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運河街區

濟寧位於京杭運河中段。今濟寧城區的古運河舊稱運糧河,西起京杭運河,經順河門入南四湖,自西向東,穿城迤邐南流,全長6.44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運河街區
  • 地區濟寧
  • 類型:運河街區
  • 全長:6.44公里
歷史,玉堂醬園,特產,

歷史

今濟寧古運河街區,為元明清時期濟寧州城,位居“水陸交匯,南北衝要之區”,“控引江淮咽喉”,處漕河管理和魯西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位。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濟寧由府升為路,領三州十六縣。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置濟寧州,領三縣。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為省轄直隸州。
史載,時濟寧“官舸商舶鱗集、麻擁於濟城之下”。明中葉已成“車馬臨四達之衢,商賈集五都之市”,居民不下數萬家。州城內外,通衢要道,運河兩岸,行棧林立,商賈雲集,百業興盛,商戶上千戶,年營業額達白銀億兩,市場輻射周圍近百縣。商貿繁榮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人口與消費俱增。明末濟寧城區人口已達10萬人,街巷98條,其中城內45條。清道光年間,街巷達290條,其中城內達到107條。主要行業有藥材、皮毛、糧食、雜貨、綢布、竹貨、碎貨(百貨)、鐵貨、茶葉、陶瓷、文具、飲食、服務、錢(金融)業等 10多個。
商貿業的繁榮促進了手工業和農產品商品化。時手工業門類齊全、行業繁多,素有“400名銅匠、500名竹匠、600名木匠、800名皮匠、1500名鐵匠”之說。是明清時期運河沿岸著名的手工業發達城市。其中玉堂醬園是釀造業中的佼佼者,其產品“京省馳名”“味壓江南”;“濟寧路青猾皮”為濟寧名牌特產;還有竹木器、銅鐵器、紡織、造船、紅爐等17個行業。

玉堂醬園

位於古運河西南岸,建於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玉堂醬園由蘇州一戴姓船戶創辦,門面字號為“姑蘇戴玉堂”。後於嘉慶十二年 (1807年),賣給了冷、孫兩家經營,店名遂改為“玉堂醬園”。清道光年間,玉堂醬園生產作坊增加到數百間,產品增加到50多種。所產豆腐乳、醬菜、酒類、糟魚、醉蟹、豆豉、調味品等兼具南北風味,產品暢銷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光緒年間,玉堂醬菜作為貢品送進清廷宮內,受到慈禧讚揚,玉堂產品“京省馳名”“味壓江南”的名聲更大。清末,玉堂醬園又研製生產出了多種新露酒。民國四年(1915年),在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上,玉堂園生產的金波酒、萬國春酒、冰雪露酒、宴嘉賓酒和醬油、醬菜等均獲得了金牌獎。其中金波酒、糟制鯉魚等不少產品銷往日本、新加坡等地。

特產

濟寧皮毛業起源於元,發展於明、清,繁盛於清末和民國前期。運河竣通之前,青猾皮、羔叉皮等國內需求量小,皮張如同廢品一般。運河開通後,回族商人吸納國內外客商來濟寧購貨,能工巧匠製作工藝精湛的皮衣、皮件,漂洋過海,遠銷日本、俄國、美國、法國等20多個國家。濟寧遂成為全國最大的皮毛市場。皮毛行棧主要分布在越河兩岸和小南門一帶。清朝時期,濟寧皮毛行發展到30多家,年經營皮張近百萬張,一躍成為全國最大的皮毛產品集散地。1930年代,“濟寧路”青猾皮、羔叉皮、山羊皮以及騾馬驢駒皮、牛皮風靡歐美。
竹器加工業也是較為發達的傳統手工業。竹貨業發端於明末,發展於清代,繁盛於清末和民國前期。運河開通之後,竹編工匠在濟寧上岸謀生。竹器作坊和店鋪一般由同一家經營。清末城區有竹器作坊一二十家,形成了竹器加工生產一條街,被稱為“竹桿巷”。1930年底發展到130餘家,形成了遠近聞名的竹貨商業街,為山東最大的竹器市場,是濟寧手工業最集中的地段。
商業的繁榮和手工業的發展,使各地客商雲集濟寧。為加強信息交流、協調關係和增強凝聚力,在運河南岸南門裡一帶,各地客商建立了很多會館。比較著名的有三省會館(山西、陝西、河南)、湖南會館、浙江會館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