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震學上,古登堡-理察定(Gutenberg–Richter law) 由最早 Charles Francis Richter and Beno Gutenberg 於1956年提出[1],表達了在給定區域和時間時,震級和大於該震級地震總數的關係:
![](/img/5/e5d/3e40a2106fe8f15608c044380bf8.jpg)
或者
![](/img/b/0bd/fb7d2b4adbd100133de46fe23d16.jpg)
其中:N是震級大於M的地震總數,
a,b是常數。
套用:b值(對數形式的斜率)是研究地震災害的重要參數,b值大小通常於地下應力狀態有關,b值較大(大量微小地震)可能與地下流體作用相關。
計算所需數據:完備的地震目錄。
估計方法:
1)最小二乘法擬合
2)最大似然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