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路壩大教堂位於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城南12公里董家營古路壩村。古路壩為抗日戰爭時期全國著名的“三壩”之一,始建於1888年,是當時西北五省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教堂由荷蘭人設計,由中國優秀工匠施工修建,整個建築群設計獨特,構思巧妙,用料考究,建造工藝高超,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存有主教公館和修女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路壩大教堂
- 位於: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城
- 始建於:1888年
- 設計者:荷蘭人
傳教簡史,教堂設計,歷程,主要建築,主教公館,合金鑄鐘,修女院,意義,保護措施,
傳教簡史
天主教在漢中傳教始於明末。公元1630年(崇禎三年),葡萄牙軍艦護送法國天主教傳教土方德望來華。該方與陝西官員王徵結識,在王征的協助下,到陝、甘、晉等地傳教。公元1635年(崇禎八年)方德望來漢中傳教。先到洋縣,結識洋縣知縣,徵得同意後在洋縣始傳,輾轉流離,不避艱難,四方傳道救人。後到城固東關,南樂一帶傳教步道,逝世後葬南樂小寨。
道光二年(1822年)九月巡撫盧坤署理陝西,巡撫盧坤作為封建官僚和儒家衛道士。曾以巡撫之位,親自監督打壓本縣天主教。治陝期間編纂《秦疆治略》,對於城固縣的總體治理難度評價為“簡單”,該書記載“此地山明水秀,民多聰穎,士敦禮讓,恪守詩書,以故科第接踵,甲於漢郡。而正道未明,誤入歧途,習天主教者居多。近雖毀堂滅教,但人數過多,執迷不悟,難免陽奉陰違,地方官嚴諭勤導,絕其根株,使皆歸正是所望也”。城固縣教友對信仰持守甚為忠貞,歷經權勢打壓排擠貶斥,依舊潛修教理,默禱為世人祝福。在教區漸續發展過程中,城固教會劃屬為漢中教區,主要由義大利傳教士負責。公元1888年(光緒十四年)(義大利神甫安廷相任漢中教區首任主教,主教堂設在城固縣南樂古路壩,開始置地建堂。公元1893年(光緒十九年),義大利主教拔土林任主教後,在古路壩大興土木,平掉一座山頭,修建主教堂。
教堂設計
教堂設計為義大利神甫李開熬。這裡幾乎薈集了漢中最馳名的能工巧匠,泥、木、石工高手。木料就近山上遴選砍伐,石料則從幾十里外的南鄭梁山採取最堅硬耐用的石灰岩。以後的三十年間,傳教士一邊用引誘欺騙的手段吸收教徒,一些富人也投靠外國傳教士為靠山,使天主教在漢中迅速發展;一邊用收刮來的錢財擴建教堂,使古路壩的教堂範圍擴大至幾里。其建築風格中西結合、雕梁畫柱,十分壯觀一色青磚木結構,主體建築均為二層樓房,主要有鐘樓、主教公館、小公館、修道院、育嬰堂、養老院、拉丁修院、大學堂、拉丁學校、碾房、油房、廠房、倉庫、地下室等,總計505間,各樓相互連線,教區垣牆四角築有炮樓。
歷程
辛亥革命爆發,中國人民反帝意識逐步增強,古路壩教堂由盛轉衰,傳教士紛紛別去回國。陝西督軍陳樹藩在漢中期間,曾將司令部扎在古路壩教堂。
1938年4月3日,教育部令國立西安臨時大學改名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西北聯合大學又改組為西北大學、西北工學院、西北師範學院和西北醫學院。1938年7月27日,教育部長陳立夫發出訓令,令北洋工學院、北平大學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和私立焦作工學院合組西北工學院。8月10日,以李書田為主任的國立西北工學院籌備委員會正式成立,東大工學院由四川三台,焦作工學院由甘肅天水陸續搬遷到古路壩,東工及焦工兩院的圖書儀器構成了西北工學院的教學基礎。10月開始在重慶、成都、西安等地招收新生,11月12日舉行了開學典禮。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隨後北洋大學、東北大學、焦作工學院相繼復校。因西北工學院保留建制,且辦有成績,只有一小部分教師職工隨三校復員離去,教育部決定西北工學院遷至陝西鹹陽新校址。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國內大批高等院校遷入漢中,因古路壩教堂空閒,西北聯合大學工學院便駐進辦學,為國家為民族培養有用人才。琅琅的讀書聲,替代了往日的誦經聲,這裡真正成了喚醒民眾,啟迪智慧,追求真理,尋求幸福的所在。
新中國成立前夕,外國傳教士全部回國,國內教職人員返回家鄉,或就地安置為民。古路壩教堂內辦起了學校。“文革”中教堂房舍大多拆除做了它用,僅餘主教堂院和修女院兩處建築。
主要建築
主教公館
主教公館,座南朝北,回字形封閉式磚木結構,小灰瓦房面,占地68.4×50米,房檐滴頭為“壽”字三角形。門樓之間,重檐兩滴水,四角起翹,左右各十三間廂房。正殿五間,高大宏暢,歇山頂,樓閣式。為增加氣勢,牆腰外加懸山檐,視角上仿佛二層。大殿內天花板上繪有西洋畫。窗為下方上圓西洋式,窗沿、窗邊用漢白玉或青磚雕鑲,浮雕為花卉人物、傳說故事等。整體建築有廊,廊邊施以石條,地面鑲鋪方青磚。改革開放落實宗教政策後,現為教職人員使用。
合金鑄鐘
主教堂有義大利運來的合金鑄鐘一口,喇叭形,通高74厘米,口徑70厘米,四系,原鑄有羅馬文字及裝飾圖案,已磨毀。鐘音脆響,傳之久遠,有別於國內鑄鐘。另有太平缸一口,青石雕成,126×126×75厘米,上大下小,呈倒梯形,雕有花卉、動物,刻有“太平缸”三字,做工精良。
修女院
修女院坐東向西,占地70×50米,磚木結構,灰瓦房面,有脊獸,樓閣式回字封閉建築,門、窗均為下方上圓西洋式,石條壓沿,內鋪方磚,共48間房舍。因年久失修,加之空閒不用,院內灌木雜草叢生,甚覺荒涼。
意義
古路壩與華西壩、沙坪壩成為抗戰時期全國著名的三壩,在中國文化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古路壩天主教堂構思巧妙,設計獨特,工藝精良,將中國建築工藝與西方建築藝術完美結合一體,是地方能工巧匠智慧的結晶,是研究中國宗教史、文化史、教育史、建築史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保護措施
古路壩教堂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陝西省人民政府2002年公布。保護範圍東至主教公館前檐水向前延伸20米到古路壩村委會公用坡地,西至主教公館西檐水向前延伸30米到古路壩村二組坡地;南至主教公館門前檐水向前延伸50米到古路壩村三組子殼園;北至修女院北牆檐水向前延伸1米至古路壩國小院場。一般保護區和建設控制地帶在重點保護區基礎上外延伸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