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現狀,典故,
歷史
後世便把讀書人入學叫做“入泮”。古代諸侯學校設半圓形水池,名泮池。西漢時泮池成為靈光殿建築群的一部分,西漢初年,漢景帝之子魯恭王劉餘,常到此垂釣,故又稱“太子釣魚池”。東漢末年,靈光殿被毀,泮池再次廢棄。到明成化年間,六十一代衍聖公孔宏緒整修為別墅。至清乾隆二十一年(1755年),改建為乾隆行宮。乾隆以後,行宮廢棄,清末建築陸續倒塌。光緒二十年(1894年),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為抵制美國人建教堂,於池北建立了文昌祠。原建築今已不存,其遺址1986年公布為曲阜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狀
現存大門及正房,原有東西廂房,現僅存東廂房基址。古泮池經多年填淤,現存東西長196米,南北寬73.4米,水面面積1.4萬平方米。
古泮池
直至上個世紀中期,古泮池依然是清泉漣漣,楊柳依依,行宮假山,御碑在望,泮水西流,仍不失為一個環境幽雅的古式園林。不幸的是,現在的古泮池四周已被垃圾侵吞,面積越來越小,卻還能讓人感受到其往昔的神韻。令人欣慰的是,政府已經開始著手規劃對這裡改造復原,2007年曲阜市與法國雷恩市、西班牙聖地亞哥市出資對文昌祠進行了修繕。
典故
清乾隆皇帝在位時八次來曲阜。1756年,當他第二次到曲阜時,當地官員已在古泮池北岸為他新
建起了行宮。一日朝聖禮畢,乾隆來到行宮,面對環境幽美的景致,不禁詩興勃發,隨口吟道:“千年古柏城頭綠,過雨春花水面紅。”吟完猶覺余意未盡。正其時,發現一書稱今曲阜為“新城”,是明代由東郊“舊城”搬遷到此新建的。據此,他認為,古泮池屬魯國遺蹟,理當在舊城才是,新城中怎么會有古泮池呢?這大概是人們以訛傳訛之結果。於是,乾隆又提筆寫道:“十里東郊舊魯城,新城安得泮池名。”乾隆走後,孔府的主人就把此詩作為御筆刻在石碑上,立於古泮池畔。
其實,乾隆所說古泮池也在東郊舊城是弄錯了,因曲阜古城本在此處。北宋大中祥符年間,將縣城遷移到原城東10里的地方另建新城,並改名為仙源縣。到明代,因仙源遭兵燹,又把城遷回原址,經這樣一個來回搬遷,古泮池的位置沒有變動,仍在古魯國的“泮水”舊所。當時,乾隆對自己的判定亦有存疑,但無時間去考證,自然就未改詩中之失誤。一直到1762年他第四次來此,經廣泛查閱史籍才發現了錯誤,終於弄清了“今之曲阜縣治,實即古魯城池”,古泮池正在此處。這時,乾隆為其輕率結論而悔,並懷著內疚心情寫下了第三篇《駐蹕古泮池》詩:“此地非常地,新城即故城。館仍今日駐,池是古時清。”
寫完此詩後,乾隆掩卷而思之。他想這次失誤主要是自己讀書不認真不仔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沒有調查研究就下結論的結果。為了告誡後人不再重蹈覆轍,他決意把自己親身經歷的這件事寫出來刻之於金石,以示來者。於是,乾隆便提筆寫了《古泮池證疑》碑。文中在敘述了以上事情發展過程後,寫道:“甚矣,讀書之忌粗疏浮過,不沉潛深造,博綜詳考,執一為是,譬為禾者,魯莽耕而魯莽獲,確乎其弗可也。”
古泮池成了行宮禁地後,依例被封閉閒置,隨著清王朝國力衰弱,行宮也日漸荒蕪。光緒二十四年,一美國神父到曲阜傳教,打算在曲阜建造教堂以抗衡儒教,實行文化侵略。神父在曲阜縣城內轉來轉去,居然看中了古泮池這個景色優美的地方,擬買下“乾隆行宮”處的大片土地,計畫改建教堂。孔府的主人衍聖公孔令貽聞訊後非常惱怒,一方面會同當時的曲阜知縣孫國楨邀集了以孔鼎臣為首的孔氏族人聯名上書朝廷,請朝廷出面干涉外教侵入;一方面聯合曲阜城內外的紳商名流共同募捐在古泮池建起“文昌祠”,供奉文昌帝君,祈求科甲功名的昌盛。洋人意識到官居一品的世襲衍聖公及其龐大的家族絕非好惹,若激起公憤,很難在此地站住腳,於是改在曲阜西關外路南建立了福音堂,作為傳教基地。