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縣核桃,山西省臨汾市古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古縣是山西省三大核桃傳統產區之一,是國務院確立的“高產優質高效核桃示範基地縣”,被授予 “全國經濟林發展先進縣”。古縣核桃堅果方橢圓形,殼面潔淨,易取整仁和半仁,片大豐滿,仁色微黃,風味香甜。
2010年03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古縣核桃”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縣核桃
- 產地名稱:山西省臨汾市古縣
- 品質特點:片大豐滿,仁色微黃,風味香甜
- 地理標誌 :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 :農業部公告第1364號
- 批准時間 :2010年03月25日
產品特點,外在感官,內在品質,等級分類,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
古縣核桃堅果外形為圓或橢圓,橫徑35—55厘米,外殼黃白色,殼面潔淨,縫合線緊密、無露仁、蟲蛀、霉變、異味、破損、空殼、黑斑和出油。無雜質、未經化學漂洗處理,堅果含水量≤8%,易取整仁和半仁,片大豐滿,仁色微黃,風味香甜。
內在品質
古縣核桃富含磷、鈣、鎂、鐵、鋅等礦物質元素及多種維生素。核桃仁含脂肪60—70%,蛋白質在15%以上。堅果含水量≤8%,平均果重大於10克,空粒果小於1%,破損果小於0.1%,黑斑果小於0.1%,出仁率大於50%。
古縣核桃 | 一般核桃 | 對比 | |
蛋白質 克/100克 | 15.8 | 12 | +3.8 |
脂肪 克/100克 | 61.6 | 58.8 | +2.8 |
能量 千焦/100克 | 2823 | 728 | +2095 |
維生素B1 毫克/100克 | 0.14 | 0.09 | +0.05 |
維生素B2 毫克/100克 | 0.87 | 0.77 | +0.1 |
等級分類
依據核仁皮色和完整程度,古縣核桃商品核桃仁可分8個等級:白頭路:1/2仁,淡黃色;白二路:1/4仁,淡黃色;白三路:1/8仁,淡黃色;淺頭路:1/2仁,淺琥珀色;淺二路:1/4仁,淺琥珀色;淺三路:1/8仁,淺琥珀色;混四路:碎仁,種仁色淺且均勻;深三路:碎仁,種仁深色。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古縣土壤主要為棕壤、褐土、草甸土。褐土在全縣各地均有分布,面積157.4萬畝,占到總面積的86.9%。草甸土多分布在澗河沿岸,面積7.3萬畝,占總面積的4.0%。棕壤分布在北部高山,面積16.26萬畝,占總面積的9.2%。全縣土壤有機質含量>1.3%;全氮含量>0.072%,速效磷含量>17.98毫克/千克,速效鉀>143.88毫克/千克,有機質鉀肥較有餘,氮、磷養分不足,土壤pH值7.5-8.3之間,呈微鹼性,特別適宜發展核桃經濟林。
水文情況
古縣河流按集水區域劃分,可分澗河、藺河、蔡子河和劉垣河四條水系。澗河是本縣最大的一條河流,由南北二支組成,北支以澗河主流為主,南支由石壁河、舊縣河組成,常年清水流量0.65立方米/秒,在岳陽鎮五馬村西匯流後經洪洞注入汾河。四條河流的年徑流量為7069萬立方米,其中清水流量為3467萬立方米,洪水流量3602萬立方米,年徑流模數5.86萬立方米/平方千米,為核桃生長提供了有利的水文條件。
氣候情況
古縣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少雪,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秋高氣爽。年平均氣溫9.3℃,一月份最冷,平均氣溫為-5.5℃,極端最高氣溫為38.3℃,10℃以上積溫為3567.8℃。全年無霜期163天,平均終霜期在四月上旬,初霜期在十月上旬,全年日照時數2535.1小時,歷年平均蒸發量為1756.9毫米,年平均降雨量為558.5毫米。一年中雨量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這種氣候有利於核桃營養成分積累。
歷史淵源
古縣核桃種植歷史悠久,始於西漢,盛於當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據清雍正辛亥年(1731年)間知縣趙溫主編的《岳陽縣誌》,把核桃種植列入該志第五卷《食貨志·土產》。
