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美術文獻

古美術文獻,即為涉及古代美術品研究與市場之文獻,具有學術資料性與藝術代表性之特點,其中部分文獻因出版距今已百年以上,而又兼歷史文物性,可視為善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美術文獻
  • 外文名:The ancient art of literature
  • 意義:古代美術品研究與市場之文獻
  • 特點:學術資料性與藝術代表性
  • 性質:歷史文物性
概念,價值,鑑藏,現狀與前景,

概念

它區別於現當代出版的美術書籍,但是也並非古籍。一般來說,古籍指以乾隆60年為下限的古代書籍,而古美術文獻指的是1900年前後出版的、內容與古代美術相關的近代出版物,部分甚至可能出版於上世紀70-80年代。特別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外強入侵,清廷覆滅,大量古代藝術精品流失海外,亦是中國古美術品由史以來研究、發表、出版最多的時期,而這一百年對於未來而言,卻僅僅是個開始。

價值

古美術文獻,因其具有工具性、考證性、藝術性、歷史文物性,歷來即受藏家及業內追捧,它既可從一定程度上反映百年來世界研究中國古美術之歷程,亦可從中發現現存海外中華之瑰寶,同時還可證實在市場上流傳的臻品的來源出處,同類器物的參考對比,為喜歡中國藝術品的藏家帶來極大幫助。更因其本身印量有限,數目可查,其中除會有自然損耗外,還會有相當一部分收藏於博物館、藝術館、圖書館中,而使市場流通量更為稀少,相信今後會在一定程度上,伴隨著中國收藏隊伍的擴大與專業化,成為市場新的焦點。

鑑藏

泓盛拍賣紙雜部負責人郭萌為藏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稀有度(稀缺所有收藏品的共性,發行量、存世量少的文獻,因其稀有必然更具價值)、權威性(文獻作為特殊的拍品,權威的出版單位,嚴謹的編撰,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文獻的學術價值,也間接反映在其收藏價值上)、文獻內容(文獻收藏者中很大一部分是基於自我賞玩的目的,因此,文獻的內容將直接影響市場對其的關注熱度),其他諸如珂羅版、限量本、毛邊紙、原版初印、書頂刷金、硬皮精裝、手工上色、相關索引、拍賣紀錄等亦是影響其價值的重要因素。
首先,古美術文獻承載了時代最先進的印刷技術。拿珂羅版舉例,19世紀達蓋爾發明了攝影術,珂羅版是將攝影技術套用於書籍印刷專業的先鋒,使圖書質量得以全面大幅度地提升。此外,這類圖書的製作和裝幀大都十分精美,每一本書自己都可以成為一件獨立的藝術品,西方早期的圖書有的採用人工手繪上色,插圖猶如油畫般精美。
其次,在當時,照相製版費用大、難度高,以這些書的製作成本來考量,也是書中的“奢侈品”。郭萌說,“當時這類圖書也只有有錢的大公司、企業家和貴族才會出版,如JP摩根集團、洛克費勒公司、華納公司、英國的瑪麗皇后、瑞典的王子古斯塔夫等等。珂羅版的印刷數量非常有限,也決定了其稀有性,印刷數量在200-500冊之間,如果超過1000冊,印刷的版就會變形報廢。由於印刷數量有限,經過若干年的流通和戰火、自然災害以及人為的損壞,有倖存留下來的圖書就變得鳳毛麟角了,數量會非常有限。假如以當時限量發行1000冊為例,在歐美市場,這些書首先會被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和古董店購買收藏,不可能再流入市場;再有一部分會被收藏家買走;歷經磨難至現在,估計市場上留存數量不會超過50冊了。因此在市場流通的就更為稀少,價值向上攀升無疑成為一種必然”。
收藏一直追求流傳有序,古美術文獻一方面是藏品,另一方面也是藏品流傳的證明。如此精美、稀有、珍貴的百年出版物,受到買家的青睞是情理之中的事實,這些拍品的售價遠高於圖書的價格,躋身於藏家藏品中的珍貴重器之列。它不僅吸引著研究者和收藏家,也開始引起投資人士的注意,與資本和市場的無縫對接使得他們敏銳地發現了古美術文獻的商業價值。那些古美術文獻上的藏品已經經過了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考驗,收藏很令人放心。

現狀與前景

古美術文獻的收藏主要是那些喜好藝術品投資、收藏、愛好中國傳統文化的收藏人群。這類舊書記錄了以前社會、歷史事件的很多具體的細節,記載了很多現在已不存在的藝術品,具有很強的知識性。通過閱讀可以增加讀者的知識品味,獲取感性認知,豐富收藏理念,從這個意義上說,它的市場潛力是無窮的,生命力也會是永恆的,契合收藏觀念,市場前景更為可期。
不過,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單純從升值角度談,勢必會受到整個收藏市場大環境的影響。郭萌認可這一觀點,但他同時指出:“從2010年以來,美術類文獻行情有一定抬頭,但是單從價格的增值幅度來看,其實並沒有漲多少。比如1949年以前西方出版的中國古美術文獻,按當時購買力來算的話,現今的拍賣價格還沒有以前出版的價錢高。我個人覺得,文獻板塊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