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道尋蹤

古蜀道尋蹤

《古蜀道尋蹤》是2011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青城。

基本介紹

  • 書名:古蜀道尋蹤
  • 頁數:112
  •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 裝幀:平裝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學苑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日)
叢書名: 故園畫憶系列
平裝: 11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24
ISBN: 9787507737783
條形碼: 9787507737783
尺寸: 21 x 19 x 1.4 cm
重量: 281 g

作者簡介

何青城,四川成都人,國家一級美術師、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特聘畫師。長期從事中國畫的創作和研究,多次參加國內外專業畫展並獲得多種獎項。其美術作品被文化部、中國畫研究院、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等單位收藏。

內容簡介

《古蜀道尋蹤》內容簡介:明正德年間,劍閣知州李碧對古蜀道加以整修,並在沿途補栽柏樹。清康熙年間,劍閣知州喬缽效法前賢,體察古蜀道及周邊民情,他在《翠雲廊》詩中說,“劍門路,崎嶇凹凸石頭路,兩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長程十萬樹,翠雲廊,蒼煙護,苔滑蔭雨濕衣裳,回柯垂葉涼風度,無石不可眠,處處堪留句。龍蛇蜿蜒山纏互,傳是昔年李白夫,奇人怪事教人妒。體稱蜀道難,錯莫劍門路”,提醒世人,古蜀道的風光瑰麗,劍門山區的皇柏古道是天下之奇觀。
時間到了1936年,川陝兩省之間公路開通,古蜀道與公路靠近並行的路段便被加以拓寬改造而利用。但那些遠離公路的路段,便失去了行走的起碼價值,漸漸被人們所遺忘。
古蜀道行進到劍門山區時,沿途兩側古柏生長得粗壯高大。劍閣縣城西邊約二十里的山樑上有段“攔馬牆”古蜀道,因坡陡、彎急,古人用石塊在道邊疊砌了半人高的石牆,以防止馬匹和行人墜下岩坎。“攔馬牆”古蜀道旁古柏高大粗壯,高大者約莫有五層樓房高,粗壯者要三四人牽手方可合圍,虬枝怪椏、互相糾纏。懷胎柏、鴛鴦柏、淌腸柏、姊妹柏、狀元柏,每一棵古樹都有著奇異的姿態和審美的價值,同時還負載著一段段優美、神奇的故事傳說。據當地老鄉說,因為偏僻,早年間"攔馬牆"古蜀道是強盜經常出沒的地方。他們到縣城辦事,寧可由公路繞道,也不行走這段山路。今天的"攔馬牆"段,仍然是明代所鋪設的石板驛路,周邊地貌沒有多少變化,並且十分吻合喬缽詩中描寫的狀態。一棵又一棵的古老柏樹,依然高大挺拔、蒼翠濃郁,只是枝椏間有了些許歲月的風霜;它們就像是巴蜀先民派留後世的衛士,雖然飽經風雨,仍然堅定,默默地守衛著古蜀道。

目錄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金華寺古戲樓
白馬關金牛古道遺址
玉女泉
揚雄讀書台舊址
富樂閣
太白祠
青林口古鎮
竇圃山(一)
竇圌山(二)
觀霧山
左擔道
平驛鋪
煽鐵村古石橋
平江大橋
白草
叮噹泉
平陽府君闕
石牛堡古鎮
水觀音
送險亭
七曲山大廟古柏(一)
七曲山大廟古柏(二)
晉代古柏
垂泉
柳溝
鐘鼓樓
老劍閣縣城西門
古蜀道上的農舍
飲馬石槽
清涼橋
雙生古柏
漢代古柏
水觀音農舍
水觀音雙生古柏
攔馬牆古柏(一)
攔馬牆古柏(二)
攔馬牆古柏(三)
攔馬牆古柏(四)
攔馬牆淌腸柏
攔馬牆懷胎柏
攔馬牆雙生古柏(一)
攔馬牆雙生古柏(二)
古柏人家
走馬嶺皇柏
攔馬牆狀元古柏
江石段古柏
龍源古鎮古柏(一)
龍源古鎮古柏(二)
龍源古鎮古柏(三)
龍源古鎮古柏(四)
古道微雨
大石口古柏
禾豐段古柏
裂柏
蜂房古柏
古柏下的寫生
古柏掩隱的大石磨盤
小石口農舍
五子山
雲起五子山
土門埡古柏(一)
土門埡古柏(二)
民主村古柏
大堂嶺雙生古柏
石洞溝淌腸柏
七里班段古柏(一)
七里班段古柏(二)
七里班鎮古柏
翠雲廊段古柏
阿斗柏
梁山寺
劍門關
仙峰觀
大劍山(一)
大劍山(二)
劍溪橋(一)
劍溪橋(二)
永定關
兩河口
葭萌驛
葭萌關
皇澤寺大佛樓
棋盤關
五丁峽
乾佛岩全景
明月峽
明月峽棧道
武侯祠
虎嘯亭
翠屏峰
定軍山雙桂
陽平關
七盤古道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