民國二年(1913年)岳陽縣知事李鐘珩監修的《新修岳陽縣誌》中記載:“邑西北諸鄉晉產(核桃)……每當秋成,他鄉自販者,往來不絕焉。”
久遠的栽培歷史,也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底蘊,古縣用核桃命名的村莊多達8個,反映其歷史的文化作品也常見於雜誌、報端。山西省聞名的核桃王樹高21.8米,胸徑1.15米,主幹3.5米,冠幅東西24米,南北23米,垂直投影443.5米2,樹齡300多歲,三個成人方能抱攏如今仍枝繁葉茂,年產量100千克左右。
新中國成立以後,各級政府非常重視核桃的發展,在古縣發展核桃林。核桃生產在縣域經濟中占重要地位,發展極為迅速,且品質上乘。古縣核桃“人均面積、株數、產量、收入”位於山西省第一名。
生產情況
2007年,古縣核桃栽植面積達到23萬畝,755萬株,初步實現了農民“人均百株核桃樹”的目標,年產量達375萬千克,僅此一項農民人均收入800元。10大優質萬畝核桃基地也已經建成。
2011年,古縣核桃總產量3450噸。
2015,古縣核桃總株數達到780萬株,農民人均過百株,核桃年產量約為450萬千克,產值過億元,農民人均增收1500餘元。
2016年,古縣核桃種植總面積達到20萬餘畝,範圍遍及全縣7個鄉鎮,總產量7200噸。
2017年,古縣核桃總面積達到20萬餘畝,範圍遍及全縣7個鄉鎮。總產量突破1萬噸,產值達到2億元,人均增收2000元。
產品榮譽
古縣是國務院確立的“高產優質高效核桃示範基地縣”,被授予 “全國經濟林發展先進縣”。
2010年03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古縣核桃”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古縣位於山西省臨汾市東北部霍山腳下,太岳山的中南段,東依安澤,西與洪洞,南連浮山、堯都,北界霍州、沁源。古縣核桃的地域範圍包括縣轄岳陽、北平、古陽、舊縣等7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11°48′-112°10′,北緯36°02′-36°36′。東西寬20千米,南北長55.6千米,海拔高程在590-2346.8米左右。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土層深厚,保水和透氣良好的沙壤土,輕壤土和中壤土,pH值6.5-8.0土壤含鹽量低於0.25%。古縣核桃生產地主要規劃在古縣縣轄七個鄉鎮,產地環境符合《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NY5307—2005的無公害落葉果樹堅果產地環境的規範要求。
(2)品種的選擇:栽培本地區的優良品種。如:晉龍1號、晉龍2號、遼核4號、中林3號、綿核桃等。授粉品種選與主栽品種相適宜的優良品種。品種純正,主根及側根完整,無病蟲害,苗高1.2米以上,基徑1.2厘米以上,鬚根較多的優良嫁接苗。行向與株行距:取南北行向,丘陵土地依地勢而定。株行距5-6米×7—8米。果糧間作園6×12米。早實核桃園3×5米。密植園3×3米或3×4米。定植時間春栽或秋栽。春栽自土壤解凍至芽萌動前,秋栽自落葉至土壤封凍前,一般宜春栽。授粉樹配置根據核桃雌雄易熟,風媒傳粉,傳粉距離及作果率差別較大的特點,主載與授粉品種為4:1,或兩個以上優良品種相間栽植。須防寒,措施是壓倒埋土。幼樹稍大埋土不便時,用報紙或塑膠布纏扎枝條,用凡士林或豬油塗抹植乾等。
(3)生產過程管理:生產過程採取了多項技術,園地規劃、砧木培育、平衡施肥與配方施肥相結合、節水灌溉、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果實採收、貯藏等。在施肥中採取施腐熟有機肥為主,複合肥為輔的施肥原則,在病蟲害防治中採用以農業和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防治辦法,提倡使用生物源、礦物源農藥,禁止使用高毒、劇毒、高殘留農藥,嚴格規定化學農藥使用劑量、使用次數,嚴格安全間隔期。
(4)產品收穫:果實完熟後採收。完熟標準是總苞(青皮)變成黃綠色,部分果實頂部出現裂縫,容易剝離。種仁硬化,幼胚成熟。核殼堅硬,呈黃白色。成熟期多在9月上中旬。果實成熟後用棍棒擊落。脫青皮堆積脫青皮,在堆積的核桃果上蓋席片或雜草,避免日曬,促進後熟。3-4天后攤開用棍棒敲打去青皮。
(5)生產記錄要求:按無公害農產品記錄要求記載,中心選擇有文化的種植戶和工作人員做好品種選擇、栽培、土肥水、田間、病蟲害、收割、成品、出入庫台賬的記錄。為古縣核桃的生產技術體系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