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源遠流長,筆墨紙硯相得益彰,作為排在“文房四寶”第二位的“墨”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出土於半坡、姜寨遺址的“魚紋彩陶盆”上的彩畫、出土於湖南湘西里耶“秦簡牘”上的墨書等,形象地記錄和再現了古代先民的聰明智慧和文字信息,成為我們今天學習中國傳統書法文化的典範。
本次展覽共展出明清硃砂墨精品60件。明清兩代是中國制墨業的高峰,這個時期不僅墨質優良,還出現了各種裝潢精美的描金彩畫墨品。制墨的選料、加工製作也由簡單趨向繁複;墨品形式從傳統的素塊、單塊墨發展到彩墨、套墨、集錦墨等,精美絕倫,“硃砂墨”就是其中的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道墨韻——明清硃砂墨藝術展
- 舉辦地:陝西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
2016年8月5日,“古道墨韻——明清硃砂墨藝術展”在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展出,展期自8月5日至11月7日,共展出硃砂墨精品60件。
本次活動由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西安美都博物館共同主辦,西安曲江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管理有限公司、陝西美都物流有限公司協辦。西安城牆管委會主任助理劉冬,美都集團公司董事長、美都博物館理事長黃新蘭,陝西美都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美都博物館監事長寇建利,美都博物館館長時小愛,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館長龐任隆、副館長楊燕出席。西安美都博物館展陳部經理馬俊介紹了展品收藏過程和其中的故事。
中國書法源遠流長,筆墨紙硯相得益彰,作為排在“文房四寶”第二位的“墨”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出土於半坡、姜寨遺址的“魚紋彩陶盆”上的彩畫、出土於湖南湘西里耶“秦簡牘”上的墨書等,形象地記錄和再現了古代先民的聰明智慧和文字信息,成為我們今天學習中國傳統書法文化的典範。
中國書法源遠流長,筆墨紙硯相得益彰,作為排在“文房四寶”第二位的“墨”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出土於半坡、姜寨遺址的“魚紋彩陶盆”上的彩畫、出土於湖南湘西里耶“秦簡牘”上的墨書等,形象地記錄和再現了古代先民的聰明智慧和文字信息,成為我們今天學習中國傳統書法文化的典範。
本次展覽共展出明清硃砂墨精品60件。明清兩代是中國制墨業的高峰,這個時期不僅墨質優良,還出現了各種裝潢精美的描金彩畫墨品。制墨的選料、加工製作也由簡單趨向繁複;墨品形式從傳統的素塊、單塊墨發展到彩墨、套墨、集錦墨等,精美絕倫,“硃砂墨”就是其中的代表。
據展品收藏方西安美都博物館相關負責人馬俊介紹,現存世古墨以明清兩代為多,古墨上多題有文字,稱為墨名號,墨名號有通用、專用之分。通用墨名號為各家墨店都可採用生產,如“青麟髓”“大國香”等;專用墨名號則為某一墨店首創獨用,不許別家墨店效仿,如制墨大家方於魯墨店專用墨名號為“九玄三極”墨,程君房墨店為“玄元靈氣”墨等。
此次展出的一塊如意型的硃砂墨上不僅雕刻著松鶴、壽星等吉祥紋飾,還有兩個金色的楷書小字“御墨”,下端還有“草莽臣於魯制”的字樣,據馬俊說,這是當年皇帝朱批時使用的硃砂墨,是宮廷里專門為皇帝製作的墨,其他人都不能使用。
還有一塊明代程軍房制“九錫”圖八角形硃砂墨,則向大家揭示了明朝皇帝是如何賞賜大臣的。這塊硃砂墨浮雕“九錫圖”,背面有對稱的雙龍。程軍房是明代萬曆年間的制墨名家。這塊硃砂墨上的九錫圖則雕刻著明代皇帝賞賜有功大臣用的9種禮器,分別是車馬、衣服、樂縣、朱戶、納陛、虎賁、斧鉞、弓矢、秬鬯,而這些禮器通常是天子才能使用的,是最高禮遇的表示。
馬俊介紹,清代古墨按質量分等級,其價格懸殊,如清代汪節庵墨店生產的“惜如金”“古麋”墨,定價每斤20兩紋銀;而一般的“龍翔鳳舞”墨,每斤僅賣紋銀1兩5錢。但按照清初文職官俸推算,雍正三年時一品文職官員一年的俸銀為180兩,即使是當時一品大員的年俸也只夠買9塊上等的名家墨品,由此可見名家墨品在當時也絕對算得上奢侈品。
此次展覽將免費展出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