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特色產業,歷史名人,農業特產,
特色產業
村里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小麥,水稻等糧食作物,創痛農業不斷伏起,種植面積保持穩定,養殖業規模不斷發展擴大,並成立了養殖業協會。農業設施明顯改善,科技興農不斷加強,修建排灌渠道,整修水泵機房,大力推廣農作物新品種和農業技術,農業以及農村政策得到全面落實,農民負擔切實減輕。深入開展“優秀黨員和優秀村民家庭”創建活動,農村文明意識得到全面提升,綜合治理不斷加強,社會秩序保持良好,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村里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古牆村民正以認真務實,埋頭苦幹的工作作風,奮發圖強,努力開拓農村建設的新局面。
古牆村
歷史名人
明皇封義士“汪仲誠”
獲嘉縣南部,在黃河故堤上有一個小村莊——古牆村,(明朝時曾稱杜村社),村里住著在明朝初從縣城南十里許的小汪莊(今大呈鄉孟莊村)遷居於此的汪姓一族,族中有一位明朝宣宗皇帝勅封的“義士”汪仲誠。欲知義士汪仲誠緣由,請您細聽端詳。
據古牆村汪姓族譜說,“老家始自江南徽州歙縣洪琴村,因先祖出任而未獲南歸”。為什麼該汪姓來自江南呢?這得從頭說起。
該汪姓,出自周朝魯國公族之後。魯國本是一個與西周姬氏王朝同姓的諸侯國,遠祖尊奉黃帝、后稷、周文王,近祖則是魯國開國君主周公姬旦之子伯禽。史載,自伯禽十九傳到魯成公姬黑肱。在公元前573年,因魯成公姬黑肱積德殷厚,又得夫人姒氏仁孝慈惠,天意顯靈使姒氏夢見白兔與虹繞在一起,而後姒氏身感孕而生一子,排行老二。其子生下來時手心中的手紋酷似一“汪”字,遂以“汪”命其名。姬汪是黃帝的35世直系裔孫。汪長大後相貌奇異,志氣超凡,“仕於魯,為上大夫,建大功,拜將軍,嗣爵為侯,食采於穎川(今山東西南部一帶)”,史稱其為穎川侯或汪侯,後裔以姬汪的名字“汪”為姓,遂有汪姓,迄於今已有2578年的歷史。
約在東漢末年,自汪侯公傳31世到汪文和。汪文和為東漢龍驤將軍,因中原大亂,而渡江南遷,被孫策封為會稽令(今浙江紹興一帶),隨之全家從山東沂河遷至徽州歙縣。到東晉時,汪姓一族出了兩個宰相,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從汪侯出生到成帝鹹康二年(公元336年),歷時909年。
自汪侯傳44世到汪華,時值隋末唐初(公元627年前後),因汪華能障六州、能獻六州,以討賊有功食邑三千戶,封為越國公,進爵英濟王。其父汪僧瑩也被封為越國公,祖父汪勛被封為太封君,汪姓又被列為唐朝36“國柱樑姓”之一。唐太宗李世民親自下旨,朝廷出人、出資為汪姓等36國姓編修家譜。汪華的九個兒子均被封侯,而後子孫綿衍宇內,其積德累仁之效愈久愈盛。汪華長子汪建,為官於郎州都督府,宋元追封為忠惠侯,其後裔汪思立居住在歙縣的唐模,後裔又逐漸遷徙到稠墅、大里、鳳凰、潛口,叢睦、坊松、明山、西山、信行、古城關、沙溪、章祁、嚴鎮、洪源、下堠、上路、方塘等地。次子汪燦,為官於費州涪川令,宋元追封忠利侯。三子汪逵,為官於薜王府,宋元追封為忠仁侯。四子汪廣,為官於佑衛府,宋元追封為忠齊侯。五子汪達,襲封越國公,宋元追封為忠應侯。六子汪遜,為官於左衛府,宋元追封為忠澤侯。七子汪爽,為官於岐王府,宋元追封為忠德侯,其後裔汪道安居於婺源大畈,後又從大畈而遷居鱅溪、環珠、里吉、水休、寧玉山、弋陽、饒城、德興、宣城、開化、浮梁、金華、桐林、湖廣、上繞各地。八子汪俊,為官於鄭王府參將軍,宋元追封為忠佑侯。九子汪獻,宋元追封為忠獲嘉侯,其後裔居於獲嘉縣南十里許的小汪莊(今獲嘉縣大呈鄉的孟莊村)。
