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賢莊

古賢莊

古賢莊,位於山西省汾陽市區東北方40華里處,舊屬‘文會裡九甲、和睦里四甲’,今屬冀村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古賢莊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電話區號:0358
  • 郵政區碼:033000
  • 地理位置:山西省汾陽市區東北方40華里處
  • 傳統習慣:種掃帚
  • 文化:傳統的秧歌戲
據傳,漢初劉邦的右丞相王陵,其母為本村人,王母養育陵成大器,可謂‘賢人’,村名由此而來。
村人歷來有‘先有龍天廟,後有古賢莊’的說法。
古賢莊村很早就有種掃帚的傳統習慣。以前被當地人戲稱為“光棍村”的汾陽村冀村鎮的古賢莊村,近年來這裡的村民們靠著一手精湛的手藝,建成了全國最大的掃帚市場。
古賢莊村很早就有做笤帚的傳統習慣,村民們大多學會了做掃帚,最初以黃米桿為原料,到後來隨著大山東高粱品種的推廣,家家戶戶開始自備穰穰,少則幾千公斤,多則萬數公斤,產品多了,品種花色仍比較單一,銷路也因此受到了影響。
據了解,全村每年生產笤帚60萬把,僅此一項農民收入就達到100多萬元,人均達到600元,小笤帚做成了大產業,古賢莊村也成為當地富甲一方的小康村。
小小的笤帚做成了一項增收致富的大產業,這種現象給我們這樣的啟示,在農村有許許多多看似不起眼的資源,關鍵是如何把這些小資源挖掘好、利用好,看到眼前的資源瞄準外面的大市場,這樣就能像古賢莊村的老鄉們一樣通過小笤帚走上致富路。
近年來,他們靠傳統手工藝,走集約化經營的道路,變零星鬆散的個人打鬧為大市場經營,建成了全省最大的笤帚市場
古賢莊的秧歌曾在各村秧歌表演中出類拔萃。
民國年間,在山西省汾陽縣古賢莊出了一個蘇雲的人,小名五魁子,因為嗓子好,天賦高,秧歌唱腔表演都很有特色,在晉中一帶唱紅了。那時候,裴家會、唐興莊一帶的的名角都是蘇雲的徒弟,與他同台演出的弟子有四毛猴國,李維慶,李維福(司鼓),王紹千,王紹萬,任秉義,王全文,王全武,王步堂,郝承智等人。蘇雲一面開始廣收門徒,一面組建秧歌劇團演出傳統劇目《打花鼓》、《偷南瓜》、《賣絨花》等十幾齣大戲,一時間古賢莊的秧歌鬧得紅紅火火的,遠近聞名。  1948年的冬天,因為古賢莊已經得到解放,村里又有人動議,請來蘇雲的徒弟唐興莊王大通在大寺的社房內,開始教晉中秧歌。1949年秋,又請來交城縣的文陽高人稱文明醜的當教師,並組建新的古賢莊晉中秧歌劇團。
由於劇團吸收了大批十幾歲的年輕演員,一個個都扮相俊美,嗓音清脆,演出的曲目讓人有耳目一新感覺。
村裡有名的晉劇票友王培森。王培森多才多藝,在太原晉中一帶,人們稱為王戲園。在王培森的指導下,他的侄女、文明醜的徒弟王基珍將晉劇表演中的唱腔、道白、台步、身段融入了秧歌戲中,由於道字清、嗓門好,故而人稱“蓋汾陽”。
同時出名的還有“夾生旦”任錫奇、“洋相醜”王金義、後來又有他們的師兄師妹“蓋邊山”、“蓋平遙”、“蓋東關”加盟,他們除了演出傳統的秧歌戲,還出演一些現代戲,如《小二黑結婚》《劉胡蘭》等,從而使得古賢莊的秧歌劇團更加的聲名遠揚。 古賢莊村曾有廟宇十座:大寺,龍天廟,真武廟,河神廟,財神廟,觀音廟和老爺廟各兩座。
這是冀村鎮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