物。在戰國至西漢的8件陶釜、陶瓮上,發現有“斄(邰)市”、“斄(邰)亭”二字印文。
該遺址東西分布地勢較為平坦,由北向南呈緩坡狀。在遺址西南的土壕岸上及東南耕地表面,發現了大量的灰坑灰層遺蹟,新石器時代的灰坑更是多處分布。灰坑深2-5米、寬1.25-6米、形狀多以袋狀和錐狀為主,其次為不規則狀,並發現有紅燒土和光滑的土壁。從地層看,地表20厘米至50厘米以下是1.8米至3米厚的文化層。

出土文物

在遺址的東部,李台鄉圪塔廟村東南約500米處的斷面上發現有白灰層,灰層厚0.4-0.6厘米,內涵豐富。文物多為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類型和龍山時期文化類型。
其中仰韶文化為廟底溝類型,仰韶文化的殘片多以泥質夾砂和紅陶為主,主要裝飾紋飾有線紋,繩紋和黑彩圓點弧線紋。從殘片可辨認的器形有圓底缽,重唇口尖底瓶,寬沿盆、罐、鬲足等。
龍山文化的陶片多為夾砂灰陶,主要裝飾紋飾為籃紋或附加堆墳,主要器形有寬沿盆、罐和三足器。石器有:石錛、石刀、石錘、石矛、石斧等;同時,遺址內有部分西周遺存,以夾砂紅褐陶為主,器物有繩紋飾的罐、鬲等。
1978年平整土地時,在遺址的西邊柔谷鄉法禧村以東200米處發現有寬約10米秦漢時期夯牆遺蹟和長達12米的居住遺址、高約4米、寬約2米的窯穴遺蹟和鑄鐵作坊遺址等。歷年來還出土了大量的建築材料,如:秦漢粗繩紋磚瓦,五角水管、繩紋、筒瓦、板瓦、雲紋瓦當等。另外,在殿背灣、尚德、陵角、圪塔廟村、以及東北處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校區周圍還分布了大量的戰國到秦漢墓葬。僅在1986年學校行政樓建設時,就發現秦漢墓葬80多座,鹹陽市文管會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報告見考古與文物、1992年3期),出土了大量不同質地的文物,如:石斧、陶碗、陶倉、陶釜、陶罐、陶紡綸、骨鋤、小銅鏡、銅戈等器物。
尤其重要的是在這一帶出土了帶有“邰市”、“邰亭”印文的陶罐,刻有“邰”字銘文的秦代銅壺和銅溫壺等器物。

歷史沿革

該遺址原名疙瘩廟遺址,1986年鹹陽市地名辦公室根據地名普查資料會同省文物專家對遺址進行實地考察。據《史記周本記》、《史記秦本記》、《水經注》、《扶風縣誌》、《武功縣誌》等文獻記載:“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始置邰縣,秦漢時置邰城”,出土器物銘文證明其地望與史籍記載相印證,故更名為-古邰國遺址。
1957年5月31被公布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觀

古邰國遺址位於楊凌示範區,是一處內涵極為豐富的新石器時代的大型居住遺址,是我國農業始祖后稷“教民稼穡”之地。古邰國遺址公園項目以遺址保護為主,打造一個以遺址保護、文化展示、休閒體驗為核心的歷史文化遺址公園,成為彰顯華夏農業文化的重要載體。
建設內容
主要建設古邰國遺址核心保護區、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母子同輝廣場、農耕文化體驗區、古邰國商業街五個區域,利用多種現代化聲、光、電等先進展示手段,集中展示古邰國的歷史文化,進行高標準規劃設計,努力建成國內旅遊精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