明朝初年,汪獻後裔從小汪莊遷居到古杜村(今馮莊鎮的古牆村)。明朝宣宗宣德年間,汪姓一族已是人丁興旺,家業昌盛,堪稱當地的殷實富戶。時置1436年,正是明朝英宗繼位,執掌朝政,因天不作美,災荒連年發生。如正統二年(1437年)四月,英宗就下旨“免河南被災田糧”,六月開始“賑河南飢”;三年(1438年)三月,除救濟京師地震外,還賑陝西飢,十月再賑陝西飢;四年(1439年)六月,京師再次地震,七月免兩畿、山東、江西、河南被災稅糧;五年(1440年)六月,再免兩畿被災田糧,十一月賑浙江飢,免蘇、松、常、鎮、嘉、湖水災稅糧,十二月免南畿、浙江、山東、河南被災稅糧。至此,英宗皇帝在剛剛繼位的五年中,連年不斷的救災賑災,使得本不充盈的國庫,更顯捉襟見肘。
在國家危難的時候,古牆村汪氏仲誠公,暗自思量:國家在困難時還能施仁救民於水火之中,“國家有難匹夫有責” ,自己應該如何?我汪氏先祖,世世代代均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成為國家之棟樑,我雖不能象先祖那樣“障六州、獻六州”,但我可以“不輕五穀,不私五穀”,為國家做些力所能及的貢獻,以了自己學先祖為國出力的願望。遂把自己的想法說於母親後,便得到大力的支持。全家人也齊聲回響,決定急國家之所急,勇躍慷慨捐獻小麥1010石①於朝廷,以一家之力幫助國家救災賑饑。
汪氏仲誠公尊照老母親:“捐糧要走自家路,住自家的店,喝自家的水,吃自家的飯”的意願,立即寫奏摺上報官府,貼布告招聘人馬。而後用自家的錢給沿途各驛站交納過路費、住宿費、餐飲費等,把一切手續全部辦理停當。遂之,浩浩蕩蕩的汪家捐糧隊伍便整裝進京。族人形容隊伍之長時說:“隊伍前邊的已經進了北京,後邊的還未動身。”由此可知當時的運糧隊伍長達一千多里,因為當時的運輸工具不象現在的火車、汽車,而是人力獨輪小推車,一車也就能裝1石糧食(二百斤),糧食是用布袋盛裝的,一布袋裝五斗(100斤),兩布袋裝一石,小獨輪車上一邊放一個,因路途遠,一人拉一人推,中途可以替換。糧食在倉庫里是存放在糧囤里,把糧食從糧囤里裝到布袋裡,再把布袋裝上車,然後造冊登記,貼上標記,這些過程都需要一定的時間,裝好一輛車走一輛車,前後車距離就拉開了,隊伍也就長了。現在古牆汪氏教育後代時,還經常站在村東頭,眼望東北方向,指著依稀可辨的莊稼地說:“那又黃又低的莊稼,就是先祖義士仲誠公捐糧時所走的路” 。
汪氏仲誠公為國獻麥,捐賑濟飢,不為功名利祿,義滿雲天。仲誠此舉動地驚天,英宗皇帝很受感動,於正統五年(1440年)十二月二日,專門頒發聖旨嘉獎仲誠公。聖旨中稱:“國家施仁養民為首,爾能出麥一千一十石用助賑濟,有司以聞,聯用嘉之。今特賜勅獎諭,勞以羊酒,旌為義民,仍免本戶雜派差役四年,尚允蹈忠厚,表勵鄉俗,用副朝廷褒嘉之意歟哉。故勅。卒,崇祀忠義祠” 。此聖旨一直在汪氏祠堂懸掛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因“破四舊”而被毀。現古牆汪氏祠堂山門橫匾上就寫著“忠義流芳”四個金光大字,每年祠堂的對聯上都寫著“東晉一門雙宰相,南唐九子九封侯”;“唐授國公綿世澤,明封義士振家聲”;“能障六州能獻六州盡心知命丕著聖賢德業,不輕五穀不私五穀捐賑濟飢遠追祖宗謨猷”。
註:①、捐小麥數,明·萬曆32年(1640)《獲嘉縣誌·卷七·人物·義民》記載的是“1010石”,而古牆村《汪氏族譜》上記載的卻是“6020石”。兩個數字記載不一,且懸殊太大。整理者認為了應以明朝萬曆32年的縣誌為準,但不論數字大小,事實卻是真實的。
農業特產
古牆村因地理氣候條件優越,加之灌溉便利,所以盛產“晶瑩剔透、軟筋香甜”稻米,因黃河水有機化合物和多種微量元素含量豐富,以及鹽鹼地改良後的特種地質和晝夜溫差大的特殊氣候等共同原因,讓古牆村大米蛋白質含量高、胺基酸含量高,微量元素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四項指標均優於風靡世界的泰國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