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1988年2月,河北邯鄲縣三陵鄉姜窯村村民在村西臥龍坡上取土時,偶然發現一條巨型石龍,並自發進行了保護。
1989年,經過發掘,發現其由沙石岩形成,之間有石灰粘合連線的龍形石製品,人們將其統稱為古石龍。其中最長的一條約300餘米,且具有傳統中華龍的特徵,有龍頭、龍角、龍骨、龍腔、龍爪、龍尾,整條龍不僅完整地臥於底盤之上,且形象逼真,龍體巨大。專家考證其形成年代難以斷定,只可以肯定的是在秦漢之間,而作用尚未能斷定。有關人士認為它是迄今為止在中國境內發現的年代最長、體形最大、結構最複雜的石龍,堪稱“天下第一石龍。”古石龍附近斷崖高起,崗巒起伏,綿延數十里,周邊有許多龍文化古蹟和自然景觀與之相襯托,如羅敷潭、九龍廟、臥龍坡、龍興寺、老黿坑、斷石橋等景點。
文物特點
古石龍群處在景區中心地帶。它西依紫山群峰,東望
趙王陵台,南臨龍神道觀,北連鳳凰古台,實屬亘古奇觀,風水寶地。
大龍首高6米,寬4.3米,目前已挖掘出32米。據測龍體總長約369米,龍身骨節是由一米左右砂岩石塊組成,中空,據當地人講,三十年前還在向外導水。左有一爪。整體看來,氣勢恢宏,神采飛揚,大有一飛沖天之勢,是目前我國境內發現的體形最大,年齡最古,結構最複雜的石龍,堪稱”天下第一龍”。其它九條石龍略小於此,其石質與大龍相同,分左四右五排列在大龍兩側,整個龍群深埋於15米厚的土崖之下,均首向東北尾向西南,首高尾低,形態各異,惟妙惟肖,天然成趣,正應“神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之說。
主要景點
臥龍坡:位於
羅敷潭南岸,因何得名無文獻記載,在民間一直沿襲至今。坡南北長500米,東西寬200米,20米厚的黃土層下是灰白砂石,地下泉水豐富。
古石龍群:位於羅敷潭南臥龍坡中,頭偏東北,尾偏西南,伏臥於臥龍坡中,頭伸出坡外,到坡前河中,有伸頭吸水之勢。2002年,石龍已發現5條,中間為大龍,左右各有兩條小龍相伴,布成了有規則的“五龍陣型”。
大龍龍體潛伏在高15米的臥龍坡的黃土之下,昂首東北,正好面對相距1公里的趙王陵。龍體掩埋之處,均系黃土地質,並無岩石,石龍以其石體獨存。構成龍體的石質非常奇特,在石塊斷面有清晰的(樹木)年輪形狀,由外向內逐層收縮,石的顏色由淺變深,到“年輪”中心部位顏色最深。龍身由每節長1米左右、高2.5米、寬4.6米的灰白砂岩石塊堆砌而成。這些石塊形似龍骨、伏臥方向為西南、東北向,傾斜角度約5-10度。龍身前半部掩埋在第四系地層,周圍是灰白色細砂,其上全是黃土。龍身後半部掩埋在第三系紫紅色粘土和灰白色砂石中,龍身全長約有300餘米,臥龍坡的西坡下可找到尾部。被毀的龍頭同龍體部分約100米左右,現裸露在外面的部分龍體有17.5米,其餘部分仍全部埋藏在土中。龍體是由厚薄不同的龍節粘接而成,現存的第一節厚0.895米、寬為4.26米、高為2.35米,整個龍體呈6度角逐漸收縮,龍腔中空,前高后低,有複雜的噴水功能。據老人回憶,以前此處曾向外流水,不知何故。從石龍的正截面觀察,石龍不是一個實心的龍柱體、而是由龍頭、龍骼、龍骨、龍爪、龍尾、龍底盤等部分組成。底盤是一個整體,厚50厘米、寬75厘米,隨龍體一起收縮,整條龍伏於黃沙之上。龍爪在龍體左側,距龍約20米,骨骼完整,骨節有力、骨趾清晰,五指叉開,拇指和食指呈圓弧狀,形態逼真,栩栩如生,龍爪露地之處有用力支撐之形,有俯首吸水之勢、有低吟淺唱之狀,各呈異態。
相關報導
2007年11月23日,
中央電視台《走近科學———探秘古石龍》攝製組來到邯鄲縣古石龍景區,開始了為期約10天的緊張拍攝。
該專題片以古石龍形成的種種謎團為主線,以探訪附近百姓、走訪專家、現場挖掘為素材進行拍攝,輔以邯鄲縣歷史文化為鋪墊,通過影視技術手段再現揭秘古石龍成因的過程。同時,央視還邀請
中科院和地質研究單位的專家、學者到該縣實地考察,以拿出具有權威性的古石龍成因結論,並對專家研究考察古石龍的情況進行全程拍攝。
目前,專家對石龍的形成原因、產生時代等的研究在進行中。
近年來,邯鄲縣對古石龍進行開發性保護,邀請專家集體研究編制了《古石龍景區總體規劃》,擬投資4000餘萬元建設龍文化景區,所有工程計畫於2008年底完成。
2011年8月19日CCTV科教頻道還對該石龍進行過報導。
旅遊信息
在市區內乘坐60路可以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